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葡萄叶子有黑点是什么造成的

2024-01-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75 次
葡萄叶子有黑点是什么造成的

  本篇农资文章会给大家分享一下“葡萄叶子有黑点是什么造成的”的内容进行仔细剖析,希望对农资人们稍微有点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葡萄叶子上有黑点,可能是褐斑病、褐斑病、黑豆病或炭疽病引起的。大褐斑为大量相连的黑色斑点,小褐斑为斑点较小但密度较大,黑豆斑为带**晕圈的黑色斑点,炭疽病为带环纹的黑色斑点。

  如果葡萄叶子上有黑点,可能是因为大褐斑病。本病系藤蔓假单胞菌感染繁殖所致。

  病斑的黑点很大,有时连在一起,病部变脆、皱缩,然后开始逐渐腐烂脱落。

  小褐斑也可引起黑斑,但这种病害是由病原体蛱蝶属引起的,一般病斑的体积和面积比大褐斑小,但密度越来越大。

  有时它可以通过叶子到达背面,导致叶子过早老化,导致它们大面积脱落。

  黑豆病是一种非常形象的病害名称。

  感染该病害的葡萄苗叶片上,会不断出现类似豆角的黑褐色斑点,但周围有明显的**晕圈。病斑会破损,仅留**光晕,豆状黑点则难见。

  炭疽病也是葡萄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但一般不出现在叶片上,出现在果实上,但在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在比较大的叶片上,病斑主要集中在边缘上叶子和它的脉络,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可以看到环纹。


好文探索:葡萄叶子和葡萄上面有黑点怎么办?


  葡萄黑痘病又名鸟眼病或疮痂病,可危害葡萄的叶片、果粒、新梢、卷须、叶柄、穂轴等绿色部分,是一种只危害葡萄不危害其他植物的葡萄专一病害。葡萄上面有黑点,是什么原因呢又该怎么治呢。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照,黑痘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的溃疡斑内越冬,翌年5月份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借风雨传播到植株的幼嫩部位,此时如有12小时的游离水,孢子即可萌发进行侵染。该病发病的最适宜温度为24~26°c以及较高的空气湿度。

  该病菌主要寄生植株的幼嫩部位,组织木质化程度越高,抗病性能越强。

  葡萄黑痘病症状幼叶感病,叶面上产生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周围有黄褐色晕圈,并逐渐呈不规则形,病斑中部变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暗褐色,后期病斑中心组织枯死并脱落,形成空洞。

  病斑大小较为一致,其直径在2~4毫米。新梢、叶柄、卷须感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后变灰黑色,病斑边缘深褐色或紫褐色,病斑中部凹陷开裂。

  发病严重时常数个病斑连成一片呈溃疡状,使病梢、卷须因病斑环切而枯死。幼果感病,初生圆形褐色小斑点,后病斑中央变成灰白色,边缘紫褐色,稍凹陷,似“鸟眼”状,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小,呈畸形,无食用价值。

  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性能差,田问小气候空气湿度高的果园发病重。管理粗放,树势衰弱者发病重。肥力不足或使用氮肥多,植株徒长者发病重,尤其清理果园不彻底者发病更重。

  防治方法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①彻底清除落叶,细致修剪,剪净巻须、病枝、病果穂,结合施基肥深理埋,减少病原。

  ②使用无滴消雾膜作设施采光面的覆盖材料,并全面覆盖地膜,降低空气湿度,防止雾气发生,抑制病菌侵染。

  ③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室温白天应快速提温至30℃以上,并尽力维持在32℃,以高温、低湿抑制病菌侵染。

  下午16时左右开启风口通风排湿,降低室内湿度,使夜温维持在10~15℃,空气湿度不高于80%,用低湿度抑制病害发生。

  ④药剂防治:使用福圆美葡萄套袋放心组合,卉太朗(40%咯菌腈)、葡盖美(糖醇钙)、阿米达(250克/升嘧菌酯)、赛高(40%苯醚甲环唑)、蛾能(5%甲维盐)。


精选问答:


  1、葡萄皮上有黑斑能不能吃?

  葡萄上皮上有一个个黑点可能是葡萄有黑痘病。葡萄黑痘病会危害葡萄的叶片、果粒、新梢、卷须、叶柄、穗轴等绿色部分。你可以将皮剥开,如果里面正常还是可以食用的。

  2、秋天葡萄叶子容易生什么虫?

  葡萄上的叶蝉

  为害葡萄的叶蝉约有十多种,但在这其中以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阿小叶蝉最为普遍。

  ①葡萄二黄斑叶蝉

  成虫体长3mm左右,头顶有2个黑色的圆斑,两前翅的基部和中部具近圆形的淡**斑,越冬的叶蝉体色稍深。

  若虫共5龄,初孵时半透明,后期体色深红,但足保持黄白色,末龄若虫要羽化时不食不动。

  ②葡萄阿小叶蝉

  成虫体型比葡萄二黄斑叶蝉稍大,头上也有2个黑斑,体色淡黄前翅爪片中部及翅脉上具橙**或暗褐色纹。

  初孵若虫乳白色,末龄时呈黄白色,复眼红色,行动较迟缓。

  叶蝉对葡萄的危害

  叶蝉以成虫、若虫**在葡萄叶背面,吸食汁液,为害叶片。

  叶片受害后,正面呈现密集的白褐色小斑点,叶背面褐色干枯,并有大量侵害若虫存在。

  严重时,葡萄叶片大面积焦枯,呈褐色状,叶片失绿,功能丧失,并诱发叶片早落,对树势及养分累积影响极大。

  叶蝉的危害特点

  叶蝉主要以成虫在葡萄园的枯枝落叶、老蔓皮层、杂草丛、地缝等犄角旮旯里越冬,随开春气温的逐渐升高,开始慢慢活动。

  一年发生3~4代,第1代相对整齐, 以后各代重叠发生,危害越来越严重,且危害期较长,葡萄落叶、气温下降后才会消停。

  若虫有很强的群集性,在叶背疯狂吸食;成虫喜荫蔽,性极活泼,受惊后飞速逃窜。

  地势潮湿、树冠郁闭、枝蔓过密、通风不良、杂草丛生的葡萄园叶蝉往往发生较重。

  关于葡萄叶蝉的防控

  农业防治:加强葡萄生长期的栽培管理,勤中耕锄草、合理修剪,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破坏其生存环境,以减轻叶蝉为害;秋后及时清园及时清除葡萄园内和周围路边、水渠边的枯叶、杂草, 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虫源。

  物理防治:黄板诱杀或诱虫灯诱杀,黄板是通过颜色来诱捕,诱虫灯一般通过灯光来捕杀,这两种方式比较环保绿色。

  化学防治:紧抓头尾,即5~6月时第1代若虫期及9~10月末代成虫的防治,药剂可选择噻虫嗪、吡蚜酮或菊酯类农药等。也可以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嗪复配来防治,这样更加稳妥,当前叶片已起白斑的,建议配上海精灵叶面肥来提升树体营养,消减负面影响,预防叶片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