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草有毒吗 笔筒草有毒吗有毒吗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421 次
笔筒草,又称黄花笔筒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它的花朵呈**,外形美观,常常被人们用作观赏植物。许多人都担心笔筒草是否有毒,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笔筒草是否有毒?笔筒草并不具有明显的毒性,它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危害。需要注意的是,笔筒草的叶子和茎部含有草酸钙,这种物质会在进入人体后和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如何避免中毒?为了避免中毒,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直接食用笔筒草的叶子和茎部,以免导致胃肠道不适。
- 在野外采摘笔筒草时,应该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避免采摘到受污染的植物。
- 在**笔筒草观赏植物时,应该选择正规的花卉市场,避免**到质量不好的植物。
草酸钙(cáoxīngāi)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aC2O4,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极易溶于酸。草酸钙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界中,如植物、石灰石、石膏、石英等中均含有草酸钙,其含量与地区、环境、土壤等因素有关。草酸钙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摄入过多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甚至导致肾结石等**。
参考资料:
- 《植物毒性物质检测方法与应用》
- 《野生植物的食用与中毒》
- 《植物药材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相关拓展:
笔筒草(木贼科木贼属植物)释义:
笔筒草(拉丁学名:EquisetumramosissimumDesf.),别名为笔杆草、节节草、笔管草等,木贼科木贼属植物。
笔筒草根茎直立、横走或斜升;侧枝较硬,圆柱状;孢子囊穗短棒状或椭圆形,顶端有小尖突。产于东北、内蒙古、北京、**、朝鲜半岛等地,海拔100-3300米。可栽培供园林观赏,用作地被或固沙植物。具有清热、利**、明目退翳、祛痰止咳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角膜云翳、肝炎、咳嗽等。
问:笔筒草可以喂牛吗?
笔筒草是可以用来喂牛的,吃什么也不要过量适当的吃一些是可以的,不能让牛长期吃,以免影响你的健康问:笔筒草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笔筒草--《辞典》【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BiTǒnɡCǎo
【别名】通气草(《草木便方》),眉毛草、土木贼(《分类草药性》),节节菜、接骨草(《福建民间草药》),锁眉草(《四川中药志》),节骨草(《湖南药物志》),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间生长茂盛时采集最好。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黑褐色,生少数**须根。茎直立,单生或丛生,高达70厘米,迳1~2毫米,灰绿色,肋棱6~20条,粗糙,有小疣状突起1列;沟中气孔线1~4列;中部以下多分枝,分枝常具2~5小枝。叶轮生,退化连接成筒状鞘,似漏斗状,亦具棱;鞘口随棱纹**成长尖三角形的裂齿,齿短,外面中心部分及基部黑褐色,先端及缘渐成膜质,常脱落。孢子衡塌囊穗紧密,矩圆形,无柄,长约0.5~2厘米,有小尖头,顶生,孢子同型,具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绕于孢子上,遇水弹开,以便繁殖。
【生境分布】生于路旁、溪边及砂地。分布西南、华东、华南及湖北、湖南、陕西、新疆、河北、辽宁等地。
【药理作用】猪皮下注射南非洲产笔筒草绿色部分的醇浸剂可引起惊厥和死亡。
【性味】
甘苦,平。
1《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无毒。"
2《闽南民间草药》:"甘微苦,温。"
3《四川中药志》:"性凉,味微涩,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除湿利**。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血,牙痛。
1《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
2《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
3《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
4《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
5《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
6《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
1治火眼:笔筒草、金钱草、四叶草、珍珠草、谷精草各五钱。煎水内服。(《重庆草药》)
2治眼雾:笔筒草,煎水洗并内服。(《重庆草药》)
