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软腐病经常出现,菜花软腐病症状是什么?
这篇农资总结会给网友们阐述一下“菜花软腐病经常出现,菜花软腐病症状是什么?”的内容进行介绍,希望对各位网友们有几分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预防软腐病要认清重点对症下药这种病的典型症状是植物的外部首先在白天枯萎,早晚恢复,外部叶片没有恢复,患病部分腐烂发臭。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生。
选择抗病品种,浸种,用新型高脂膜作为种衣剂拌种,可有效杀灭有害细菌,隔离病毒感染,增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深沟种植、沟灌或喷灌、漫灌严禁使用。
苗期喷施壮肝灵,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促进叶片增厚,使叶片鲜嫩。
效果好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病情严重时可成对使用此外中生霉素、乙蒜素或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或乙酸辛胺或氯溴异氰**酸、春雷王铜、噻虫胺铜、硫胺素铜、喹啉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氯氧化铜、甲霜灵铜、铜络合物或铜松香酸也可用于防治,效果也很好。
病害发生后,可每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以控制病害,恢复患病植物的正常生长。
细菌性软腐病是一种难以控制的细菌性**在大白菜种植的很多地方都有发生且发病严重会造成大白菜的巨大损失和严重腐烂。
起初渍水点产生于卷心菜的基部或缩短的茎干上,渍水点从外向内扩散,有时从内向外扩散。大白菜软腐病前期可见外叶萎蔫,但可早、晚恢复正常。
软腐病通常发生在植物多汁或肉质的组织中,然后引起涝腐,并伴有臭味。白菜发生软腐病时,白菜叶片外层会出现黄褐腐病,腐烂的叶片会粘在地上,因此花椰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菌核病。
播种前用真菌类杀菌剂处理种子如中草药15%苦参蛇纹石水溶液13%苦参碱水溶液43%戊唑醇浸种。植物中的前两种杀菌剂使用起来更安全。
菌核病菌在土壤、种子、病残体和堆肥中越冬或越夏。当条件适宜时,顶孢囊会萌发,成熟后盘中的孢子会弹出,随风扩散,侵染植物。
前一茬清理土地时,应将残株病叶清理干净,整地时,对深翻烤田进行有条件消毒。合理的浇水和施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控制生长环境,避免低温高湿。
这蝴蝶兰得了软腐病,喷了链霉素也没有见效,是不是很难防治它会死了不。
胡萝卜烂根的罪魁祸首就是一种细菌性软腐病,又称作软腐病。软腐病在生长期和贮存期都会发生,是一种常见的胡萝卜**,但在南方潮湿的地方发病率更高。
不论是慢性发病或是急性发病,其植株地上部分都会萎蔫青枯。地下部分严重时,肉质根会变灰褐色并且腐烂软化,还会溢出粘稠汁液,并散发出臭味。
而出现这种病症的根本原因就是一种软腐致病型致病菌。病菌主要由胡萝卜的伤口侵入,而最主要的是病菌的生长环境喜高温,潮湿。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导致植株发病。
在进行种植时,我们可以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种植,这样当暴雨或涨水时水分不容易**。
同时。不宜过密种植植株,及时中耕松土、铲除杂草。
由于软腐病的发病原因也包括害虫传入,所以应加强对害虫的防治。除此以外,胡萝卜在贮存时也容易由于伤口的存在而患病腐烂,所以在收获时需要清挖清放,防止碰伤挖伤。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是由什么细菌引起的。
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是危害蝴蝶兰的头号**,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病部可向其他叶片和根区蔓延,引起全株腐烂死亡。
发病初期,可选用100-150×的链霉素或链霉素加土霉素(10:1)的混合液进行喷洒,连喷2-3次,效果较好。
