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湖南省水稻主要病害 湖南省水稻主要病害是什么

2024-04-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10 次
湖南省水稻主要病害 湖南省水稻主要病害是什么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生长期间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稻瘟病菌引起。该病害会在水稻的叶片、茎、穗等处形成黑色病斑,导致叶片枯黄、穗粒减少,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枯死。湖南省的稻瘟病主要发生在6月份至8月份,气温高湿度大时发病率较高。

纹枯病

纹枯病是由纹枯病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的生长后期。该病害会在水稻叶片上形成***或棕色的条纹,最终导致叶片枯黄、干枯。湖南省的纹枯病主要发生在9月份至10月份,气温较低湿度大时发病率较高。

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是由白叶枯病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的生长后期。该病害会在水稻叶片上形成白色的病斑,最终导致叶片枯黄、干枯。湖南省的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8月份至9月份,气温较高湿度大时发病率较高。

稻瘿蚊

稻瘿蚊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昆虫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该害虫会在水稻的叶片上产卵,幼虫会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湖南省的稻瘿蚊主要发生在6月份至8月份,气温高湿度大时发病率较高。

稻飞虱

稻飞虱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昆虫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该害虫会在水稻的叶片上产卵,幼虫会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湖南省的稻飞虱主要发生在6月份至8月份,气温高湿度大时发病率较高。

相关拓展:

问: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一、水稻常见病害

1、稻白叶枯病

表现症状: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苗期和分蘖期升仿最易受害。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

防治措施:白叶枯病应该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

加强肥水管理,在梅雨季节,可采取湿灌法,田间不留水层,只保持湿润。

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按2:1:2.5合理使用,穗肥在烤田复水后看苗、看天施用,并增施磷酸二氢钾,以延长功能叶的功能期,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禁止盲目施肥及过迟、偏重施用氮肥。

在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用20%叶枯唑粉剂每亩100g稀释成50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稀释80~100倍液,或3%中生菌素水剂稀释2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可溶粉剂亩用10g对水50~60kg喷雾,或77.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雾,或亩用50%菌毒清水剂170—250ml对水喷雾,如已发病可根据病害程度和气候情况间隔5~7天连续喷雾2—3次,能有效遏制白叶枯病的蔓延。

2、稻恶苗病

表现症状:苗期病株多表现为纤细、瘦弱、叶鞘拉长,比健株高出近1/3,色淡,叶片较窄,根系发育不良。少数病株比健株矮小。大部分病株在苗期即枯死,少数病株移栽后25天内枯死。

防治措施:在旱育秧的秧苗针叶期用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喷雾,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2000倍液。田间发现病株后,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40ml,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2000倍液对水喷雾;在制种田,母本齐穗至始花期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40ml加25%三唑酮乳油20ml,对水30kg喷雾,或亩用25%氰烯茵酯悬浮剂100—200ml对水喷雾。

3、稻纹枯病

表现症状:水稻纹枯病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病,圆秆拔节到抽穗期盛发,主要为害叶鞘,叶片次之。发病初期,先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发生椭圆形暗绿色的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为云纹状,中部灰白色,潮湿时变为灰绿色,病斑由下而上扩展,逐渐增多,穗颈受害变成湿润状青黑色,严重时全穗枯死。病部的菌丝在表面集结成团,先为白色,后变成暗褐色的菌核。

防治措施:

打捞菌核,减少菌源。要每季大面积打捞菌核并带出田外深埋。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首选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5%己唑醇微乳剂200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1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粉剂1000倍液。在孕穗始期和末期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00-3000倍液各防治一次,不仅治病效果好,还可起到明显增产作用。也可亩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g对水75kg喷于稻株基部,兼治菌核病,或亩用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150g对水75kg对水喷雾,或用三环·丙唑、30%乙唑·稻瘟灵、丙唑·咪鲜胺、井冈-杀虫单等多种药剂。

4、稻瘟病

发病表现:

秧苗:病苗变成黄褐色而枯死。

叶片斑点主要有两种:①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多近圆形或椭圆形。②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外围有***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向两端延伸。

茎节病斑呈黑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节变黑色坏死。

穗茎病斑常在穗茎上发生淡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

谷粒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

防治措施:稻瘟病可采用的药剂较多,有稻瘟灵、稻瘟净、三环唑等。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容易诱导稻瘟病菌产生抗药性以致药剂用盈越来越大,药效印越来越差。罩租在选购药剂时最好交叉选用上述农药。

二、水稻主要虫害

1、稻纵卷叶螟

危害特征: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及叶肉组织,留下物笑兆表皮,造成白叶。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千粒重降低,瘪谷率增加,造成严重减产。

初孵幼虫至1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叶尖的叶缘,即“束叶期”;3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白叶;3龄后幼虫食量增加,虫苞增长;进入4-5龄,幼虫频繁转苞为害,被害叶片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

