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秋季养护方法
这一篇经验会给网友们剖析一下“兰花秋季养护方法”的内容进行诠释,期待对各位农资人们有些许帮助,关注下本站哈!
科学浇水:土壤干燥后,应及时浇水一次,并定期向兰花周围喷洒水雾。施肥管理:每隔十天向叶面喷施氮肥,根系施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
病虫害防治:用多菌灵、百菌清、农用链霉素等交替喷洒兰花。
秋季空气比较干燥,昼夜温差较大。
在养护兰花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浇水的量和次数。一般土壤干燥后,要及时浇水一次,并定期向植株周围喷洒水雾,以增加空气湿度。
秋季兰花应及时施肥。一般每隔十天在叶面喷施氮肥,根系施有机肥,定期追施磷、钾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发育。
注意盆内施肥的时间土壤稍干后,气温在30度以下的晴朗傍晚。
秋季是兰花软腐病、茎腐病、黑斑病等病虫害的高发季节。
此时应给兰花交替喷施多菌灵、百菌清、农用链霉素等药剂,并保持饲养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另外,喷洒时应注意药剂的浓度。
好文探索:国兰秋季养护方法与要点
一、要把兰养好首先要解决好选苗关:。
由此可见,观兰不仅要看兰丛的苗数多少,更要看苗情的壮弱新老。现今,有经验的兰友纷纷觅本地原生种和老盆草,这是因为经本地养熟的草,已习惯当地环境气候的考验,购入后虽然家中条件略有不同,但总的环境气候条件一致, 购入后养护复壮容易, 向当地或江浙兰友家购草,容易了解其家中兰草草情及人品,不致于购入病草或病毒草。
远方来草,不清,途经波折,即使知名度高、声誉好的兰商也难保不出差错,比如去年底从海外流入的一批春兰,带有拜拉斯病毒。当时,看上去十分健壮,结果春天一发新苗,病相败露,令兰友们苦不堪言。
二、要养好兰一定要识兰情、懂兰性。兰草购回后种活复壮是兰友们面对的第二道关。
过去,我们片面地将兰花抗旱理解为喜欢干燥透气,事实上,兰花的抗旱特性确实给新兰友们带来了不少困惑,稍干些,草情很好,一湿就烧尖。使许多兰友感到兰花难养,其实兰草是既喜湿又耐旱的植物,只不过它要求盆土透气。
让我们一块来看看兰花的根与叶的结构。兰花的根也称菌根,由外层、中层、内层三层组成,分别称为根被(保护层)、根肉、维管束,维管束主要用于向兰草输入水份、养料,此水份、养料来自于根肉中根菌的分解,吸收的养分,根菌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但要在透气的情况下,方能生长旺盛,与兰根是共生关系。
要养好兰花就要养壮根,养壮根的关键是为兰菌提供通气湿润的条件。这个条件在过去采用山泥时较难掌握,而兰草是耐旱植物,盆土干上几天也无大碍,从存活的体验出发,古人就有了“干兰湿菊”“宁干不湿”的养兰经验,事实上,这种条件并不是兰花生长所需的理想条件。
下面来看看兰叶的结构与生理特征:兰叶在千百年的进化中形成了抗旱的特殊结构。其上表面是一蜡质(也有称为革质)状的组织组成,具结构紧,既能有效地防止水份的散失,又能使光照透过其表层供叶肉光合作用。
