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如何防治 防治对策,或许92%农资人不知道
小麦纹枯病是我国麦区的常见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小麦大规模减产。那么,如何防治小麦纹枯病呢?我们来看看!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
纹枯病属于土传病害,发生在小麦的各个生长期,可引起小麦烂芽、病苗死苗、花茎烂茎、倒伏、枯株白穗等。
①烂芽:小麦出苗期芽鞘变褐,然后麦芽枯死腐烂,无法出土。
②死苗:多发生在小麦3-4叶期,初期叶鞘上出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云纹病斑,后因无法抽出新叶而死苗。
③花茎烂茎:返青拔节后,基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棕色病斑,多个病斑相连,形成云状花茎。湿度高时,病叶鞘内侧和茎上可见蛛丝状白色菌丝体和黄褐色菌核。
④倒伏:由于茎部发病严重,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⑤枯株白穗:后期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粱往往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细,形成枯白穗。
小麦纹枯病防治对策
农业措施:
种植抗(耐)病品种。
二是加强栽培管理:
①高产田应增加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1%。
②平衡施用N、P、K避免大量施用氮肥,选择效果更好、质量更好的复合肥,如澳特尔复合肥24-15-6.养分比合理,养分充足,释放时间长,后期不脱肥,已被很多种植者使用。
③小麦回青期追肥不宜过重。
④重病地块适期晚播,控制播量,合理密植。
⑤配套麦田三沟;及时除草,改善田间生态环境。
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使用三唑酮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
2、药剂喷治,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到10%应立即施药防治,可选择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防治。早上有露水时,对准麦株基部喷雾防治,注意增加水量,在麦株茎基部喷洒药液,保证防治效果。重发田块施药7~十天后再次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