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常见病和治疗方法
此篇内容会给朋友们说明一下“草鱼常见病和治疗方法”的内容进行全面讲授,希望对农友们稍微有点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草鱼的常见病主要有红皮病、细菌性肠炎、寄生性烂鳃和细菌性并发症等,表现为皮红、烂鳃、鱼拒食等,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治疗。及时用药,及时清理水体,根除多余水草,消灭病鱼**。
草鱼的常见病有哪些以及如何治疗。
草鱼的常见**大多体现在鱼体的外表上,仔细检查才能发现踪迹。草鱼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皮病、寄生虫引起的红皮病、烂鳃病、烂鳃病、不食引起的肠炎以及上述病害的细菌并发症。
治疗红皮病、烂鳃病主要是先将鱼塘内的水体换成干净的水体,再用海达3505和奇诺康混调。细菌性并发症需要上这个方子除了康力沙,如果鱼漂了,需要用海联科3201排毒。
草鱼烂鳃严重时,养殖户需要观察水体,看水体中是否有大量悬浮的有机物。死的要等水净化后投饵,然后杀灭病菌和虫子。
草鱼感染各种**,一般都是水质浑浊,腐烂过度所致。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池塘进行巡查,将池塘内腐烂的水草和食物残渣捞出。
如果鱼虾死了也要及时捞出销毁,不能在鱼塘里继续腐烂。
好文探索:实践探讨:草鱼的三大常见病害防控全解析
对草鱼**的治疗要坚持“防重于治”、“加强内服”、“准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基本原则。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分为“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与“肠炎型”,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因病毒是寄生于细胞内,一般的药物是难以治愈的。
加强预防,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是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最好办法。通常的预防方法是使用免疫疫苗进行注射,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加强水质管理与定期内服药物进行预防。
①水质管理的重点时期是“桑尖瘟期”与“白露关”,这两个时期均要注意稳定水质以防止水质突变。“桑尖瘟期”的水质因水位浅、水温变化快、施入池塘的肥料随水温的提高而逐渐释放,因而水质呈现不稳定性。而“白露关”的水质因经过数月的投饵养鱼,水体中尤其是底质积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动植物**等有机质,水温更是忽高忽低,从而使水质变化过快。
因水温及有机质富积而引起水质的变化常引起鱼类应激及抵抗力下降,从而使草鱼易患病毒性出血病。
预防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对于水质管理的重点在养殖前期因是以调水为主,视水质变化情况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粪链球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而在养殖后期则要加强底质改良,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高铁酸钾”等化学底改制剂配合“光合细菌”、“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
②定期内服药物进行预防。池塘草鱼因集约化养殖的需要而投喂全价配合饲料,虽然配合饲料满足了草鱼的生长需要,且能使其快速生长,但也改变了草鱼的原有食性,从而使其抗病力下降。大量摄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也增加了草鱼的肝脏负担,从而导致各类**的发生,遇上气温及水质的突变会导致草鱼的应激反应加剧,从而诱发病毒性**的发生。
因而在草鱼养殖过程中须定期内服“多糖类免疫增强剂”、“酵母菌”、“乳酸菌”、“复合水产多维”、“中草药”等保健药物提高其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
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呈现“红肌肉”型。
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呈现“肠炎”型。
对于发生**的草鱼养殖池塘,可以选用“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对水体消毒1~2次,同时加强内服“氟苯尼考”+“复合水产多维”一个疗程。
