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吡虫啉使用方法用量

2024-08-2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800 次
吡虫啉使用方法用量

吡虫啉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1、吡虫啉的使用方法 种衣剂拌种:在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马铃薯、大蒜等作物播种前,可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200~400比例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通过内吸传导作用,将药剂传输到地上部分,还可兼治蚜虫、蓟马、飞虱等地上害虫,持效期可达60~80天。

2、⑥,吡虫啉加毒死蜱复配。这样复配药剂,主要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对棉花蚜虫,柑橘树的白粉虱和稻飞虱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止作用,但是不能与碱性农药化肥混合使用。⑦,吡虫啉加噻嗪酮复配。

3、吡虫啉和多菌灵能一起使用。由于作物的病害一般不是单一的,经常会同时受到病害和虫害侵袭,吡虫啉属于杀虫剂,多菌灵属于杀菌剂,一起使用时防治效果会更全面。呲虫啉属于广谱性杀虫剂,对于蚧壳虫、蚜虫、红蜘蛛、飞虱、白粉虱等害虫具有非常强的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渗透力很强、药效期较长。

4、吡虫啉的作用机制 吡虫啉是一种新型的硝基亚甲基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它能够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干扰昆虫的传导机制,导致昆虫死亡。吡虫啉对植物的伤害较小,使用时对植物的生长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5、防治稻水象甲。据报道,每亩秧苗用10%可湿性粉剂60克,对适量水浸秧根后,对稻水象甲成虫卵巢发育和产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插秧10天后稻株上全是濒死虫(不会翻身、不会游泳),紧抱稻叶,僵在苗上,达到了控制一代幼虫的目的。

吡虫啉的用法用量

1、土壤处理:在小麦、马铃薯、甘薯、玉米等作物播种时,可用4%吡虫啉颗粒剂1000~2000克/亩,拌有机肥15~20公斤,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随后播种,可有效预防蚜虫、蓟马、飞虱、蛴螬等地下、地上害虫的危害,持效期可达90天以上。

2、吡虫啉使用方法是兑水1000~1500倍,1克的吡虫啉混合1000毫升的清水。喷药的频率一般就每隔7~10天一次。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或碱性物质混用;使用的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养蜂、养蚕场所,以及相关水源。施药时注意防护,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药粉、药液,用药后要及时用清水洗洁暴露部位。

3、①,吡虫啉+辛硫磷。这两种农药复配混合使用,具有内吸性杀虫剂作用,可以用于防治剌吸式口器的所有害虫,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能够有效地干扰害虫的神经系统,导致害虫死亡。在配制药液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双方的单剂的剂量混合即可。②,吡虫啉+杀虫单。

4、吡虫啉的复配制剂有448个(包含三元复配),和吡虫啉进行复配的杀虫剂类型较多,包括杀虫单、毒死稗、戊唑醇、阿维菌素、噻嗪酮和辛硫磷等,其中和杀虫单进行复配的制剂占混剂的24%左右。a.吡虫啉+杀虫单 和杀虫单进行复配的制剂含量从1%到80%都有,主要制剂类型为可湿性粉剂。

5、【用法与用量】 仅供皮肤外用。推荐使用的最小剂量:每1kg体重,吡虫啉10mg和二氯苯醚菊酯50mg。用药时犬应保持容易使用本品的姿势。分开犬毛至皮肤,将滴管前端抵住皮肤,挤出适量药液,最后用毛覆盖用药部位。 预防或治疗期间,每月使用1次,可维持至少1个月有效。

6、 剂量和施用方式:根据所选花卉和害虫的类型,按照产品说明准确计量吡虫啉。一般来说,吡虫啉是以浓缩液的形式供应的,使用时需要按照比例兑水稀释。稀释后的吡虫啉通常通过喷雾器均匀喷洒在花卉的叶面上。 安全操作:在使用吡虫啉时要注意安全操作。

吡虫啉粉剂每亩用量是多少

1、【 】吡虫啉每亩使用量为5~10克,但具体用量应根据作物类型、虫害严重程度、使用时间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使用,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一般情况下,吡虫啉的建议使用浓度为5%至25%,使用数量一般情况下按每亩地30-50克普及,根据作物、病虫害的不同,可适当增减剂量。 吡虫啉在一亩地上的合理使用量 在进行吡虫啉一亩地的使用时,具体需求因缘分地区环境、土壤肥力、气候等因素而异。