发病后,每月喷洒1次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能控制病害蔓延。喷洒杀虫剂防治鸢尾钻心虫的危害,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在生长季节,注意防治造成鸢尾伤口的鸢尾钻蛀虫。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防治。
对细菌性软腐病,也可以从发病初开端,每隔7~10d轮喷菜菌清6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对真菌性软腐病可用80%甲苯托布津或8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延续喷2~3次,喷雾要平均,做到叶面滴水并淋湿基部。喷药时以15~16时完毕为好,以便在夜幕降临前晾干叶面水液,降低棚内和叶面湿度。
增强水肥管理。蝴蝶兰是喜温、不耐高(低)温的动物,空气湿度高、有和风的环境最有利生长。
因而,低温时节,以水调温,以水增湿很重要。普通晴天每周浇水2次,要求浇透。
每天还要求**1次,喷湿叶面即可,次要是添加空气湿度,不要浇得太多,否则会影响根部透气,降低抗病性。浇水宜选上午较好,下午、黄昏不宜浇水,否则会使叶面留水**,有利于软腐病发作,关于基质临时过湿苗,可去除养分钵晾苗。
通气管理。应用通风设备,在闷热天气坚持和风吹拂,十分重要。
通气可调理湿度,在**后,可避免叶面临时积水,增加病菌侵染时机。通气良好,还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假如与**措施综合使用,降温效果更分明,有利于蝴蝶兰生长。通气还可降低棚内二氧化碳等无害气体的浓度,加强蝴蝶兰的抗病性。
降低棚室温、湿度,增强巡园。蝴蝶兰生长最适温度在25~30℃,最适湿度在60%~70%,但是冬季棚内温湿度都会大大超越此界线,加盖双层遮阳网,不但可降低棚内温湿度,还可避免强光灼伤叶片。
常常坚持棚内清洁卫生,做到棚内无杂草和残株病叶。从发病初开端,每天坚持巡园2~3次,及时发现病株,摘除病叶,对病斑小的病叶,可在离病斑4~5cm的健部剪除。
全叶腐朽应连同叶鞘彻底剔除。病叶应及时带出棚外深埋,对病残株及时隔离,避免复发感染。
所用剪、刀具也要停止消毒,避免人为传达。
病部剪除后,在剪口处用高浓度药剂涂抹处置,即用杀菌剂100倍液500mL+200万单位链霉素+少许肥皂粉混合涂抹,这样可及时阻断病害进一步扩展。
做好棚室与种苗消毒任务。春季棚室过苗前,特别是反复应用的温棚,一定要彻底停止消毒,以根除越冬病菌,增加病菌基数,药剂可用40%福美砷100倍液,或五氯酚钠200倍液室内喷雾,也可撒生石灰500g/m2,停止空中消毒,施药后闷棚3~4d。
新区防止到疫区引进种苗,并留意新引进种苗的检验检疫任务,进棚后立刻用10%多秀水水剂800倍液喷雾灭菌,延续喷2~3次。感病品系应和其他品系分开培育,以防止同室同床培育,增加穿插感染。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是由:病原菌随带菌的病残体、土壤、未腐熟的农家肥以及越季病株等越冬,成为重要的初侵染菌源。在生长季节病原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土壤、昆虫等多种途径传播,由伤口或自然裂口侵人,不断发生再侵染。
残留土壤中的病原菌还可从幼芽和根毛侵入,通过维管束向地上部转移,或者残留在维管束中,引起生长后期和贮藏期腐烂。病原菌的寄主种类很多,可在不同寄主之间辗转危害。
软腐病的病原菌多从植株的自然裂口和伤口侵入。伤口包括虫伤口、机械伤口、病伤口等。
自然裂口多在降雨之后出现。不同品种的愈伤能力强弱不同,直立型、青帮型的品种愈伤能力较强,而愈伤能力强的品种软腐病发生较轻。
另外,白菜苗期愈伤能力强,木栓化作用发生快,而莲座期以后愈伤能力减弱,因而软腐病多在包心以后严重发生。昆虫取食造成大量伤口,成为软腐病病原菌侵入的重要通道,同时多种昆虫的虫体内外可以携带病原菌,能有效传病。
因而害虫发生多的田块,软腐病也重。高温多雨有利于软腐病发生。
若大白菜包心后久早遇雨,软腐病往往发病重。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繁殖与传播蔓延,雨水多还能造成叶片基部浸水,使之处于缺氧状态,伤口不易愈合。
地势低洼,田间易积水,土壤含水量高的田块发病重。高垄栽培不易积水,土壤中氧气充足,有利于根系和叶柄基部愈伤组织形成,可减少病菌侵染。