3治急淋:节节草一两,冰糖半两。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肠风下血,赤**下,跌打损伤:节节草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迁延型传染性肝春蚂炎:节节草、络石籐、川楝子各三钱,黄栀根、香茶菜各四钱。水煎服。
6治血**:节节草、羊蹄、鳢肠各五钱,杞木花一两,白茅根四两。水煎服。
7治肾盂肾炎:节节草、一包针、车前草,马蹄金各五钱,黄毛耳草、活血丹各一两。水煎服。(5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8治疟疾:节节草一钱。水煎服,或捣烂敷大椎穴。(《湖南药物志》)
9治跌打骨折:整复后,用鲜节节草一握,调红糖捣烂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制剂与用法:一煎剂:干节节草1大两,加水700毫升,浸泡半小时,煮沸5~8分钟,每次200~300毫升,日服2~3次。二片剂:每片0.5克(24片相当于生药1大两),每次4片,日服3次。三针剂:每支3毫升(每毫升含生药4克),每日肌肉注射1支。均以10天为一疗程,可连续用三个疗程。疗效:煎剂治疗1103例,近期控制295例,显效267例,好转381例,总有效率为85.5%。片剂治疗105例,近期控制23例,显效17例,好转44例,总有效率为80%。针剂治疗149例,近期控制43例,显效42例,好转68例,总有效率为94.7%,一般在注射24小时后可见效。综观针剂的疗效最好,煎剂次之,片剂最差;疗效一般随扒拦埋着疗程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随病情的加重而疗效下降;夏季和春季疗效较高,冬季最差;对单纯型的疗效较高,喘息型较差;对无并发症者的疗效高于并发肺气肿者;对咳、痰、喘、罗音均有一定疗效,而以罗音消失的近期控制率最高;年龄大者疗效稍低。副作用:少数人短时间出现口干、腹部不适,但不影响继续服药。对肝肾及造血系统无毒性作用。
【摘录】《辞典》
笔筒草--《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出处】出自《草木便方》
【拼音名】BiTǒnɡCǎo
【英文名】HerbofRamoseScouringRush
【别名】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接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锁眉草、草麻黄、节骨草、镬盖草、接管草、擦草、磨石草、笔管草、四角田槐、野木贼、驳节草、空心草、接骨筒、麻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chaeteramosissima.(Desf.)Boerner[EquisetumramosissimumDesf.]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晾通风处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黑褐色,生少数**须根。茎直立,单生或丛生,高达70cm,迳1-2mm,灰绿色,肋棱6-20条,粗糙,有小疣状突起1列;沟中气孔线1-4列;中部以下多分枝,分枝常具2-5小枝。叶轮生,退化连接成筒状鞘,似漏斗状,亦具棱;鞘口随棱纹**成长尖三角形的裂齿,齿短,外面中心部分及基部黑褐色,先端及缘渐成膜质,常脱落。孢子囊穗紧密,矩圆形,无柄,长约0.5-2cm,有小尖头,顶生,孢子同型,具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绕于孢子上,遇水弹开,以便繁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山坡草丛、溪边、池沼边等地。
资源分布:广布全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灰绿色,基部多分枝,长短不等,直径1-2mm,中部以下节处有2-5个小枝,表面粗糙,有肋棱6-20条,棱上有1列小疣状突起。叶鞘筒似漏斗状,长为直径的2倍,叶鞘背上无棱脊,先端有尖三角形裂齿,黑色,边缘膜质,常脱落。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小孔洞。气微,味淡微涩。
【化学成份】全草含**(nicotine),犬问荆碱(palustrine),山柰酚-3-槐糖甙-7-葡萄糖甙(kaempferol-3-sophoroside-7-glucoside),山柰酚-3-槐糖甙(kaempferol-3-sophoroside),谷甾醇,豆甾醇。
【药理作用】猪皮下注射南非洲产笔筒草绿色部分的醇浸剂可引起惊厥和死亡。
【性味】甘;苦;平;无毒;微寒
【归经】心;肝;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止血;利**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1治火眼:笔筒草、金钱草、四叶草、珍珠草、谷精草各五钱。煎水内服。(《重庆草药》)2治眼雾:笔筒草,煎水洗并内服。(《重庆草药》)3治急淋:节节草一两,冰糖半两。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4治肠风下血,赤**下,跌打损伤:节节草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5治迁延型传染性肝炎:节节草、络石籐、川楝子各三钱,黄栀根、香茶菜各四钱。水煎服。6治血**:节节草、羊蹄、鳢肠各五钱,杞木花一两,白茅根四两。水煎服。7治肾盂肾炎:节节草、一包针、车前草、马蹄金各五钱,黄毛耳草、活血丹各一两。水煎服。(5-7方均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8治疟疾:节节草一钱。水煎服,或捣烂敷大椎穴。(《湖南药物志》)9治跌打骨折:整复后,用鲜节节草一握,调红糖捣烂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
1.《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
