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的发病原因及药物治疗介绍
灰霉病是一种经济作物上常见的真菌病,会导致果实腐烂、萎缩、变形等症状,造成严重的产量和品质损失。灰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环境条件,灰霉病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长繁殖,因此夏季和雨季是灰霉病高发季节。植株的受伤、机械损伤、病虫害侵袭等因素都会增加植物感染灰霉病的风险。
另一方面是植物自身的免疫力,植物的健康状态和免疫力对于抵御灰霉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一些植物生长发育不良、营养缺乏、过度施肥等因素都会降低植物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灰霉病的风险。
相关百科拓展: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上,包括果树、蔬菜、花卉、草坪等,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特点是侵染范围广、危害严重、难治愈、易反复。主要措施是加强管理,减少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如留意通风、控制湿度、及时清除病残体、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领域,用于预防和治疗病害。常见的杀菌剂包括铜剂、**酮、多菌灵等,应根据不同的病害和作物选择不同的杀菌剂,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相关问答拓展:
什么叫灰霉病?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
灰霉病防治用什么药最好?1、嘧霉胺:该药物具有一定的保护与治疗双重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病菌侵染酶的分泌从而有效阻止病菌侵染,最后将病菌消灭。对灰霉病特效,现在已经产生抗性,容易产生药害的作物有:豆类、大棚樱桃以及茄子等敏感作物。
2、腐霉利:该药低温高湿条件较好,内吸性也比较好,具有一定的保护与治疗的作用,主要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
3、乙霉威药:主要通过和菌体细胞内的微管蛋白质相结合,影响细胞的**,和多菌灵产生交互抗性,通常不会作单剂使用。
4、菌核净:防治灰霉病效果好,持效期比较长,有一定的内渗作用,防治茄子黄瓜3000倍以上,其他1200倍以上即可。
5、异菌脲:属于一种广谱触杀、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抑制病菌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同时对于核盘属、小菌核属、丛梗孢属、葡萄孢属以及链孢霉属具有较好的杀菌功效。
6、啶酰菌胺:主要抑制孢子的萌发,和其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持效期比较长,如发生灰霉病需复配其他治疗铲除性的嘧霉胺等一起使用。
7、氟唑菌胺:SDH抑制剂,目前还没使用过,应具体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防治灰霉病有特效。
草坪灰霉病怎么防治?什么农药管用?展开全部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黄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
发生特点
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0~30℃。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孢子,苗期棚内温度15—23℃。弱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 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避免阴雨天浇水,发病后控制浇水和施肥,集中处理病果、病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
2、加强苗床管理,搞**棚通风排湿工作,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65%,这是防止和减轻灰霉病的有效措施。
3、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4、清除病苗,发现灰霉病病苗要及时拔除,并放入塑料袋内携出棚外,并及时喷药保护。
5、药剂防治:抓住移栽前、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三个时期用药,移栽前用速克灵或扑海因1500倍液喷淋幼苗,花期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加入0.1%的扑海因或0.2%~0.3%的甲霜灵蘸花或涂抹,结果期用20%惠多丰1500倍液或50%灰霉速净600倍液或40%施佳乐800倍液喷雾。
韭菜灰霉病专用药?用70%甲基托布津,先正达世高等杀菌剂。 用嘧菌酯或腐霉利防治即可。
韭菜的灰霉病一般用腐霉利,嘧霉胺等防治。 可使用嘧菌酯或腐霉利进行防治。 每次收割后及发病初期,喷洒绿盾牌4%农抗120瓜菜烟草型600倍液,可有效控制病达的发生。也可喷50%速克灵或50%农利灵1000倍或50%多菌灵800倍液。 韭菜割后4-5天,或发病初用腐霉利、速克灵、多菌灵、百菌清交替防治2-3次,间隔5-7天。 韭菜灰霉病防治应降低田间湿度,使用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喷施。 灰霉病一般用多菌灵等杀菌剂。
灰霉病发病条件?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