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养猪大棚的方法

2024-03-2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82 次
养猪大棚的方法

  本篇文章内容解释“养猪大棚的方法”的内容进行说明,但愿对农友们有一些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1)、设置大棚:猪舍的长度需要10米-20米,宽度需要5米-6米,立柱的高度需要2米-25米,顶部的高度需要28米-3米。顶部需要有保温设施和隔热设施,这样才可以在冬天保温和夏天隔热,顶上还要设置开关自如的窗户,可以照射1/3面积养殖场的那种。

  南面墙和北面墙设大型窗或者设卷帘,阳光可以照射到整个养殖场地的那种。建造大棚的材料有钢筋、水泥、塑料膜、草帘子、编织布、滑轮、空心砖等。

  (2)、猪圈:每头成年猪需要占据15平方米-18平方米,每个猪圈的四周筑造墙,墙的一面要设置一个门,墙的高度需要12米-15米。通常一个猪舍可以养成年猪90头-100头。

  大棚式的养猪模式为什么能在农村这么流行它有什么优缺点。

  大棚宜建在地势高燥、水泥、电源充足的地方。首先平整场地,划线。

  挖地槽,铺基石,砌砖墙。大棚跨度一般为4~5米,长度20—25米,四周围栏高1~12米。

  空心砖共砌五层,中间一层每隔一块倒砌一块,空心向外,以利夏天通风,冬天用泥土堵住保暖。四周立12根立柱,两侧各5根,对称垒建,高17~19米,栏底至顶棚高27~30米。

  大棚和猪圈结构为一体。支撑大棚的材料,可采用钢管、水泥预制杆或木棍,棚顶可建成拱型或人字型。

  棚顶顺排8号铁丝20根,顶10根,每根间隔02米,两侧各5根,每根间隔03米。大棚一端留出1~15米的空间,用于放置饲料、饲养工具,料棚与猪棚有食槽间隔,留一活动门相通。

  采食槽和饮水器建造方法。自动采食槽和自动饮水器分别设置于棚圈的两端。

  贮料槽根据贮料量大小设计,一般食槽宽02米、深008米,槽底离垫料高012米,间隔02米加一根钢筋,以免猪进入食槽。饲养100头猪的采食槽长15米为宜。

  料槽内设耧式插板,可调节料食流量。选用鸭嘴式自动饮水器,每25头猪一个,离圈底面高035~040米,固定牢固,冬季注意防冻。

  自动饮水器下建接水槽,长42米、高008米、直01米,内槽倾斜35~40度角,将剩余水控流棚外。山区丘陵地带,可建地下或半地下式大棚,但上半部仍为花墙。

  在平地或地下水位低的地区,不必用水泥处理地面,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用水泥或三合土处理地面,或垫上预制水泥板,以防粪便外溢。大棚四周应挖好排水沟。

  大棚式的养猪模式为啥能在农村这么流行。

  因为大鹏式的养猪投入少,而且成本比较低,对于一些农村人的话是特别好的养殖方式。优点就是投入比较少,成本比较低,操作也比较简单,而且管理特别的方便,土地的利用率和劳动者的生产率都提高了,缺点就是可能异味会比较重,周边的卫生不太好打理。

  在农村选用大棚作为养猪是设施为什么流行,从单纯的思维方式上说,就是它的建设费用低、施工周期短,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养殖模式。

  这样对于养殖建设的投资成本回收期会明显地缩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把建设养猪大棚的投资回收回来。

  养殖业中自古到今一直有一句名言“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从简单的这一句话上就可以总结出来,养殖业的风险相当大。

  如今有遇到了非洲猪瘟,造成现在猪肉在市场的价格非常高。另外对于这个非洲猪瘟也没有好的治疗药物,只要是感染后基本是无药可救。

  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如今相关部门最有今后的养猪是非常鼓励的,其中就是对于养猪用地也了全新的规定,只有不是基本农田都可以用来建设养猪设施。

  对于养猪大棚设计也是借鉴传统的春秋大棚模式,在根据实际的用途情况。

  对于用来养殖的大棚材料需要进行升级,因为春秋大棚的骨架相对比较简单、不耐用的因素。而相同就是它的剖面结构,有肩高和弧形拱架。

  肩高的设计可以增加里面的使用面积,而拱形设计可以降低顶部的压力,尤其冬季遇到大雪的情况,雪不容易在顶部堆积,这样就不会导致大棚倒塌情况发生。

  现在的钢材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好,主要还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不断的升级,在大棚的建设中最核心的也就是骨架,它的安全性直接导致整体的使用时间。

  在整个的养殖大棚建设中使用最大的骨架材质就是椭圆管,并且还是这种包塑的椭圆管。它的不仅有良好的承重性,另外它的防腐性也非常好。

  比较养猪不是几天的事情,需要保证一个长期使用的目的。这样材料最起码可以保证10年内没有任何的问题。

  作为养殖使用的大棚,并不同于种植,需要足够的透光性。而作为养猪大棚的覆盖材料主要是保证两点要素不漏水和保温性,而对于这个覆盖材料上我在现场亲身查看并且咨询专业是建设人员。

  在这里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各位网友用于养猪大棚建设的覆盖材料分别有(从外到内顺序)黑白膜、保温岩棉、毛毡、PO膜等四层结构,外部的黑白膜也叫得利膜,它非常防晒,抗氧化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基本在5年左右。保温岩棉和毛毡主要就是用在保温性上,各位网友应该对于这两个产品并不陌生。

  PO膜就是在最内侧的,它防水性也不错,并且比较光滑,对于污染来讲就非常容易清洗。

  在这里讲的土建大概有两部分,其一,养猪大棚内部的养殖设施,采用分开的模式,有采用砖头垒界墙或专用猪栏,这个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总结:大棚式养猪模式相比传统的砖混结构的猪舍来讲,不管是造价还是建设速度都是最快,非常适合投资不大的微小养猪户。相对砖混结构猪舍还需要进行专业的设计、审核等问题,而养猪大棚属于临时性建筑,一般不用相关部门的审核。

  但它也是有行业的建设标准,并且可以保证它的设计使用年限的。

  选宜空气良好无污染,水源干净充足的背风区域,建设大棚的地方湿度不宜过大,交通要便利。

  在大棚建设前,要将大棚的建设规划好,大棚的大小可根据养猪的数量来决定,通常每个大棚只会建设一排的猪舍,而每个大棚的面积一般在宽4-6米左右,长8-20米左右,这样方便后期的管理和保持大棚内的温度。

  为提高大棚内的采光度,可把大棚建设在坐北朝南的地段,大棚前后要留有通风的窗口,需要给猪群通风的时候打开,不用时可将其关闭。

  大棚整体的建设完成后,还需要给猪圈建设食槽和水槽。食槽水槽的建设很关键,一定要建设在方便用户投放食物的地方,因为一天要给猪投放多次食物。

  每个食槽的大小在两米左右,食槽不用太深,十公分左右就可以,这样大小的食槽足够供应单个猪圈中猪的饮食了。食槽内部一定要光滑,不然会有很多饲料残留,不方便用户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