防治措施:根据水稻孕穗、抽穗期受害损失大的特点,亩用50阿维菌素乳油50ml,或48%毒死蜱乳油80~lOOml.或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50~lOOml,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ml,加水30kg,均匀喷雾。或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8g对水喷雾,或亩用20%虫酰·辛硫磷乳油90~12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0%甲维·三唑磷乳油100~14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4.1%甲维·毒死蜱乳油60—70ml水喷雾,或亩用12%阿维·仲丁威乳油50~60ml对水喷雾,或亩用37%阿维·丙溴磷乳油50~75ml对水喷雾,或亩用60%吡虫,杀虫安可湿性粉剂50~70g对水喷雾,或亩用30%喹硫·辛硫磷乳油80-lOOml对水喷雾。

2、稻大螟

危害特征:以幼虫蛀食水稻的生长点、茎秆和果穗,分别造成枯心苗、茎秆折断和烂苞,以枯心苗的损失最大。

防治措施:在卵盛期,亩用2%甲维盐乳油40ml,或20%三唑磷乳油lOOml,或50%杀螟硫磷乳油lOOml均匀喷雾。

3、稻飞虱

为害特征:稻飞虱成虫、若虫多群聚在水稻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吸食和产卵,以针状的刺吸式口器插入水稻植株中吸食汁液,受害稻株茎秆上出现很多黑色或褐色斑点,叶尖褪绿变黄,并加重纹枯病的发生。严重时,稻株基部变黑、枯死、倒伏,呈现“通火”惨状,甚至大片枯死。农民比喻为“远看似火烧,近看禾秆倒,镰刀割不起,吊吊轻飘飘”。

防治措施:稻飞虱百丛虫量达1500只以上时,要立即开始防治。亩用48%毒死蜱50~

80ml,或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20g,或亩用10%吡虫啉30~50g,或亩用25%噻嗪酮50~60g,或亩用15.5%噻嗪·甲维盐乳油75~9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5%甲维·仲丁威乳油60~75ml对水喷雾,或亩用15%阿维·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40g对水喷雾,或亩用42%噻嗪·毒死蜱乳油20—30ml对水喷雾。施药时要用够水量,常规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50kg,机动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25kg,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喷药重点部位为水稻中下部,可先用竹竿将稻株向两边分开,喷药时将水稻中下部打透。抢晴天施药,保证施药后4个小时无雨。施药时间最好选择早上或傍晚。

4、三化螟

危害特征:水稻孕穗期则咬食嫩穗粒,抽穗后再蛀人上部的茎节造成白穗。一般情况下,蚁螟从孵化出来到蛀人茎杆内只需20-30分钟的时间。环境条件不利时,蚁螟会大量死亡。水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有利于蚁螟的蛀入,受害最重。圆杆和齐穗后组织器官较坚硬,蚁螟不易蛀入。

防治措施:查卵块孵化进度,定防治适期,一般在卵孵高峰前1—2天用药;发生量大,需防治两次的,第1次在卵孵始盛期用药,隔6—7天用第2次。查卵块孵化期,定防治适期,以卵块孵化期为主要依据,结合考虑水稻生育期,一般在卵块孵化高峰前1—2天用药。亩用5%氟铃脲乳油30~50ml,或48%毒死蜱乳油80~lOOml,或18%杀虫双水剂200ml,或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40g,或20%乙酰甲胺磷乳油每亩50~60ml,或20%三唑磷乳油1OOml,加水30-50kg,均匀喷雾,或亩用20.5%阿维·三唑磷乳油60~7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5%啶虫·三唑磷乳油90~12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0%吡虫·三唑磷乳汕100—150ml对水喷雾,或亩用30%吡虫·杀虫单可湿性粉剂25~50g对水喷雾,或亩用16%二嗪·辛硫磷乳油230~25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5%甲毒·三唑磷乳油150—200ml对水喷雾。

5、二化螟

危害特征:为害分孽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为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防治措施:必须做到狠治1代,既可保苗,又可压低下一代虫口密度。在一般年份二化螟孵化高峰后3天内打药防治枯鞘和枯心苗;在各类型稻田的孵化始盛期到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每亩用5%氟铃脲乳油30~50ml,或48%毒死蜱乳油80~lOOml,或18%杀虫双水剂200ml,或20%乙酰甲胺磷乳油每亩50~60ml,或20%三唑磷乳油lOOml,加水30~50kg均匀喷雾,或亩用20.1%甲维·杀虫双微乳剂100~15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6%阿维·杀螟松乳油60~7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0%阿维·二嗪磷乳油120~150ml对水喷雾,或亩用15%阿维·毒死蜱乳油40~60ml对水喷雾,或亩用20%噻嗪·三唑磷乳油100~150ml对水喷雾。

以上为水稻的常见病虫害的常见症状及防治措施,总之水稻的病虫害要结合肥水管理,才能更好的防治。

问:水稻常见病害有哪些?

