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蒜素什么时候不能用
这一篇农资知识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析一下“乙蒜素什么时候不能用”的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农资人有一些帮助,赶紧收藏吧!
一般来说,大蒜素不能在作物的花期使用。大蒜素的适宜使用期为7-8月。
此时,温度较高,疗效较好。例如,在柑橘中使用大蒜素可以有效地促进其秋梢的生长。
注:大蒜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铁容器在制备过程中不能使用,因为大蒜素在遇到铁时容易分解。浸泡的种子不能与植物灰一起播种,以免影响疗效。
好文探索:乙蒜素使用技术手册(推荐收藏)!
乙蒜素,是我国六十年代自主开发的老产品,当时主要用于种子处理。由于其pH值偏低,对植物种子、枝叶及人体皮肤**强,易出现烧种烧苗和烧伤皮肤等多种问题,一度面临绝迹。
随着技术革新,九十年代时乙蒜素已能较安全的用于叶面喷施,这让沉寂许久的乙蒜素重获新生,至今在杀菌剂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
20%、30%、80%乳油。15%可湿性粉剂。90%原药。
其分子结构中的二硫氧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SH基团的物质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 低浓度的乙蒜素对于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量则会出现抑制。
(1)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防治粮棉、蔬菜、果树、花卉等多种作物上的真菌、细菌**害。
(2)杀菌机理独特且迅速。乙酸素杀菌机理独特,与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具有超强的渗透力,快速抑制病菌的繁殖,杀死病菌,起到治疗和保护作用。
(3)不易产生抗药性。
作为植物源仿生杀菌剂,与作物亲和力强,易吸收,不易产生抗药性。
使用后在作物上残留期很短,在草莓上的残留半衰期仅为1.9天,黄瓜中1.4~3.5天,水稻中1.4~2.1天。
低浓度乙蒜素可激活植物细胞,提升免疫力及部分机能。如促进萌芽、提高发芽率、增加产量等。
乙蒜素对多种真菌、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特别对有土壤带菌和种子传播的土传病害效果突出。 乙蒜素对于果树上的青苔、烟煤等亦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种子处理:防治水稻烂秧病、水稻恶苗病、稻瘟病、棉花苗期病害,通常用80%乳油7000~8000倍液浸种。防治大麦条纹病和甘薯黑斑病用80%乳油4000倍液浸种薯。
喷雾:作物发病初期,稀释1500~2500倍液(苗期稀释2000~30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2~3次。
灌根:浓度因较喷雾适当降低(不低于2000倍),并根据植株大小控制用量。
涂抹:防治葡萄及核果类果树根癌病,在刮除病瘤后,伤口用80%乳油200倍液涂抹。防治桃树流胶病,于桃树休眠期,在病部划道后,用80%乳油100倍液涂抹。
乙蒜素机理独特,与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复配增效40~70%。
(1)防治土传**害:3%甲霜恶霉灵水剂+80%乙蒜素灌根,成本低,效果好。
(2)治疗霜霉病、疫病:50%烯酰吗啉水分散颗粒+80%乙蒜素,发病初期能够迅速控制霜霉病,最明显的效果就是霉层快速变干。
(3)治疗枯萎病:霜霉威盐酸盐+80%乙蒜素,灌根,效果比用单剂好很多。
(4)防治叶斑类病害:**类+80%乙蒜素,混用后防治效果能提升40%以上。
(5)防治果树腐烂病:刮净病斑烂部,乙蒜素+苯醚甲环唑混合涂刷,不仅杀菌迅速,而且持效期长。
(6)防治果树青苔:80%乙蒜素1000倍+甲托1000倍喷雾,见效快,对果实安全。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可随意加大用量。
(2)乙蒜素对皮肤有一定的**作用,不可直接接触皮肤。施药完毕,应及时用肥皂清洗外漏皮肤。
(3)和乙蒜素复配的时候,一定要先把乙蒜素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再复配其它药剂。因为乙蒜素的酸性比较大,必须先中和一下,再复配。
(4)浸过药液的种子不得与草木灰一起播种,以免影响药效。
(5)乙蒜素气味大,容易产生叶面**,导致叶面老化,所以要注意浓度和喷药的时间(上午10:00前或下午16:00后施药)。
(6)乙蒜素灌根防治土传病害时,应配合使用含腐植酸、海藻提取物类的肥料,以起到改善土壤环境,促发新根,提能抗逆的作用。
精选问答:
1、乙蒜素可以治大实蝇?
成虫诱杀。大实蝇羽化出土后,会在密林中躲避,待饥饿后到果园中觅食,此时可用诱杀剂引诱大实蝇采食,诱杀剂可自配,配制比例为红糖1斤+白酒0.2斤+乙蒜素20克+水20斤。我们这里一般从6月份开始,进行喷雾,每隔一周喷一次,连续五次。果园中喷雾喷三分之一果树,以叶片背面为主。也可以**专用的诱杀剂,比如果瑞特。
2、乙蒜素与小麦除草剂能混用吗?
乙蒜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防治效果,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有很好的复配性,可以和多种杀菌剂复配。小麦除草剂主要作用就是防除小麦田间杂草。二者风马牛不及,所以不能混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