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草莓炭疽病症状、发病条件、怎么防治、防治方法、用什么药

2024-04-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25 次
草莓炭疽病症状、发病条件、怎么防治、防治方法、用什么药

草莓炭疽病的防治

草莓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草莓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炭疽病的主要症状是草莓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果实会腐烂变质。那么,如何防治草莓炭疽病呢?

发病条件

草莓炭疽病主要在潮湿、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一般在草莓开花后,果实开始形成时易发生炭疽病。同时,草莓栽培密度过大、土壤过湿、缺乏养分等也会增加草莓炭疽病的发生率。

防治方法

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通过改变草莓栽培环境或果实处理来减少炭疽病的发生。具体包括:

  • 适当控制草莓栽培密度,保持通风良好;
  • 定期清理草莓栽培区域,防止草莓残根和落叶滋生病菌;
  • 采摘草莓果实时,避免损伤果皮,减少病菌入侵的机会;
  • 果实处理前,用清水洗净果实表面的泥土和灰尘,减少病菌的数量。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其他微生物来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具体包括:

  • 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来降低病菌数量;
  • 利用天敌,如蜘蛛、蚜虫等,来控制草莓上的害虫,减少害虫对炭疽病的传播。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农药来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具体包括:

  • 在草莓开花后,使用有效成分为苯甲酰嘧霉胺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可以有效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

用什么药

草莓炭疽病的化学防治主要使用的药物是苯甲酰嘧霉胺,该药物能够有效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并且对草莓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小。

用户关心的问题:

Q1:草莓炭疽病的症状是什么?

A:草莓炭疽病的主要症状是草莓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果实会腐烂变质。

Q2:草莓炭疽病容易在哪些条件下发生?

A:草莓炭疽病主要在潮湿、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一般在草莓开花后,果实开始形成时易发生炭疽病。同时,草莓栽培密度过大、土壤过湿、缺乏养分等也会增加草莓炭疽病的发生率。

Q3:除了化学防治,还有哪些防治草莓炭疽病的方法?

A:除了化学防治外,还有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包括适当控制草莓栽培密度、定期清理草莓栽培区域、采摘草莓果实时避免损伤果皮、果实处理前用清水洗净果实表面的泥土和灰尘等。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或其他微生物来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

Q4:苯甲酰嘧霉胺对草莓有什么影响?

A:苯甲酰嘧霉胺能够有效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并且对草莓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小。

Q5:苯甲酰嘧霉胺是什么农药?

A:苯甲酰嘧霉胺是一种杀菌剂,能够有效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

百科知识:

苯甲酰嘧霉胺

苯甲酰嘧霉胺是一种杀菌剂,属于苯酰亚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脂质合成,从而对病菌产生杀灭作用。苯甲酰嘧霉胺适用于防治草莓炭疽病等作物病害。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中心.草莓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S].2024.

问答拓展:草莓染上炭疽病要如何办?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草莓是我们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有着独特且酸甜的口味,且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以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倍受人们的青睐。
草莓种植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吸引了很多种植户进行种植。
而在草莓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咬。
炭疽病就是草莓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那么,草莓染上炭疽病要怎么办呢?种植户团纯们又要怎么来防治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草莓炭疽病的为害症状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
其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
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塌绝咐。
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宏乱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
虽然不出现心叶矮化和黄化症状,但若取枯死病株根冠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褐变,而维管束未变色。
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二、草莓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大、中雨易造成苗地洪涝,须提前做好苗地挖沟排水,保证水不满到畦面,苗畦不积水,雨后沟干;及时浇水利于降低地温,补充植株水分,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宜滴灌,切忌大水漫灌和暴热天浇大水。
合理追肥,氮肥不宜过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对土壤板结的苗地,宜用短柄两齿锄轻轻松土,对浮苗要用土压实,促发根系发育;苗地的杂草要及时人工拔除,增强通风透光;合理整理植株,及时摘除老枯叶及感染炭疽病的叶、匍匐茎等,并集中带至苗地外深埋或烧毁处理。
合理控制子苗密度,当密度较大时,宜剪断母株匍匐茎,及时拔除母株;草莓育苗地可搭棚盖膜进行避雨,以降低湿度,并在高温期间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
药剂防治:在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7天左右喷1次,连喷3次-4次,药剂宜轮换使用。
尤其注意露地育苗每次雨后需及时喷药预防或防治。
以上就是有关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的知识介绍。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草莓的育苗期和定值初期,一旦染上此病发病的部位会先出现病斑后导致整棵草莓植株枯死。
在草莓的种植过程中药适当增施有机肥或者是磷钾肥,使草莓植株能够长得更加健壮,从而提高其抗病的能力。
做好草莓炭疽病的防治工作,是种植户们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问答拓展:草莓爆发了炭疽病,到底怎样治疗更有效呢?

预防和治疗要一起,尤其是大的风雨过后,一定要用药防塌明带治。

草莓炭疽病的预防保护用药,效果好活性强的有这些:咪鲜胺、代森联,代森锌,丙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草莓炭疽病的治疗用药有:25%吡唑醚菌酯1500倍、45%咪鲜胺800倍、健达(42.4%唑醚.氟酰胺)2000倍、10%苯咪甲环唑1500倍、25%嘧菌酯1500倍、团芦25%溴菌晴1000倍等这些都是广谱性药剂,对草莓炭疽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病害发生期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进行防治。打药时要多打水、喷匀喷透。药液要喷淋到茎秆基部为好。

生物农药中生菌素、多抗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等对该病也有一定槐基防效。

为提高防治效果不产生抗药性,药剂不要连续使用,几种药剂轮换使用。

问答拓展:草莓炭疽病危害很大,草莓炭疽病症状你有哪些了解呢?

草莓炭疽病主要影响草莓的匍匐茎、叶柄和根冠。它也可以感染草莓喊知的花和果实。草莓植株感染该病后出现萎蔫症状,开始时1~2片嫩叶失去活力,***,傍晚恢复正常,以后病情进一步发展,植株迅速萎宽渗物蔫,叶片发黄,直至死亡。草莓苗期病害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然后植株逐渐萎焉枯死。

不同部位的病害症状不同:茎部感染,病斑一般长3~7毫米,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有溃疡,稍有凹陷;叶柄或匍匐茎发病。叶柄或茎部1周后,叶柄或茎部上方的区域就会死亡。潮湿时,叶柄或茎上有肉质的红色粘性孢子。叶片染病后,会出现黑褐色病斑;花染病后,萼片、花瓣、雌蕊、雄蕊会干枯死亡;浆果染病后,会产生近似圆形的病斑,呈浅褐色至深褐色,软腐状和凹陷状,后期还会长出肉红色粘性孢子群,并呈同心圆排列。

发病规律。草莓炭疽病是非常典慎液型的高温高湿病害,主要通过雨、水等条件传播,一般在苗期和嫁接期发生较多,总是在匍匐茎处开始发病,入冬后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在草莓幼苗萌发期开始侵害植株近地面的幼嫩部位,在9月7日---9月30日的高温潮湿环境下传播很快;特别是在大雨和大风条件下,极易暴发。在气温较高的年份,该病可持续到10月。

常见发病情况:块状草莓炭疽病比较适合的发病环境一般是90%以上的湿度和25-32度的温度。连续留茬的地块、氮肥过多的地块、种植密度大的地块、低洼积水的地块、土壤粘重的地块、土壤板结严重的地块、通风透光差的地块、植株瘦弱的地块等,发病率较高且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