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树苗的栽培技术
枇杷树苗的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栽培枇杷树苗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要点,才能保证枇杷树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本文将就枇杷树苗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枇杷树苗的选种
枇杷树苗的选种是枇杷树苗栽培的关键环节。应选取生长良好、健壮有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枇杷树苗,这样才能保证树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另外,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水质的品种。
2.枇杷树苗的育苗
枇杷树苗的育苗一般采用嫁接苗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砧木和优良品种枝条;
(2)进行嫁接,将品种枝条嫁接在砧木上;
(3)嫁接后,在温室中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枇杷树苗的管理
枇杷树苗的管理包括施肥、浇水、修剪等环节。具体操作如下:
(1)施肥:在生长旺盛期,每个月施一次有机肥料;
(2)浇水:在干旱季节要适当加强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3)修剪:及时修剪枇杷树苗的枝条和叶片,保持树形美观,促进枇杷树苗的生长发育。
4.枇杷树苗的病虫害防治
枇杷树苗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主要包括果实腐烂、叶片枯黄等。针对这些病虫害,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
(1)在枇杷树苗周围铺设杀虫剂,防止虫害的侵袭;
(2)及时清理落叶和病叶,减少病菌和虫卵的存活;
(3)对病害严重的枇杷树苗进行隔离处理。
5.枇杷树苗的移植
枇杷树苗在移植前,应先将其根系浸泡在水中,使其根系充分吸水。移植时,应将枇杷树苗移植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条件。
相关百科拓展:
嫁接苗: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植物体结合在一起,使它们在一起生长,形成一个整体的新植物体。嫁接苗具有优良的品种、抗病性和适应性,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生产中。
砧木:是指用来嫁接其他植物的苗木,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耐逆性等特点。不同的砧木对嫁接后的植株的生长、结果、品质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有机肥料:是以动植物残渣、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腐熟等过程制成的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微生物数量等。
相关问答拓展:
枇杷树的种植时间和方法?采种,枇杷树种植一般要在10月份下旬到11月份中旬采集种子,然后等果皮软化后将果肉去掉,并用水清理干净并贮藏。
播种,准备好疏松的土壤,在3月份上旬进行播种最佳,播进种子后覆盖一层土,能帮助幼苗生根,再覆盖一层稻草,大概40天后就会发芽了。?
枇杷树形培养过程?枇杷的常见树形以及特点。常见树形
1.主干形:主干形多适宜于分枝角度小、直立性强的品种。苗木定植后,不剪顶。秋季定植的次年春萌芽,早春定植的初夏开始萌芽,顶芽抽枝向上直立伸长成为中央主干,待离地面高70~80厘米处的腋芽抽出3~5个新梢后,选3个方向均衡的枝条作为3个主枝。第2年,中心主干不剪,任其生长,仍留3个主枝,方向与上年的主枝错开,距第一层70~80厘米。使上下主枝不致重叠。各主枝的向外延长枝应留侧芽枝。枇杷侧芽枝较顶芽枝抽生长、多,且向外斜生,它除了作为第一层主枝的延长枝外,还可选1~2个作为側枝,在距中心主干60~70厘米处,同时选留一个作为副主枝的预留枝。第3年,选留第3层主枝3个,与第二层间距离60~70厘米,第二层上选留侧生枝12个。第4年,在距第三层50~60厘米处选留3个主枝。第5年以后,视立地条件按上述方法留5~6层主枝。使形成直立高大的树体。
枇杷种植
