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满天飞会地震吗
此篇知识会给大家剖析“蝗虫满天飞会地震吗”的内容进行仔细讲解,但愿对你们有少许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蝗虫飞遍天空,不会发生地震。蝗虫飞遍天空通常是由干旱天气引起的,与地震没有直接关系。
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蝗虫经常伴随着严重的干旱。有一种说法是旱极而蝗和长期干旱必有蝗。
好文探索:历史上的今天丨“黄泛区”血泪史:为拖住日军决堤黄河,千万百姓流离失所
1、公元1672年,俄国沙皇彼得大帝诞生。
公元1781年,近代蒸汽机车奠基人斯蒂芬孙出生。
3、公元1870年,英国作家狄更斯逝世。
公元1938年,蒋介石下令决堤花园口阻止**进攻。
5、公元1975年,我国与菲律宾建交。
公元1983年,撒切尔夫人在大选中获胜。
7。公元1991年,东北第一黑帮乔四被枪决。
公元2023年,第十八届世界杯**赛在德国开幕。
记得前些年网络爆出“美团公司的的招聘条件:1、不要简历丑的2、不要开大众的3、不要信中医的4、不要黄泛区和东北人”。
此事在网络上还是有很多争议,美团公司也被备受网民指责,据称,美团已经把当事人除名了。
看完这个新闻,我们觉得有必要普及一下“黄泛区”背后的历史,提醒某些人不要如此使用这个浸含着整个民族血泪的词汇,更不应该将用这种方式施加地域歧视。
1937年,淞沪会战从8月打到11月,**军付出伤亡33万将士,阵亡校尉级以上军官近千名,其中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0余名的代价,还是打败了。
1937年12月,**首都南京沦陷,南京大**惨绝人寰。
在北方,几乎同时,太原会战**军伤亡20万。
1938年,徐州会战爆发,**军投入百万兵力,伤亡六万多,依然战败。
1938年4月,日军大本营训令其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合攻中原,试图把中**队消灭于郑州开封一线,然后沿平汉铁路南下,攻取武汉。兰封会战爆发了。
一旦北方日军继续南下,那日军的南北战场将全部打通,中国东部的半壁江山将全部易色,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将直接暴露下日军南北两路大军的刀下,中华腹地将一览无余……。
之前的台儿庄大捷虽然激励了中**民,但也使得**侵略军更加慎重。他们步步为营,予守予取,凭借优势兵力和战术迂回,扣住了中**队的命脉。
**步步后退,大家都认为,日军占领中原,直下武汉,已经是指日可待。
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程潜面临一个抉择。
也就是在日军合围河南的同时,中国统帅部认为,决堤黄河,或许是“以水代兵”乃阻滞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的唯一良策。蒋介石批示曰:“将此议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核办。
”事实上,就是将这军事责任、**责任、社会责任完全推卸给程潜。黄河决堤而**百万,这是常识,程氏面临着他一生中最大的道德叩问。
兵势如火,时不我待。爱民如程潜者也必须作这个残酷的决定。
“能救一个是一个”,就在决定决堤前后,程潜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救援行动。
所谓的“花园口决堤”在6月9日,而奉程潜所命的民事撤退早就开始了。
5月31日,程氏决定在中牟县赵口决堤。随即下拨一万元救济款给郑州专员罗震,由其和郑县县长全百慈向所有应迁离百姓发放每人五元的逃荒费,中牟县也依同此例。
两县百姓沿贾鲁河两岸向西迁徙,走了三天才走完。
也算是幸运吧,赵口两次决堤都告失败,原因是此时春末,黄河水量实在太小,自然出槽困难,对于堤坝不能形成应有压力。
但此时日军已经攻陷开封,进逼腹地,于是当地守将决定在赵口西26公里处的郑县花园口炸堤决防。
1938年6月9日,距中牟不足20公里的黄河花园口大堤溃决,眨眼之间,“黄河之水天上来”,让毫无防备的中牟百姓无处躲藏。
河水伴着大雨快速推进,两天之内便袭淹了中牟全境。
据档案记载:“11日,黄水猛涨,赵口口门出水。次日,中牟三刘寨、油坊头、七里店、王庄、关家、六堡、闹市口等村全部被洪水淹没。13日,花园口与赵口两处黄水在中牟西北部的茶庵汇合,分成三股南下,泛滥区域东西已达15公里宽。
西股主流黄水至中牟入贾鲁河,南泛尉氏、扶沟、西华等县……”。
1938年6月22日《申报》1版《办黄灾急振》记载:此次黄河大堤,在赵口、杨桥、花园口一带被炸溃,洪流越陇海路而南,沿贾鲁河入皖,将与淮水合流。
豫南首当其冲,中牟、开封、陈留、通许、尉氏、扶沟、鄢陵、太康、西华、淮阳十县,皆成泽国,灾情惨重。
黄河北岸之卫河、广济河,亦续被敌军炸决堤防,孟县、沁阳一带,复罹水灾。豫省连年水旱频仍,继以战祸,现又加以空前水灾,截至目前,难民已达四五百万人……。
混浊的河水向东南方向迅猛推进,在黄淮平原随性肆虐,最终形成了跨越豫皖苏3省44个县的“黄泛区”。
