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小麦黄叶病,啥药好?
这一篇农资内容会给农资人聊聊“专治小麦黄叶病,啥药好?”的内容进行分析,但愿对广大农友有些许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1、防治小麦黄叶病需要适期播种,选用耐病或者抗病的品种,并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防治小麦苗期出现的蚜虫。
2、可选择在11月上旬,用3000倍液10%吡虫啉,或者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脂加600倍液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混合进行喷雾,可有效地控制黄叶病的发生。
3、在初春小麦起身拔节期,发现有黄叶病的地块,可用1000倍液50%菌成粉剂、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脂、600倍液天达2116混合进行喷雾,防治效果比较好,同时能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红蜘蛛,如果叶面喷施天达2116与天达裕丰能明显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如果底墒不足,就需要抢墒进行播种,墒情不好的地块,会使小麦根系从土壤内吸收的水分难以补偿消耗,因此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严重时直接死亡,使整个麦田的小麦分蘖出生慢、新叶短小、根小而细,这时需要结合浇水每亩施7-8kg**素。
如果麦田使用化肥过量,土壤就会变为酸性,会导致小麦根系发黑,使植株吸收水肥的能力下降,进而造成麦苗发黄,这时每亩可施用50-70kg生石灰,或者50-100kg草木灰,以调节土壤酸性。
3、秸秆粉碎不彻底或秸秆还田耕层不足。
(1)秸秆还田可以起到培肥地力与改良土壤的作用,还田时如果耕层不足20cm,并且还田的秸秆粉碎的不彻底,会使小麦出苗后根系扎在疏松的秸秆上,根系悬着就难以从土壤内吸收养分,导致麦苗出现发黄。
(2)这时需要进行浇水,并踏实土壤,增施氮肥,有利于加速秸秆腐烂,同时可使幼苗根系扎紧,因此在整地时需要彻底粉碎秸秆,并进行深耕深翻,可每隔3年深耕1次,深度需要达25cm。
(1)小麦缺钙、铁、镁、氮、磷、钾等元素,都会导致小麦在幼苗期出现黄叶,比较常见的是缺磷、缺氮,小麦缺磷发黄时,表现为次生根比较少、分蘖少、叶色暗绿、叶尖黄,同时还会导致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可每亩沟施二铵10kg或过磷酸钙45-50kg。
(2)小麦缺氮发黄时,表现为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幼苗叶片进而发黄,可在返青期每亩追施5kg**素左右,起身或拔节期每亩再追施**素12-15kg,对于缺素症诊断准确后,都可根据缺啥补啥的原则,采取土施或叶面喷施的方法补充营养。
1、芭蕉黄叶的解决方法:适当遮阴。
2、芭蕉喜欢阳光,同时芭蕉也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但是长时间将芭蕉放在阴暗的环境中会影响芭蕉的生长养护。
夏季阳光强烈的时候需要为芭蕉遮阴,否则芭蕉的叶子会被晒伤,出现黄叶的情况。
芭蕉(学名:MusabasjooSiebold)是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高可达4米。叶片长圆形,先端钝,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花序顶生,**。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顶端具小尖头。
浆果三棱状,长圆形,具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
原产**琉球群岛,中国台湾可能有野生,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芭蕉的叶纤维为芭蕉布的原料,亦为造纸原料,假茎煎服功能解热,假茎、叶利**,花干燥后煎服治脑溢血,根与生姜、甘草一起煎服,可治淋症及消渴症,根治感冒、胃痛及腹痛。
多年生丛生草本,具根茎,多次结实。植株高25-4米。
叶片长圆形,长2-3米,宽25-30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长达30厘米。花序顶生,**。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16朵,排成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厘米,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顶端具小尖头。
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厘米,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毫米。
芭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温度15-35℃,适温为24-32℃,绝对最高温不宜超过40℃,绝对最低温不宜低于4℃。
土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而以砂壤土,pH值55-65最为适宜。
黄瓜黄叶病的治疗方法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1、浇水或施肥过多,导致根系受损,从而造成黄瓜黄叶病。
2、根部营养素缺乏,不足以满足黄瓜植株和果实的生长需求,导致黄瓜黄叶病。
3、霜霉病、角斑病、褐斑病、病毒病等病害造成的黄瓜黄叶病。
4、喷洒药物防治病虫害的时候,使用浓度或者是用药量过大,导致产生药害,从而引起叶片发黄。
5、冬季连阴天多,拉棚时间短,弱光和气害造成的黄瓜黄叶。
黄叶病的病原体是水稻黄叶病毒,病毒粒体呈子弹状或杆菌状,大小120到14乘以96(纳米),多**于细胞核的内外膜间,也有散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