病情稳定后使用“EM菌”或“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良水质或底质。需要注意的是此病在治疗过程中,禁止使用“强氯精”、“漂白粉”、“硫酸铜”及“敌百虫”等强**性药物。若养殖草鱼发生病毒性出血病并发其他**时,则须首先以治疗病毒性出血病为主,然后再进行其它**的治疗。
草鱼细菌性**常表现为各类寄生虫如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中华鳋、杯体虫等与草鱼烂鳃病、赤皮病、烂尾病及肠炎病、“肝胆综合症”等同时发生而引起养殖鱼类大量死亡。有时也有细菌性**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同时发生,对草鱼细菌性**的防治首先必须确诊,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治疗。
烂鳃病的发生与寄生虫相辅相成,而赤皮病、烂尾病与机械损伤密切相关,肠炎病的发生与饲料投喂过量紧密相连。当前,草鱼细菌性**的发生大多数是以烂鳃症状为主混合其它细菌性**并发的综合症,也就是说烂鳃是综合症的典型症状之一。
通常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往往把这种烂鳃只作为由细菌单一引起的**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寄生虫的存在,因而使用外用杀菌剂后适得其反,不仅病害得不到及时扼制,同时还有可能使病鱼死亡量短时增加。
对草鱼细菌性**的防治既要积极杀虫,同时在养殖或鱼种转运过程中还要十分小心,以减少对鱼体的损伤。
事实上很多烂鳃是由于寄生虫破坏鱼体鳃组织后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主要表现为鳃部粘液增多,组织有点状或块状充血,病鱼食欲减退或不吃食,开动增氧机时鱼不向增氧机靠拢,且天气突变时死亡量陡然增加。所以对由寄生虫引起的烂鳃治疗时必须先杀虫再杀菌,同时根据并发症的**种类选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内服。
患细菌性**的草鱼鳃部腐烂成泥,尾鳍发红。
患细菌性烂鳃的草鱼鳃部呈现“开天窗”状。
草鱼鳃上的常见的寄生虫有中华鳋、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等。中华鳋肉眼能看见,可用“阿维菌素”、“氯氰菊酯”、“伊维菌素”等配合“硫酸铜”、“硫酸亚铁”进行杀灭。对于指环虫的寄生可选用“甲苯咪唑溶液”配合“硫酸亚铁”进行杀灭。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等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一般普通的杀虫剂很难杀灭,需选择专用驱杀药物。
“肝胆综合症”是指鱼类的肝、胆发生病变症状的统称。一般情况下常与其它**并发,该病常见于草鱼、鲫鱼、鳊鱼、黄颡鱼等吃食性鱼类,尤以草鱼多见。
发病鱼常在食台周围呈现上窜现象,且鳍条末端发白,特别是尾鳍末端尤为明显。解剖病鱼可见肝胆发生明显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明显肿大,表面被脂肪组织块覆盖,颜色为白色、花斑或有出血点,甚至为绿色,肝脏易碎或产生**样病变,胆囊明显肿大或萎缩。
精选问答:
1、给草鱼喂了米糠出现死鱼谁知道?
是不是草鱼肠炎病饲草鱼类易发肠炎病?
如果**处有红肿挤压有红****流出就判断为肠炎如果没有缺氧?
水有问题?投毒?
草鱼生长快抗病能力差草鱼四大**赤皮肠炎败血烂鳃如果不及时防治治疗死亡率很高
2、草鱼身上白斑有什么办法治?
1.
停止喂食 发现鱼儿身上长白斑,需要第一时间停止喂食。因为在生病后,鱼儿的食欲会大大降低,甚至会不吃东西。这个时候喂食也没什么意义,而且食物进入水中,分解后还会产生氨氮,这会污染水质,对鱼儿的康复起到副作用。一般要在鱼儿康复后,才能给它喂食,不用担心会饿死,这类动物的耐饿性都很强。
2.
换水升温 针对起白斑,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换水升温。因为鱼儿的健康和水质息息相关,通过换水可以尽快改善水质,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对其恢复起到帮助。升温则是消灭白点病病原的常用方法,因为致病的小瓜虫不能忍受25℃以上的温度,所以只要将水温提升到这个水平,病情就会慢慢康复了。
3.
药物浸洗 如果白点病的情况已经相当恶劣,依靠普通的换水升温也难以拯救,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药物浸洗了。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就是白点净,准备一个单独的鱼缸,将药物倒入其中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