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梨锈病发病的环境影响 梨锈病发病的环境影响因素

2024-04-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541 次
梨锈病发病的环境影响 梨锈病发病的环境影响因素

梨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主要发生在梨树上,会对梨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梨锈病只是由病菌直接感染引起的,但其实它的发病与环境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

梨锈病的发病环境

温度

梨锈病的发病温度一般在15℃-25℃之间,当温度超过25℃时,病菌的生长速度会减缓,而低于15℃时,病菌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

湿度

梨锈病需要高湿度的环境才能生长繁殖,当空气湿度在85%以上时,病菌的生长速度会加快,而当湿度过低时,病菌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雨水和露水也是梨锈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

土壤的pH值和含水量也会影响梨锈病的发病。一般来说,土壤的pH值在6.5-7.5之间,含水量在60%-80%之间时,有利于梨锈病的发病。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梨锈病的发病。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和湿度的变化都会导致梨锈病的发病率增加。

梨锈病的发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农民在种植梨树时,需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拓展问题


问题一:

梨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案:梨锈病的防治措施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物理防治包括清除病残体和病菌的栖息地,化学防治包括喷洒杀菌剂等化学药剂,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问题二:

梨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答案:梨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黄斑,后期叶片上会出现许多小孢子囊,表面上会有棕色的锈斑。

问题三:

梨锈病对梨树的危害有多大?

答案:梨锈病会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梨树死亡。

问题四:

如何预防梨锈病的发生?

答案:预防梨锈病的发生,主要是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定期清理病残体和树叶,避免长期高湿度的环境,合理施肥等。

问题五:

梨锈病的病菌是什么?

答案:梨锈病的病菌是梨锈菌。

问答拓展:梨锈病的发病条件

1、转主寄主:梨锈病病菌有转主寄生的特性,必须在转主寄主如桧柏、龙柏、欧洲刺柏等树木上越冬,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若梨园周围方圆5千米范围内没有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梨锈病则一般不能发生。
2、气候状况:春季梨树萌芽展叶时,如有降雨,温度适宜,冬孢子萌发,就会有大轿拿量的担孢子飞散传播,发病必重。此时的风力和风向都可影响担孢子与梨树的接触,对发病轻重有很大关系。如果3月上中旬的气温高,冬孢子成熟早,冬孢子成熟闭皮搭后,若雨水多,冬孢子萌发,而此时梨树尚未发芽,握蔽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没有侵染梨树幼嫩组织的机会,发病就轻。若梨树发芽前天气干燥,气温又较低,冬孢子未萌发,而在梨树展叶后气温高,雨水多,冬孢子大量萌发,则梨锈病发生就重。所以,2-3月份的气温高低,3月下旬至4月下旬的雨水多少,是影响当年梨锈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
3、越冬病菌基数:在有桧柏、龙柏等树木存在的情况下,如在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树上的越冬病菌基数大,初侵染源充足,梨锈病发生就严重,反之,则发病较轻。
4、种和品种抗性:梨的不同种和品种对锈病的抵抗力差异较大,一般中国梨最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

问答拓展:梨树梨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俗称“羊胡子”,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我国梨产区都有分布,以在梨园附近有桧柏栽培的地区,发病严重。春季多雨年份,几乎每张叶片上都长有病斑,引起叶片早枯。幼果被害,造成畸形、早落。

【症状】

梨锈病尘春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严卖指重时也能危害幼果。

叶片受害,初在叶片正面出现橙***、有光泽的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中部橙***,边缘淡***,最外面有一层黄绿色的晕圈,一般直径为4~5毫米,大的病斑可达7~8毫米,表面密生橙***针状小粒点,即病菌的性子器,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黏液,即性孢子。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病叶正面微凹陷,背面隆起,长出灰褐色毛状物,即病菌的锈子器。一个病斑上可长出十多条毛状物。锈子器成熟后,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即病菌的锈孢子。后期病叶变黑枯死,多引起早期脱落。

幼果受害,初期病斑大体与叶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灰***毛状的锈子器。病果生长停滞,往往畸形早落。新梢、果梗与叶柄被害时,症状与果实上的大体相同,最后发病部位龟裂;叶柄、果梗受害引起落叶、落果。新梢被害后发病部位以上常枯死,并易在刮风时折断。

转主寄主桧柏染病后,初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淡***斑点,后稍隆起。翌年3月,病部露出红褐色或咖啡色的圆锥形角状物,单生中兄配或数个聚生,为病菌的冬孢子角。在小枝上发生冬孢子角的部位,膨肿较显著。甚至在数年生的老枝上,有时也出现冬孢子角。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胀呈橙***舌状胶质块,干燥时缩成表面有皱纹的污胶物。

问答拓展:梨树锈病及梨茎蜂为害的识别与防治_梨树锈病发病症状,防治药剂?

1.梨树锈病是由担子菌纲胶锈菌属菌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菌主要危害梨叶,也危害幼果、新梢、棠梨苗,被害的梨叶、梨果早落,新梢和棠梨苗折断,对当年及次年的产量影响极大,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
  症状表现:以梨叶为指示症状,最初在梨叶的正面出现橙***有光泽的小点,小点约1~2毫米,3~6天后扩展为3~4毫米的小黄斑。当病斑扩展至6~8毫米时,病斑硬化,部分病斑呈红色,叶正面病斑凹形,叶反面病斑隆起,并渐渐生出灰***的须状物,故又称之为胡须病。
  发病时间:该病属一次侵染性病害,发病时间相对集中,一般年份3月下旬~4月上中旬,个别年份出现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但发病较轻。
  发病条件:一是梨园周边有锈病病菌转移寄主桧柏、龙柏树等梨锈病病原菌载体;二是头年梨锈病发生程度重且防治不彻底,病原基数高;三是适宜的气候环境,在发病期有降雨或严重降雨过程。
  防治措施:首先应全面彻底清除梨园周边梨锈病病原菌载体桧柏、龙柏树,这是阻止该病发生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二应及时监测病情发展,梨树谢花后开始监测,应特别注意雨天或雨后发病,当病斑有针头大小或是发病4天内用药,药剂选用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0~900倍液,防效极为明显,若是错过此期,需连续喷药,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梨树梨茎蜂又称为折梢虫,近年来,梨茎蜂为害严重,新梢被害率一般在15%~25%。目前,梨茎蜂已进入发生期。该虫属颂冲成虫产卵为害的一种害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将梨的嫩梢锯断,仅留嫩梢一侧的皮层,被害的嫩梢逐渐凋萎***,变黑枯死,成为***断梢。小树影响树冠扩展和成形,大树影响树势和产量。
  为害习性: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内越冬,3月下旬~4月上旬,即梨树末花期成虫开始出现,为害梨树的嫩梢,产卵繁殖新的一代,一枝梢上产一粒卵,成虫在晴朗的天气午前午后最为活跃,不断在梨枝间飞往以寻觅适宜的为害点。不同的梨品种受害程度有别,一般在抽梢期与该虫的发生高峰期相吻合的品种为害重,反之则轻。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梨新品种课题组选育的早熟梨新品种“鄂梨1号”的抽梢期错过了该虫的发生高峰期,为害较轻。
  防治方法:一是清除虫源,减轻次年危害。剪除被害***枝,集中焚烧。二是药剂喷雾,控制当年危害。野陆歼在梨茎蜂发生始期或始盛期用2.5%的敌杀死20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10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选择晴朗的天气喷药悉饥效果好。■(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刘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