其下表面是密布气孔,气孔下陷,底部有肾形的保护组织,此结构使兰叶在不同的湿度情况下,具有显著不同的有效光合作用时间。在湿度很大的情况下(一般在90%左右),兰叶气孔始终张开,O2和CO2通过阻力小,使光合作用始终进行。当湿度下降,气孔也随之闭合,使O2和CO2通过的阻力增大,光合作用在较低的效率下进行,当湿度很小(50%以下,相当于仲秋中午的湿度),气孔完全闭合,兰草仅作维持自身呼吸循环的光合反应,由此可见,如不提供高湿的空气环境,兰草白天大多是“**”的,兰草生长就较缓慢,也谈不上复壮出苗、开花了。
要使兰花快速生长,一定要提供盆土湿润通气、空气环境湿度大的条件。
(1)初秋:从立秋(8月8日)算起,农历为入秋,此时酷暑未消,白天气温仍在30℃以上,晚上气温也在25℃以上,此阶段气温偏高,但凭借太平洋上阵阵台风带来暖湿气流,使气温略有下降,使处于短暂休眠的兰草纷纷起花出苗,进入一年的第二年高速生长期,此阶段对兰花生长的生理需求来说,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所以,此阶段的管理重点是罩荫、降温。
(2)仲秋:从9月下旬起,由于北风干冷空气的加强,频频南侵,使上海地区的日平均气降到了20℃以下,气温随冷空气的南侵逐日下降,而且此阶段湿度较低,如不采取措施极易对新草小苗造成失水受伤倒草,旧时将此伤害称为“菱角燥”(恰为江南菱角上市之时),到了10月下旬,偶有强冷空气南下,气温瞬间会低于5℃以下,而日间在阳光照射下,仍在20℃以上。此阶段,气温在10℃~25℃之间,恰为兰草光合速率最大的温度,但空气比较干爽,不能满足兰草生长的要求,应加强浇水增湿,后期为防止晚间低温**,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兰草过早进入休眠。
(3)深秋:从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农历上已属跨入初冬之期,但气象上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日在10℃以下为入冬,加之,兰草一般尚在生长,所以,仍属兰草的第二高速生长期。此阶段,不仅空气干燥,而且晚间气温较低,凌晨会结暗霜,上午经常起雾,所以晚间湿度大,白天湿度低,此阶段应根据不同的草情或采取炼草,或采取保温措施。
(1)秋季兰花的主要生长内容秋季的兰花生长比之早春要丰富多彩的多, 年初抽发的新苗已经成草,地下已长出了第3、4条根,地上兰叶增厚,芦头增粗,健壮的兰草已在6月长出子代,甚至在此时孕出花苞,隔年的健壮苗,也应在此时起花。晚春(5,6月)萌发的新草,经历了盛夏短暂的休眠后,此时,兰叶急剧增长,可在8、9月长大成草。部分在夏季(6、7月)的新芽,此时开始展叶、长根,可望在晚秋成草。此时,温度(日平均)已在30℃以下,湿度很大在70和80%, 是一年中最容易管理,也是最富想象空间的一个时期。
此阶段的管理措施大致如下:。
(2)罩荫降光:夏末阳光强烈,气温过高,可采用继续夏季的罩荫措施,事实上,罩荫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阻挡阳光,主要是为了降温,阳光不是降低兰草生长的因素,温度过高是降低兰草的主要因素,罩荫到9月上旬可取消。