2.疏散分层形:疏散分层形的树形,适合于比较开张性的品种。主枝层数可依生长势、土层土质等来决定,以2~3层为宜。苗木定植后,不剪顶,在距离地面60~70厘米处选留腋芽所抽生的3~4个新梢作为主枝,主枝间呈120°或90°,各层主枝间应保持60~70厘米的距离。第2年,在中心主干上选择3个抽生的春梢作为第2层主枝,方向与第一层错开。同时在第层上距主干60~70厘米处选留侧枝。第3年,在主干上距第二层40~60厘米处选留2~3个春梢作为第三层主枝,方向与第二层错开。同时在第一层上距第一侧枝30~40厘米的反方向处选留第二侧枝,在第2层主枝距主千40~50厘米处选留侧枝。第4年,在第一层和第二层距前一年侧枝30~40厘米的反方向处选留侧枝。
枇杷种植
3.变侧主干形:变侧主干形适于不同的枇杷品种。主于直立生长,变侧主干比主干低,树高一般2.5~3米,干高50~60厘米,全树5~7个主枝。变侧主干形树体主枝少,枝条稀疏,通风透光性好,修剪方法简单,容易操作。通常每年留一主枝,将其余主干上的萌生枝除去、摘心或短截,使其成为枝组。苗木栽植后,当年春季定干高50~60厘米,选一生长旺盛的直立侧枝作为中央主千,另留1个侧枝作为第一主枝。第2年,在中央主干上距第一主枝30~40厘米处选留1个侧枝作为第二主枝,与第一主枝间呈90°~120°。第3年以后同前,逐年留一主枝,错落伸向四周。呈螺旋式上升排列。同时在各个主枝上根据空间合理配置侧枝或结果枝组。
枇杷种植
4.多层式杯状形:多层式杯状形适合树形开张的品种。具有操作方便、用工省、果实质量好的特点。多层式杯状形是在分层形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树高2.5~3米,干高50~60厘米,全树9~10个主枝,分层排列。第一层上培养3个主枝,方位角120°。第二层3个主枝,分别插在第一层主枝间,第一、二层层间距1~1.2米。第三层3~4个主枝。第二、三层层间距约1米。在每一层内,各主枝间应相距6~10厘米,以防止“卡脖现象。幼树期间(最初6~7年),每年保持主干直立生长和側向延伸,疏除多余枝条,培养良好树形。树势较弱时,也可在留足第二层主枝后即行落头,形成两层杯状形。
枇杷种植
5.矮化树形:可采用矮化砧培养矮化树形。整个树体高不超过3米,主干高约60厘米。一般选留一层角度均匀的3-4个主枝,于每个主枝上留分布均匀的横向和斜生的侧枝。即可形成较大的矮化树冠。对树势强、树龄在30年生以下的主干形、疏散分层形、多层杯状形的树,可将其改造成矮化树形。方法是:逐年或隔年自上而下疏去第一层以上各层主枝,最后把主干也截去。在改造成矮化树形的同时,配备好第一层主枝上的副主枝及结果枝组。凡是截去的大伤口,都必须涂抹保护剂,以防病菌侵入,而对暴露在阳光下的枝干,则应涂石灰乳剂,以防日灼。修剪,幼树可在春梢萌发前修剪。
枇杷树怎么种一年能结果?1.
温度 枇杷原产**带,要求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长,但进行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5~17℃,且无严寒天气。枇杷花期在冬末春初,冬春低温将影响其开花结果。气温-6℃时对开花、-3℃时对幼果即产生冻害;10℃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左右花粉萌发最合适。但气温或地温达30℃以上时,枝叶和根生长滞缓而不良,果实在采摘前7~15天遇上35℃的高温,很容易产生日灼伤害,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2.
土壤 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均能生长结果,但以含砂或石砾较多疏松土壤生长较好。枇杷种植宜选择平整,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历年耕种的高产旱地,以土壤pH6.0为最适宜,选地必须考虑水源,保证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果园能灌溉,交通和运输方便。不适合选用地势低平容易积水的土地。种植前要全面深耕30cm以上。
枇杷怎么种植?挑选土壤,栽种前选择疏松透气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处理种子,选择饱满健康的种子消毒浸泡后放入栽培箱进行催芽;
播种处理,将幼苗栽入土壤中盖上细土浇水保持微润等待发芽即可;
水肥管理,发芽抽稍后一周浇水一次,每半个月施加一次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
枇杷核怎么种植?1.
处理种子:种植前取出枇杷核,清洗干净种子上的果肉,继续在清水中浸泡3-5天,剥下种皮。
2.
准备盆土:准备一个小花盆,倒入干净、疏松、透气的土壤,浇湿土壤。
3.
进行种植:将枇杷种子尖头向下**土里,用铺面石把种子埋住,最后浇湿土壤让种子和土壤更好地结合。
4.
放在光照好的地方,两周左右即可发芽,一个月左右即可长成小苗。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