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宋朝的一丈等于多少米

2024-03-19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35 次
宋朝的一丈等于多少米

  此篇农资知识会给农友们刨释“宋朝的一丈等于多少米”的内容进行详尽介绍,希望对各位农资人们有所帮助,赶紧收藏吧!

  问题一:宋朝时一丈是多长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一丈为3168m十丈为3168M。

  问题二:宋朝一丈等于多少米:宋朝时的一里地是多少米一丈307厘米,即米。一里为4564米。

  宋朝时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07厘米)。

  问题三:宋代一寸,一丈是多少厘米,最好给出换算公式1尺=314厘米。

  问题四:北宋时期的一丈有多长汉代一尺等于231厘米,。

  而宋元一尺等于3072厘米。。

  问题五:三国时期的一丈是现在的多少古代的确有很多标准。

  但具体多少,很难考证啊。。

  所以楼主问的这个问题,不太好吧。

  问题六:宋代六尺等于今天的几米你可以百度宋代度量衡。

  宋朝基本上一丈=十尺=312CM,一尺312CM。

  问题七:宋朝时的一里地是多少米国里的长度及其演变,无论今人关于度量衡的著作和古籍记载,都很少谈及。著名中国经济史专家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中说:“自汉代以后,历代计算长度,都是自尺以上,到丈为止。

  至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制时,……才明文规定于尺之外,另立里制。①所以,中国里作为计算道路等的长度单位在制度上确立得是很晚的。

  但这决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里这种长度的概念,相反这种概念当时应用很多。如《汉书西域传》所载数十个方国中,大多数方国到长安有多少里的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且末国,……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等等。这说明里这种长度概念在当时是常常用到的。

  虽然如此,正史讲度量衡时却没有里的长度。如《汉书律历志》谈到长度时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此处讲的五个长度单位,是分、寸、尺、丈、引,就是没有里。

  这里没有讲里的长度,不是没有里的长度,而是由于种种原因缺少记载造成的。。

  探讨中国里的长度演变,不仅要探讨里本身的长度,而且还要牵连到其他长度的演变问题,如尺的长度。

  有时,同一个朝代就有几十个不同长度的尺,与此相应,可以计算出几十种里的长度。但这些里的长度,并不一定是法权认可的现实应用的里的长度。

  一、周、秦、两汉里的长度:周代里的长度在计算井田面积时常常提到。

  《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亩,四边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长度。这一点在古代是公认的。

  《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仅仅知道一里三百步,不知一里多少尺还是无法求得一里的具体长度。

  《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

  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长为一里三百步。

  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l800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

  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

  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

  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由于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一里制可视为周秦汉三代的里制。

  ①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527页。。

  ②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赋统计》,第540页:古今尺度的比较表。

  二、以商尺(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里长度的一次重要演变。商尺,传说为商朝的尺,唐以后历代为工部用的营造尺,也称部尺,俗名叫鲁班尺,也叫大尺。

  这种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步为五尺。一尺的长度为秦尺的1.25尺。

  《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度量衡》:“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骇鲁般传至于唐,唐人谓之大尺。

  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营造尺。古所谓车工尺。

  ”由于营造尺是历代工部用的尺度,公信力强,应用广泛。随着社会发展,以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问题八:古代二十丈相当于现在多少米宋朝初期的,就是古文《黄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丈=十尺=一百寸(一寸=0033米,一尺=0333米,一丈=333米)。。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问题九:宋朝时期的三丈有多高十尺为一丈,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一丈为3168m,三丈约为95米左右。。

  aiaihetiyak47的分享。

  古代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尺”,但是历朝历代的“尺”的长短是不一致的,基本上年代越早,“尺”越短。

  例如:秦代一尺约023米,明清一尺约031米-033米,比秦代竟然多了大约50%。古人常说“七尺男儿”,基本上是在汉代形成的这个说法。汉代的度量衡基本与秦代完全一致。

  其中,长度单位“尺”约为023米。0237=161米。

  由此可见,古的身高在16米上下的较多。同时,参看《三国演义》,关羽那样的大汉身高可以达到八尺,合现在的18米多,在现在也算是比较高的了。

  此外还有个别达到九尺的,身高就是2米左右了,比当时大多数人高了2-16=04米。考虑到现在中国人身高17-18米的比较多,比现在中国最有名的“巨人”――姚明,也是矮了差不多的高度,因此秦汉的中国人身高普遍16米左右是可信的。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

  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是个高个子了。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

  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天涯咫尺”的表达就真的很强的对比了。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

  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

  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当然在往短去,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附上古代的长度一览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时,一尺约231cm。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三国,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隋代,一尺合今296cm。唐代,一尺合今307cm。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精选问答:


  1、宋代时的八尺是多少米?

  一米等于100cm,古代不同时期,一尺长短不同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周代,一尺合今23.1cm;秦时,一尺约23.1cm;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三国,一尺合今24.2cm;南朝,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隋代,一尺合今29.6cm;唐代,一尺合今30.7cm;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所以八尺在不同时候的概念不同

  2、宋代的一尺相当于多少米?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一尺的长度也是不一样的。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近现代 3尺≈1米(m)

  1尺≈33.3333厘米(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