3、持效期长:吡虫啉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稳定性较好,用于拌种和土壤处理,持效期可达90天,最常可达120天,是新型杀虫剂中持效期最常的杀虫剂,大大减少了喷药次数和劳动强度。

4、用40%乐斯本防治地下害虫,每150毫升拌细砂土15~20千克,还可以用75%辛硫磷或20%除虫菊酯等乳剂,别离以2000的份额拌成毒土,每亩20~25千克,撒施于作物邻近。 毒饵诱杀 用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拌炒香的玉米面,加青菜叶,于黄昏撒于作物周围地上。

5、可用10%吡虫啉4000倍液喷雾按比例稀释,喷在虫害部位,特别是叶背面,连续2次,害虫可以杀光。 我们可以选择更加长效的药剂来防治这种刺吸式害虫,对于这类害虫的长效防治,我们推荐2%吡虫啉颗粒剂。吡虫啉颗粒剂使用更方便更安全,只要埋施于花卉的土壤中,即可解决这些刺器式口器害虫。

6、吡虫啉具有速效性,药后一天即有较高的防效,并且温度越高,杀虫效果越好,适合夏季使用,且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但是吡虫啉作为第一个烟碱类杀虫剂,沿用至今要考虑抗药性问题,用药上要注意轮换使用。

70%吡虫啉的作用与使用方法是什么

1、 吡虫啉能够杀灭蚜虫。蚜虫是农作物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植物汁液为食,大量繁殖会导致农作物的凋萎和死亡。吡虫啉能够通过破坏蚜虫的神经系统,使其无法正常进食和繁殖,从而有效地控制蚜虫的数量,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吡虫啉对白粉虱也有良好的杀虫效果。

2、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而且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螟虫、潜叶蛾等也有效。 效果稳定,不受温度影响 吡虫啉在冬天低温时和夏天高温时效果没有区别,比起啶虫脒这种只在中高温度才有良好的效果的药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3、吡虫啉的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潜叶蛾等也有效。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吡虫啉的使用方法:如果你使用的是10%吡虫啉,需要制作成4000~6000倍稀释液,喷雾或灌根使用。

4、吡虫啉使用方法 喷雾 兑水喷雾在各作物上,可防治蚜虫、蓟马、木虱等害虫。灌根 兑水灌根,然后覆土,也可有效防止地下蚜虫、飞虱、潜叶蛾等害虫。撒施 撒施后少量浇水,可防治潜叶蛾、蚜虫、红火蚁。

5、吡虫啉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 使用方法多样。除了拥有喷雾,还可用于拌种、土壤处理等多种使用方法,防治害虫的效果比喷雾还好。

6、70%吡虫啉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作用 该药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属于一种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并具有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通常害虫接触到该药剂后,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能力会受到阻碍,从而麻痹死亡。

吡虫啉使用方法

2、吡虫啉的使用方法: 用于十字花科蔬菜防治蚜虫,每亩用25%吡虫啉乳油40~60克喷雾。 用于防治烟草蚜虫,每亩用5%吡虫啉乳油30~50克喷雾。在作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连续喷2~3次,间隔7~10天。

3、可以。呲虫啉属于常见的杀虫剂,可以用来给花卉灌根杀虫。根据说明书的配比方法,将呲虫啉按照比例兑水,之后浇灌到花卉的根部,能起到杀虫的作用。除了可以灌根杀虫之外,也可以使用呲虫啉喷雾或拌种,效果也很好。在使用呲虫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剂量,使用间隔需在20天左右。

4、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10克,喷施防治蔬菜菜蚜;也可用70%水分散粒剂1—3克或20%浓可溶剂5—10毫升,兑水40—60公斤喷雾。3%吡虫啉高渗乳油30—60毫升,均匀喷施防治蓟马、棉蚜、盲蝽、叶蝉等。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作物上的不同害虫的防治用药,具体应结合产品使用说明和作物进行使用。

5、将吡虫啉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使用完毕的容器和残留物要妥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以免对环境造成危害。正确的使用吡虫啉对于杀虫效果和环境安全都至关重要。在使用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确保安全使用并妥善处理残留物。

6、磷酸二氢钾使用方法 灌根:常用2%的水溶液,直接淋施在花卉根系附近土壤;叶面喷施:常用1%的水溶液喷施叶片正背面。 备注:优质磷酸二氢钾在叶面喷施过后,叶片上会有少许细微白点,不影响观看;有强迫症的花友们如果对此不喜欢,建议尽量采用灌根淋施的方法施用磷酸二氢钾。

吡虫啉使用方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