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花打顶有怎样处理的最佳办法?
本篇技术知识谈谈“黄瓜花打顶有怎样处理的最佳办法?”的内容进行精确分享,希望对农友们有点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黄瓜藤顶端不形成心叶,出现“花抱头”现象,即形成雌花和雄**杂的花簇,是“花打顶”的典型症状。“花打顶”不仅延迟黄瓜发育,同时影响产量和质量。
这种情况在早春、晚秋或冬季种植黄瓜时,苗期至结瓜初期经常出现,其产生原因有多种,要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1)营养障碍型“花打顶”当天气恶劣、气温低、夜间温度低于10℃时,影响白天光合作用同化物质的输送,而且叶色深绿,叶面凹凸不平,植株矮小。
预防措施:采取早闭棚、加强覆盖、提高夜温的措施,前半夜气温要求达15℃,保持4~5小时。后半夜保持10℃左右。
(2)沤根型“花打顶”气温低于10℃,连续阴雨天气,或棚温低于10℃,棚内湿度过高,造成沤根现象。
一般土壤相对湿度高于75%,土壤潮湿,根系生长受抑也会造成沤根型“花打顶”。
预防措施:及时中耕,遇到长时间阴雨或大暴雨天气,要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棚室地温要提高至10℃以上,发现地面出现灰白色水浸症状,要停止浇水。
(3)伤根型“花打顶”有些瓜苗或植株根系受到伤害,造成植株受抑,还会出现伤根型“花打顶”。
预防措施:在中耕时要注意莫伤根,要采用保秧护根措施,提高根系活力。
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实行带土移栽。
(4)烧根型“花打顶”如果定植时穴施有机肥过量,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肥料不腐熟,或不细碎导致根系水分外渗,加上定植后又不及时浇水,棚室土壤干旱,还会形成烧根型“花打顶”,根系和叶片变黄,叶片、叶脉皱缩,秧苗也不长。
预防措施:及时浇水,使土壤持水量达22%,相对湿度达65%,浇水后中耕,不久就可恢复正常生长。
造成沤根、伤根、烧根的,还可采用5毫克/升萘乙酸水溶液和复硝酚钠(爱多收)3000倍混合液,或其他具有明显促根壮根的药剂和肥料进行灌根,**新根加速发展。
摘除植株上可以见到的全部大小瓜纽和雌花,对植株实行最彻底的减负。喷用芸薹素内酯(云大120)、三十烷醇等可促进茎叶快速生长。
注:瓜类蔬菜标准化生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2023)。
(1)温室黄瓜多在9月底开始播种育苗,幼苗发育时期处玉短日照、低夜温、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之下,这样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利于黄瓜雌花芽的分化。
进入冬季后温度更低,雌花数量越来越多,后期营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应就会不足,植株逐渐衰弱,最后形成“花打顶”。
(2)管理措施不当加速了“花打顶”的形成。
不少菜农为了追求高产,在晚秋或初冬期间,采用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促其多分化雌花,他们片面认为:分化雌花多就会结瓜多、产量高。结果适得其反。
(3)传统的温室“干、冷”型管理技术,必然促成花打顶发生。直到目前,绝大多数菜农在温室黄瓜栽培的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干、冷”型管理技术,他们按照露地环境条件下的栽培理论进行管理。
室内温度控制在28℃上下,25℃就开始通风。室内温度在28℃以下时,低温提不起来,夜间室内温度必然低,雌花必然多,生长势会越来越弱,引起连锁反应,病害亦发生严重,为了控制病害发生,又更严格的控制室内温度,极少浇水,黄瓜缺水,生长会更加衰弱,形成恶性循环。
精选问答:
1、黄瓜花打顶如何快速恢复?
当黄瓜出现花打顶现象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促进黄瓜恢复正常生长。
1.摘除顶花顶瓜。及时摘除瓜秧顶部的小瓜条和聚生花,以促进瓜秧长出心叶,待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正常的生产管理。
2.摘:将植株上的大瓜条全部摘除,并适当疏稀小瓜条,根据黄瓜长势灵活掌握。一般较健壮的植株可保留1-2个小瓜,对于植株长势较弱的可不留小瓜,待植株恢复正常后,再正常留瓜。
3.迅速提高棚温。加强温度管理,提高棚内温度,白天应保持在23℃以上,夜间保持13℃以上,最低不得低于10℃。如温度难以保证,可用火炉或火盆等设备进行增温。
2、黄瓜摘叶打顶技术?
1.打顶时间
黄瓜摘心打顶的时间要根据黄瓜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情况来决定,待黄瓜枝藤生长到1米左右时,就可以看到枝藤上开出黄瓜花,这时就可以对黄瓜进行摘心打顶了。
2.打顶准备
在进行打顶之前,准备好一把清洗干净并做过消毒处理的剪刀,避免造成黄瓜的枝藤感染。
3.打顶方法
待黄瓜枝藤长出黄瓜花骨朵时,就要注意观察开花的枝藤,寻找一个适合切口的位置;确定好需要修剪的黄瓜枝藤后,如果是主茎开花,那么用剪刀剪掉即可,如果是侧枝开花,就需要进行摘心打顶了。黄瓜打顶之后,要使其在半阴的环境中生长,再给伤口处涂抹百菌清,待黄瓜切口处晾晒后,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养护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