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图片及防治,何时防治效果好
这篇经验总结会给广大农资人分解“小麦病害图片及防治,何时防治效果好”的内容进行仔细介绍,但愿对各位网友们有几许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小麦病害包括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红霉病和小麦纹枯病。小麦条锈病: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用丙环唑或氟环唑等药剂混合水后均匀喷洒防治。
小麦白粉病: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率较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降低秋苗发病率。小麦红霉病:选择抗病品种种植。
追肥不能太晚。种植前混合药物。
(1)小麦叶片刚发病时,夏孢子堆成小条状,后期表皮破裂,会出现锈褐色粉状物。小麦成熟时,叶鞘上会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的黑棕色夏孢子堆,后期病部会产生黑色冬孢子堆,形状为扁平堆短线状。
(2)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合理密集种植,在适当的时间合理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晚,种植前也可混合。在小麦田中发现中心病株,可使用丙环唑或氟环唑,混合水均匀喷洒,间隔8-10天,连续喷洒2次。
(1)白粉病可在苗期至成株期造成危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能危害叶鞘、茎和穗。在**的早期,后期逐渐扩大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
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菌层,霉菌层逐渐变成灰白色,最后变成浅棕色。
(2)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率较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降低秋苗发病率。种植时避免种植密度过高,也可与药剂混合。发病初期可采用**酮、氟菌唑进行防治。当发病较为普遍时,可在喷洒防治前均匀使用烯唑醇或烯唑菌胺等药剂。
(1)小麦赤霉病可危害小麦幼苗和抽穗。在小麦开花期,在发病初期,英片上产生水浸浅棕色斑点,逐渐扩大到整个小穗,导致小穗枯黄。
(2)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追肥不能太晚,否则容易导致小麦成熟,增加感染机会,也会导致无效分蘖。种植前混合。在小麦发病初期,可使用多菌灵或烯唑醇等药物进行喷洒防治。
(1)小麦纹枯病可危害小麦生育期,可引起小麦烂芽、病苗死苗、倒伏、花茎烂茎等多种症状。
(2)在适当的时间播种,避免过早播种。加强排水,及时防止杂草。种植前种子混合。发病初期用丙环唑或氰烯菊酯等药剂均匀喷洒防治。
小麦锈病防治的最佳时间是播种前后,小麦品种的混种或间种对条锈病有一定的防病增产作用。
小麦白粉病可发生在小麦的每个生育期。该病应在无发病时预防,或在发病初期,药物防治效果较好。
3、红霉病的最佳防治期是从小麦到花。
小麦抽穗期间,如果连续下雨,可以结合往年当地红霉病的发生情况提前预防。小麦开始开花时,可以喷洒药物进行预防和控制。
4、小麦纹枯病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进行预防和治疗,早上露水干燥前喷洒,使药液在露水的帮助下流入作物茎基部,提高药剂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