大白菜烂根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如下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白菜根缢缩病,大白菜的根肿病等。
软腐病又叫烂疙瘩。多半在包心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外叶在太阳光照射下,多呈萎垂状,但早晚仍然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病叶不再恢复,露出叶球。
病斑呈水浸状,病部组织变褐、腐烂和粘滑,有臭味。
防治方法:避免在农事操作时,对白菜造成机械损伤,及时防治跳甲等虫害。在白菜发病初期,选用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等进行喷施,重点是白菜基部,也可以用上述药剂灌根。
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水浸状,缢缩,倒伏,呈猝倒状。成株发病,先是外叶在白天萎蔫,夜间恢复,随之外叶开始枯死。
病株结球不良,甚至不能结球。扒开植株根部,可见根部变褐腐烂,根部中间缢缩,下部消失,只剩上半部。
病菌随雨水、灌溉水水流传播,农具也能传播,扩展很快。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恶霉·甲霜水剂灌根,或喷淋植株茎基部及周围土壤。
大白菜的根肿病在全国各省普遍分布,其中南方发病严重,苗期发病严重时大量枯死。成株期受害的症状是:基部叶片逐渐变黄、萎蔫、失水干枯,主、侧、须根形成大小不等的**,开始光滑,后变粗糙、皲裂,植株矮小,生长缓慢,严重时枯萎死亡。
病情严重的地块与非十字花科植物轮作6年,高垄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调节酸碱度,增施磷肥、钾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发现病株及时移出,深埋或烧毁。播种时用20%五氯硝基苯粉剂1—2Kg(亩)处理定植穴内土壤。
发病初期,可选用40%氟啶胺140到160倍液灌穴。
软腐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有些花卉的种球或块根。
该病最明显的特征是组织腐烂和具有臭味。发病初期在茎或种球、块根产生不定形水渍状斑纹,迅速扩大向上下蔓延,使白色组织变成灰白色甚至黄褐色湿腐状。
叶片也可直接感病,初为水渍状,暗绿色,逐渐扩大,病组织腐烂呈半透明状,病斑周围有**晕圈。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斑扩展快,全叶腐烂解体呈湿腐。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有利于软腐病发生,其中高湿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病叶和健康叶间接触摩擦或通过操作工具等进行传播。
主要从伤口入侵,也可从根毛区侵入。多施氮肥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有些花卉如君子兰,**时,叶基部积水容易引起软腐病。该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上中旬是发病高峰期,9月中下旬基本停止。
防治软腐病,首先要清除病菌来源。栽前对土壤进行消毒,用05%~1%**约10克/平方米、氯化苦60~120克/平方米或70%五氯硝基苯8~10克/平方米进行消毒。定植和移栽时不要碰伤植株,以免伤口侵染。多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浇水坚持见干见湿的原则,忌盆土过于潮湿和在根茎部位积水。如果发现软腐病的病株,及时剪除或拔除病株并销毁,并喷药进行药剂防治。
每隔1个月左右喷施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150~200倍波尔多液控制病情蔓延。
软腐病一般是有细菌引起,细菌**害,用四霉素、申嗪霉素,噻唑锌,中生菌素、乙蒜素、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菌胺乙酸盐、氯溴异氰脲酸、春雷王铜、噻菌铜、或喹啉铜、氢氧化铜、松脂酸铜,叶枯唑、铜高尚、可杀得叁仟等喷雾,喷施均匀不要漏喷。
控制湿度,不要大水漫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