(3)浇水增湿、施肥:初秋气温高,蒸腾大,如不采用封闭措施,盆土水份散失较快,加之,兰草体内已开始萌发,需要补充水份较多,为此,应加强浇水,有条件的应早、晚两次,白天还需定期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特别是要采取措施,保证盆土下部的湿度,经过大半年的生长,盆中植料形成了一定的水路,每逢浇水,大量的水沿因达到的空隙一泻而下,从外部看起来,下面哗哗流水,上面水滴鳞鳞,似乎已经浇透,实际上,当中和下面的盆土仅仅表面略微潮了一下,只要经一、二天就会干燥,不能满足兰根的生长,这样种出的兰草,兰根横长,下部原先的壮根,因久失水份而干顶替,故兰草越养越瘦。
只有设法保证下部盆土的湿度,才能增加兰根向下伸长的动力,兰草也易复壮。兰草此时将发苗长叶,对养份需求较大,此时,应及时地施用以氮、磷、钾为主的肥料,补充兰草的不足,保证兰草生长之需。
在引,再多说几句,每逢兰草发苗长根起花,就形成了兰草植体上的新生长点,兰草就会将体内贮存的营养素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生长点,如贮备不足,兰草在其某种生长基制的驱动下,将老草体内营养物质尽数输入到新生长点,保证其孕育萌发,所以,生长较弱的兰丛,老叶老苗会发黄枯焦,如日常管理中,能注意磷、钾肥的补充,可相对地减少老草的过早生理淘汰。
(4)扣水促花:生长正常的兰草,在隔年及当年的健壮苗上在夏末秋初应萌发花苞,如管理不当也会出现培育多年老是不起花的情况,此时,可采用“扣水促花”及“激素促花”的措施,方法是先置兰盆3~4天不浇,直至表面已略呈失水,用800:1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浇透,然后按正常管理,过二周再来一次,如此“扣水促花”处理二次,如属健壮兰丛,便能于8、9月起花。
在特殊情况下,为保证“促花”的成功率,可配制“促花激素”,促花激素的名称与配方:主要由促芽激素+磷、钾元素组成,促芽激素是由6-BA(细胞激动素)、NAA或IAA(细胞生长素)加辅助元素组成。滴入叶鞘内侧是为了避免氮元素侵入,花苞在贫氮的环境下较易萌发。
滴于兰花叶鞘内侧,在激素的作用下,隐芽会萌动孕育成花苞,此法,已在外地养兰大户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花苞是兰花的精华,往往养花多年方得孕出一个花苞,故有“养花千日,赏花一时”之说,的确,兰花名品不仅存世稀少,能一赌芳容也非易事,碰到有些“懒花”的品种,如:春兰中的“冠姚梅”、建兰中的“铁骨素”,往往种到满盆壮草,也难孕育花蕾,世传余姚艺兰名家王叔平一盆冠姚梅种五十多年,只见到过二次花。当今养兰大户金定先一盆“世纪宝鼎”养了九年,方开出“盖世名花”,云南的一盆“药草”几经波折,十度春秋,方得展示出其威震云川的芳容。
所以,兰花能起蕾着花,对兰友的辛劳是一种最好的回报。
兰花起蕾对兰草的营养的需求很大,一般一盆5苗的春兰,有一花蕾已经够了,如出了2、3芽应按以下原则疏芽,首先要留强去弱,强壮的花芽一般产生于强壮的兰草芦头,出芽时,已吸收了较多的养料,在后续生长中,又易吸收充足的营养,开出的花花品好,香味浓,欣赏价值高,反之,养料不足,开出歪鼻斜瓣,十分可惜。
其次要留明去暗,这是在兰丛茂盛时,应留下长在易于观察欣赏的花苞,去除躲藏在花兰中的花苞,前者放花,欣赏拍照较为容易,而后者可能拍不出最佳照片(必要时可对兰丛分盆,解决此问题)。
对十分珍罕的品种,对既出花苞、又出秋芽的兰丛,应视兰丛的强壮、观花、增苗诸方面综合考虑,好从养花用于欣赏考虑,应优先留花,如从增苗复壮考虑,应视出芽时间考虑去留(9月前芽–肯定留,11月前–慎留11月后让其埋入盆土以下,防止抽发,从理论上说,开一箭花,出一苗秋芽,春天要倒一苗爷代草)。
