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稻田如何养殖泥鳅田螺

2024-03-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61 次
稻田如何养殖泥鳅田螺

  本篇知识文章说说“稻田如何养殖泥鳅田螺”的内容进行概括性讲授,但愿对各位农友们有少许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1、选地育苗:将水田田垄加宽、加高,放上健康的泥鳅苗。2、野外巡逻注水:注意水色变化,水质变黑时及时注新水。

  3、挖沟养螺:在水田中挖一条十字形的沟,放入较大的螺苗。4、投喂管理:水温20-28度时,每天投饵一次。

  养殖泥鳅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良好的水田,然后加固拓宽田垄,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然后将外面没有损伤的泥鳅放入池中,每3天喂一次米糠和蚕蛹粉。

  待泥鳅适应环境后,每天喂一次混合饲料。

  在稻田养殖泥鳅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水质的变化。

  当水色太浓或变黑时,要及时向稻田注入新水,以免泥鳅缺氧死亡。另外,在大雨季节要定期巡查田间,防止泥鳅逃逸。

  水田养殖螺蛳,需在田间挖深30厘米的十字形田沟,用生石灰消毒,然后在水田内撒上腐熟的猪粪或牛粪,然后将水田中较大的螺类,亩放养密度在5000-尾左右。

  田螺主要以米糠、菜饼、麦麸、豆渣、浮萍、菜叶等为食,在养殖过程中,每天应在水温20-28度的情况下投喂一次,分早晚投喂,蜗牛怕冷。当气温降到15度以下时,它就会停止进食,进入休眠期。


精选问答:


  1、养泥鳅前程怎么样,我想回乡下养殖泥鳅鱼,还有塘角鱼,和田螺,请问养那样好呢?

  对它来说螺也是一种食物

  2、青螺养殖技术?

  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青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青螺摄食。投喂量视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田螺养殖一般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将田螺和鳅混养,不用再喂其它饲料,田螺和泥鳅都能正常生长。因为田螺能丰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蚬子、丝蚯蚓等,还产生幼螺,这些都是泥鳅的天然饲料,泥鳅所排泄的粪便又是田螺的好饲料,田螺除了吃泥鳅的粪便外,还捕食水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丝状藻、硅藻、**藻、蓝藻、金藻等水生植物。田螺和泥鳅混养,每亩鱼塘放养田螺100~150公斤,放养泥鳅~尾,养殖8~10个月,可收获田螺3500~4000公斤,泥鳅2000~2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