2.《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
3.《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
4.《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
5.《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
6.《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问:笔杆草有毒吗
笔杆草笔杆草的其他名称:木贼,锉草,无心草,木贼草,节节草,节骨草,响草,接骨叶,笔筒草,擦草,笔头草,笔管草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主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疟疾,喉痛,痈肿。木贼草1木贼草1木贼2木贼2【英文名】CommonScouringRushHerb,HerbofCommonScouringRush,HerbofDutchRushes,HerbofRoughHorsetail,HerbofScouringRush【别名】木贼草、锉草、节节草、节骨草、响草、接骨叶、笔杆草、笔筒草、擦草、无心草、笔头草、笔管草【来源】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hiemale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性状】干燥全草,呈长管状,中空有节,不分枝。长30~60厘米,直径约5毫米,每节长3~6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多数纵枝,顺直排列,其上密生细刺,触之有粗糙感。节处有筒状深棕色的鳞叶。易自节处拔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内有灰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气无,味甘,微苦涩。以茎粗长、色绿、质厚、不脱节者为佳。【炮制】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性味】甘、苦,平。【归经】归肺经、肝经。【功能主治】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疟疾,喉痛,痈肿。①《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②《纲目》:解肌,止泪,止血,去风湿,疝痛,大肠脱**。③《本草正》:发汗,解肌。治伤寒,疟疾。去风湿,散火邪。④《玉楸药解》:平疮疡肿硬,吐风狂痰涎。治痈疽瘰疬,疔毒,疖肿,汗斑,粉渣,崩中赤白诸证。【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注意】气血虚者慎服。①《本草经疏》:目疾由于怒气及暑热伤血、暴赤肿痛者,非其所任。②《本草汇言》:多服损肝,不宜久服。③《本经逢原》:多用令人目肿,若久翳及血虚者非所宜。【附方】①治目障昏矇多泪:木贼草(去节)一两,为末,和羊肝捣为丸,早晚各食后服二钱,白汤下。(《方脉正宗》)②目昏多泪。用木贼(去节)、苍术(淘米水泡过)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圣惠方》)③治风寒湿邪,欲发汗者:木贼草(去节)一两,生姜、葱白各五钱。水煎热饮,即汗。(《圣惠方》)④治肠风下血:木贼(去节,炒)一两,木馒(木馒头)(炒)、枳壳(制)、槐角(炒)、茯苓、荆芥各五钱。上为末,每服二钱,浓煎枣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木贼散)⑤治血痢不止:木贼五钱,水煎温服。一日一服。(《圣惠方》)⑥治脱**历年不愈:木贼不以多少,烧存性,为末,掺**上,按之。(《三因方》)⑦治月水不断:木贼(炒)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一服。(《圣惠方》)⑧治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科出血及其它出血:木贼50%,黄柏20%,益母草20%,五倍子10%。分别研末,过120目筛,混匀。外用:将药粉撒布创面,用纱布压迫。内服;每次二克,每四至六小时一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⑨治胎动不安:木贼(去节)、川芎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金银花一钱煎服。(《圣济总录》)⑩治咽喉红痛:鲜木贼草捣绞汁调蜜服。(《泉州本草》)⑾治浮肿型脚气、皮肤病性肾炎、水肿:木贼草四钱五分,浮萍三钱,赤豆(赤小豆)三两,红枣六枚。水煎,一日三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⑿治舌硬出血:木贼煎水,漱之。(《圣惠方》)⒀急喉痹塞。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每服一钱,冷水送下,血出即安。⒁泻血不止。方同上,一天服二次。⒂肠痔下血。用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二钱半,一起在锅内炒黑存性,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送下。甚效。⒃妇女血崩。用木贼、香附子各一两,朴硝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血色黑者用酒一碗煎,血色赤者用水一碗煎,连渣服下。一天服二次。脐下痛者,加乳香、没药、当归各一钱同煎。忌食生冷硬物及猪、鱼、面等。此方名雷氏木贼散。⒄小肠疝气。用木贼锉细,微炒为末。沸汤送服二钱,有效。以热酒送下亦可。以上为搜索到的答案 上一篇:跳甲特效药(跳甲 特效药) 下一篇:农药浓度表示方法(常用农药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