水稻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非侵染性病害是由生长条件不适宜或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影响诱发的,并卖友尘没有告唯其他生物的侵染,是不能相互传染的。如水稻的生理性烂秧,主要原因是种子质量差和催芽过程中冷热不均,蓄水或覆土过深造成缺氧条件而引起的。水稻苗期的黄枯病是由于育秧过程中管理不当或环境条件不适合造成的。水稻黑根则是由于施用未腐熟的肥料或大量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同时蓄水过深,土壤处于强还原状态,产生大量硫化氢、硫化铁等还原性物质毒害稻株,使稻根变黑、腐烂。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侵染寄主所引起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中禅水稻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

问:水稻有哪些主要病害?

1、纹枯病
水稻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水稻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它一般在东北地区比较常见,发病的时候,水稻的茎秆部位会出现水渍状的病斑,后期病斑逐渐向上部叶片和茎秆蔓延,使得叶片过早的干枯死亡,最终会导致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下降。
2、恶苗病
恶苗病也是水稻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病的时候,水稻苗出现细高的现象,叶子会变成淡***,水稻的根系也会发育不良,情况严重时病苗会出现枯死的现象,枯死苗上还能看到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质。
3、穗颈瘟
水稻常见的病害还有穗颈瘟,发病的时候,水稻的穗轴部位出现灰黑色的病灶区域,导致水稻不能够***养分,这种病害对水稻的危害极为严重,发病后不及时治疗的话,水稻之后就很难正常生长。
4、主要虫害
水稻常见的虫害有很多,比如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这些害虫会啃食水稻的叶子和吸食水稻的枝叶,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水稻减产,情况严重的时候水稻还容易出现枯黄死亡的现象。

问: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烂秧病、立枯病、稻瘟病、疫霉病、恶苗病、小球菌核病和低温冷害是水稻生产的的六大障碍和防治难症。

1水稻烂秧病是水稻种子、幼苗在稻田期死亡的总称,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侵染性烂秧两种,侵染性烂秧是指由绵腐菌、腐败菌和镰刀菌引起的。

2水稻立枯病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常发性病害,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极大。水稻立枯病分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主要发病原因为秧苗对土壤酸碱度、水肥气热条件不适,而出现发病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变黄、新根少或无新根,发生轻时,苗床秧苗变黄,发病中心成锅底状黄化,重时秧苗成片枯死;病理性立枯病是由于土壤中病原真菌侵染引发的一类病害,表现为秧苗植株基部腐烂、矮化、黄化,用手拔植株时根部易断,两种立枯病对水稻秧苗危害都很严重,如发现晚,防治方法不当,防治不及时,都易引起整体秧苗死亡。

3稻瘟病的防治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稻瘟病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流行性病害,也是全国各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在发生条件适宜时,短时间内可迅速大面积爆发。特别是遇上高温潮湿的天气条件,一旦发生穗茎瘟和枝梗病,将会给稻农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发病一株,绝产一株;发病一亩,绝产一亩;发病一片,绝产一片。该病是稻梨孢菌侵染引起。在自然条件下,稻瘟病只侵染水稻。稻瘟病危害水稻各部分,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

4水稻疫霉病

70年代以来在南方稻区陆续发生。秧苗受害可造成15%~20%的死苗,未死秧苗也造成部分叶片枯死,影响生长。由秧苗疫霉菌引起。主要危害早、中稻秧苗。

5水稻恶苗病

又叫徒长病、马鹿苗病、枪杆、公稻子,此病分布广泛,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生,危害较重。水稻从秧苗期到抽穗期都有发生。发病秧苗枯萎死亡。

6稻小球菌核病

水稻产区发生有几种菌核病,其中危害较重的是小球菌核病。是由歧曲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25%。有的年份造成大面积稻株倒伏。

以上六大水稻病害和低温冷害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防治的最佳方法是应用“天达2116”壮苗灵+天达恶霉灵。或50%天达腐霉利+“天达2116”壮苗灵。

问: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

共同点:

真菌和细菌一般都比较微小,属于微生物的范畴,真菌和细菌都有细胞结构,都有细胞质和细胞膜,细胞器中都有核糖体

不同点:

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一个叫拟核的区域,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真菌是真核细胞,有细胞核,有丰富的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甲壳质.

常用于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1.噻菌铜

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蔬菜(白菜、黄瓜)、果树(柑橘、桃树、猕猴桃)、果类(西瓜、甜瓜)和水稻等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理想药剂。

2.氢氧化铜

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

3.乙蒜素

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4.春雷霉素

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大豆、葡萄、柑桔、苹果等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地使用时应注意。

5.氯溴异氰尿酸

登记作物广泛,杀菌谱也非常广泛,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害都有一定的效果。

6.三氯异氰尿酸

对细菌和真菌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勿与酸、碱物质接触,以免分解失效和爆炸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