兰花起蕾后,浇水要十分小心,盆土既不能太湿,极宜发生因烂根而导致花蕾在病菌作用下霉烂,因此每次浇水应比平时略少,有七、八分即可,为避免下部盆土干燥,可采用半高浸盆处理,这样既保证了补充下部盆土水份,又不致于使易湿的上半部过湿。有些花,如盆土湿润了,花瓣会放长或后翻,此时,可在秋末起保护盆土干一些,但此干也不能过头,能保护60-~70%持水率即可。
浇水、喷药、施肥也尽可能不要直接喷洒在花苞上,以免水渍、肥分、药灼造成苞壳。有时可用塑料套或锡纸做一个护套,保护花苞。
对于色花,应根据花色采用不同措施发色。
色花是未来兰花欣赏中的一大热点,如何保证花苞复花后重现下山时花色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除了补充相应的矿物质,控制盆土的酸碱度以外,还可采用遮光、补光等措施发色。
据报道:绿色花少晒太阳施0.2%~1%的FeSo4及2%食醋白色花少晒太阳施0.3%~0.5%的石灰水**花多晒太阳施0.5%的硝酸铵及**素,少施钾肥红色花多晒太阳施0.2%~0.5%硫磺水粉色花多晒太阳施1%~3%过磷酸钙紫色花多晒太阳施0.3%~0.5%明矾水必要时,对红、紫、黑色花宜补光,可在晚上用兰紫色灯光补光,适当增温,这样可使绝大多数光能用于增加色素。
秋芽的去留在正常的情况下,仲秋仍会出苗,对于珍稀品种来说,能够增苗是好事,但长势不同,对整盆兰草的影响也不同,春兰在健壮的情况下,分以下三个阶段,完成成苗过程。
第一阶段:从顶出泥土到叶芽张开呈喇叭状约20天。
第二阶段,长根增高约40天,此时,地面上尚看不到明显长高。
第三阶段,快速增高阶段,约30天,此阶段占生长的40%左右,在营养供应有困难,或母株不壮的情况,约需120~150天。
兰草第一阶段完全靠母体提供营养生长,如属健壮兰丛则会出6~7叶,否则,只出3~4叶,甚至2叶,在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第二阶段的有效生长期会延长80~90天(不含越冬天数)。此时,兰草仅靠些许母体**养料及自身光合作用产生营养长大,这种兰草一般十分瘦弱,如在仲秋9月生出,在当年无法成草,仅能长到草高盈寸即行休眠,要在顺利越冬后,到第二年春天再凭自身光合作用抽发,由于该草在秋季吸收了过多的母体养份,还会影响父代兰草的越冬与来年发苗。
所以,除珍稀品种外遇到仲秋弱草,还以疏芽为宜。
健壮的兰草则不同,凭着体内足够的贮存,9月出芽后,在11月新苗即能抽发,虽不如春苗壮实,但也10多公分高,如此时能采取保温促长,来年4~5月份则在芦头上还会出苗,其父代虽难出双龙,但从总量来说,还是合算的。
健壮的兰草到秋末,即10月中旬以下,还会出芽,此时,不宜多浇水促其抽发,应在略干(干而不燥)的养护下,促其在地下生长,有时会孕育成龙根,这种芽也可称冬芽,潜伏在盆土下,可得到有效的保证,否则,一旦抽发张开,新苗叶面表层蜡层过薄,要面对冬季冷风、冰霜、水渍、药液等侵害,易枯焦倒苗。
精选问答:
1、初秋开的兰花文案?
1. 是非常适合的。2. 兰花是秋季开花的花卉之一,初秋正是兰花开放的季节。兰花文案可以利用初秋的特点,描述兰花的美丽和优雅,吸引读者的注意。3. 在文案中可以描述兰花在初秋的清新气息和婉约姿态,展示兰花的花色和花形,同时可以延伸到兰花的养殖技巧、兰花的寓意等方面,为读者提供更多有关兰花的知识和信息。这样的文案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还能够传递兰花的美好和秋季的特色。
2、兰花在北方深秋怎么养?