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八十九万人,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黄河水下泄后,西边一路沿颍河下泻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安徽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淮河、洪泽湖沿岸立即变成了一片汪洋。
这次洪灾,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达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
这次洪灾,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背井离乡。
花园口炸堤,给日军也造成了重大困难和损失,日军进攻**停止。
位于黄泛区中心的日军,来不及撤走的车辆、火炮、坦克、战车等辎重武器设备等,均沉入水底,不少人员、马匹被水冲走。在黄泛区东岸的日军迅速后撤。
总体来看,日军约4个师团陷于黄泛区,很多无路可逃的日军官兵爬上老百姓屋顶,可那些泥糊的民房根本经不住洪水的浸泡冲刷,房屋垮塌,日军落水淹死上万人。日军大本营原定的以淮河水运为后勤补给线、日军主力由北方进攻汉口的作战计划破产,日军不得不改变作战路线,岌岌可危的郑州防线被解了围。
延迟6年后,日军于1944年4月才攻占郑州。
花园口决堤虽然阻滞了日军进攻,使其只能从合肥安庆一线沿长江仰攻武汉,华北方面军无所作为,于是为国民**撤退武汉的军政机关争取了大量时间。
毕竟黄河溃决造成了沿岸人民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并迁延十年之久。有历史学家认为,“程潜作为战区司令长官,虽然出于军事考虑忠实执行了上司的命令,但他作为这一事件的重要责任人,对决堤所产生的严重消极后果,也是难辞其咎的。
黄河水退后,形成了一片长达400多公里的黄泛区,豫东平原的万顷良田沃土变成了沙滩河汊,无法耕种。此后黄河水连年泛滥,频繁决口。
黄泛区土地经过大旱炙晒后,撂荒的土地又成为蝗虫迅速滋生的温床。
1941年从的夏秋两季开始,河南本该是雨水充沛的季节,却连一滴雨都没有下,反而骄阳似火。
在旱魃的狂舞中,昔日肥沃的土地已经龟裂成块,最后变成沙化的土地,完全不适合耕种。原本有河南粮仓之称的滑县,连续三季颗粒无收。
1942年全国干旱等级空间分布图。
1942年河南继大旱之后,许多县份遭到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一落到农田里,顷刻之间就把庄稼啃个精光,河南境内成千上万老百姓的生活陷入饥饿境地。
灾民们宰杀了他们平日爱如生命的鸡犬、耕牛,卖掉他们的锄头、棉袄,卖出他们的土地,最后割下他们的心头肉——卖了儿女,卖老婆。
《大公报》主笔王芸生在1942年的一篇《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论中写道:“饿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携幼,妻离子散,挤人丛,挨棍打,未必能够得到赈济委员会的登记证。
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吃干树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把妻女驮运到遥远的人肉市场,未必能够换到几斗粮食。
灾民开始吃草根、树皮,而且很快草根也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贫血,瘦弱,**,然后面部浮肿。在许多地方还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一开始还是只吃死尸,后来杀食活人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在洛阳,有个荥阳籍的灾民不忍心家人在饥饿中煎熬,亲手杀死他的一妻二子后投井。有传教士报道说:“饿疯了的农民为寻找食物而武装拦路**的事件正可怕地增长。
从1937年抗战爆发到1942年河南遭灾,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河南出兵出粮的数量都位列全国第一。这样的沉重负担,即使是风调雨顺,河南农民在交粮纳赋之后,也只能靠野菜杂粮勉强度日。
“黄泛区”的历史发生在中华民族最悲惨的时刻,是中国民族**到绝境后,生生从自己身上割下的一块血肉。这是百万“黄泛区”人民拿生命换来的。这是千万“黄泛区”人民拿自己的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忍饥挨饿换来的。
这应该是中华民族永远记住的民族疤痕。这是用老百姓的命、用黄河这个母亲河,去拖住敌人的刺刀。
1938到2023,79年过去了,居然还有国人拿“黄泛区”这个词来歧视同胞,实在令人愤怒。涉事企业仅仅开除当事人是不够的,需要真正反思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杜绝人事歧视由明入暗,继续运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