花又叫兰草,是我国的特产花卉,也是被公认的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兰花多生自南方的山野沟壑,香味清雅,姿态清秀,一直为古今诗人画家所赞誉。喜爱兰花的人们确实不少。南方养兰,犹如北方养马莲一样简单,因为南方那潮湿的气候,微酸性的水土,是兰花生长的最好“温床”。但北方呢,尤其是华北许多地区,土壤是偏碱的,水是偏碱的,空气是干燥的,与兰花的原生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的气候和土壤等环境条件,不适宜性喜湿润环境,宜半阴,要求酸性土壤的兰花生长发育,因此在培育时常易引起生长不良,黄叶烂根,甚至全株死亡。因此人们从南方带来兰花,要不了多久,就会慢慢由生长不景气直到死亡。有人以为兰花娇气,不好养护,进而放弃养兰。 北方地区若要养好兰花,应尽量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满足兰花生物学特性的要求,才能使其生长开花良好。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选择好用盆和培养土 兰花的选购常识和栽培技术。 浇水要适量 兰花的浇水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兰花栽培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兰花的盆土要经常保持湿润,但忌含水量过多。在栽培中应根据季节的不同和兰花生长阶段的不同决定浇水量。一般从春季开始,随温度的上升,兰花转入旺盛生长期,应逐渐增加浇水量,每隔l~2天浇1次水;夏季气温高,又是兰花生长旺期,通常宜于清晨和傍晚各浇一次水,切忌中午浇水。雨季来临,要根据雨水的多少和盆土的潮湿程度灵活掌握浇水量,切忌盆土积水而引起根系腐烂;秋末,气温开始下降,应逐渐减少浇水量,每隔2~3天浇1次即可;冬季温度低,大多数兰花进入休眠期,此时要控制浇水,可每隔5~7天浇1次水,惟冬季开花的墨兰和寒兰浇水量应适当多些。 薄肥要巧施 给兰花施肥要施薄肥,切忌施浓肥,有“清兰花,浊茉莉”之说。一般地说,新栽的兰株,第一年不宜施肥;从第二年清明以后开始施肥,直到立秋为止。可每月施1~2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由于兰花系肉质根,切勿施未经腐熟的肥料,以免烂根。每次施肥前要控水l~2天,待盆土稍干些再施。施后第二天早晨要浇一次水,以防肥液中有不洁之物污染根系使兰根受害。施液肥时要注意避免溅污叶片。对于经过几年培养已到花龄的兰株来说,前期以施氮肥为主,以促进新芽萌发并快速生长;后期以施磷钾肥为主,有利假鳞茎增大,叶宽厚,并为花芽分化提供足够的养分。具体地讲,每年秋季花芽分化前宜连续施两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液肥;孕蕾期于晴天傍晚先用清水洗净叶片,待干后再用小喷雾器把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在叶面及叶背,或根施草木灰水。这时的根外施肥对促进兰花的根、茎、花的发育均有益。花谢以后20天左右再施两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或复合化肥,可促进植株生长。阴雨天勿施肥,冬季休眠期也要停止施肥。 光照要适宜 兰花性喜荫蔽、凉爽环境,忌阳光直射。故北方4~5月上旬上午9时前可适当多见些阳光,5月中旬以后需要遮荫,此时需放至凉爽通风处培养,尤其夏季遮荫度更要大,切忌烈日暴晒。中国兰花耐阴程度以墨兰最甚,秋兰次之,而春兰和夏兰则需阳光较多。光照是兰花形成花芽的重要因素,虽然在春、夏、秋三季兰花生长期间都需要适当遮荫,但常年将兰花放在荫蔽地方不使其接受阳光也会影响花芽分化,导致开花少或不开花。故秋凉以后应让各种兰花都多晒太阳或放在室内具有明亮散射光处和通风良好的地方;冬季放在南窗附近,接受较多的光照,以增强其生命力,促进花芽分化。尤其对冬季开花的墨兰、寒兰更应在冬季放室内向阳处,没有光照是开不好花的。 养兰应做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意思是春忌寒风侵袭,不要移出室外;夏季怕阳光直射,应放置在凉爽通风处;秋忌盆土干燥,此时正是兰花孕蕾期,应适当增加浇水量;冬季处于休眠状态,水多易烂根,以间干间湿为原则。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