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氯吡脲葡萄用量

2024-08-1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850 次
氯吡脲葡萄用量

氯吡脲的使用方法?

氯吡脲使用方法如下:

①猕猴桃

猕猴桃谢花后20-25天左右,用0.1%药液5-20毫升加水1kg(即浓度为5-20mg/L),浸渍幼果1次,可以增加单果重,增加产量。

②葡萄

在葡萄谢花后10-15天,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10-20毫升,兑水1千克,然后浸幼果果穗一次,可以促使葡萄果实膨大,增产达80%以上,而且对果实的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③甜瓜

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10-20毫升,兑水1千克,然后浸瓜蕾或者蘸瓜胎,可以调节甜瓜生长,促进坐果,增产达50%以上。

?

④白萝卜

用5mg/kg药液,于肉质根开始膨大期叶面喷施,每4天喷施1次,共4次,可以抑制春季大棚萝卜糠心和抽苔,提高产量。

⑤马铃薯

在马铃薯栽后70天,用100mg/kg药液喷施,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增产达50%以上。

⑥水稻

用15mg/kg药液,于水稻齐穗后10天喷施,可保绿、促进生殖生长,使根系发达,增加水稻产量。

深红无核葡萄膨果用什么药?

1、氯吡脲:在葡萄花后使用氯吡脲5~20毫克/升对巨峰葡萄膨大效果明显,并且随浓度提高效应增强,果粒由椭圆形变为近圆形,果形指数降低。而5~20毫克/升的氯吡脲与20~50毫克/升的赤霉素混用较单用对葡萄果实膨大具有更明显的增效作用。

2、赤霉素:在无核葡萄上使用赤霉素,一般采取花后一次处理的办法,浓度通常为50~200毫克/升。使用适期在盛花后10~18天。使用方法以浸蘸果穗为主,或以果穗为重点进行喷施。赤霉素对有核品种,,特别是种子少和果粒大小不整齐的品种果实增大作用也不可忽视。赤霉素在藤稔、甜峰、巨峰上使用较多,处理时间为花后10~15天,浓度通常为25毫克/升。

葡萄氯吡脲兑水公式?

1)20%奇宝按照1g计:

兑水量(市斤)=400÷ppm数.

如5ppm,400÷5=80斤水

10ppm,400÷10=40斤水

20ppm,400÷20=20斤水

25ppm,400÷25=16斤水

(2)0.1%氯吡脲按照10ml计:

兑水量(市斤)=20÷ppm数.

如2ppm,20÷2=10斤水

3ppm,20÷3=6.7斤水

5ppm,20÷5=4斤水

10ppm,20÷10=2斤水

特别说明:此公式只能用于20%奇宝(1g)和0.1%氯吡脲(10ml)

巨宝葡萄怎样用氯吡脲处理?

葡萄于谢花后10~15天用10~20毫克/升药液浸渍幼果,可提高坐果率,使果实膨大,增加单果重。

  氯吡脲的应用对象和使用方法

  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的苯基脲类衍生物,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有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器官形成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抗逆性、延缓衰老、在瓜果植物上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等作用。

氯吡脲和赤霉酸配方用量?

配方就是0.3%赤霉·氯吡脲可溶液剂,该配方是由0.1%的氯吡脲和0.2%的赤霉酸复配而成的一种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广泛的保花保果膨果剂。

赤霉酸加氯吡脲混合使用,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增效作用明显,安全性大大提高,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分化、扩大、伸长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座果率,膨大果实,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成商品果,改善果型,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广泛用于黄瓜、西瓜、甜瓜、葡萄、苹果等作物,尤其在西瓜、甜瓜、葡萄上效果突出。

氯吡脲是膨大剂吗,怎么使用呢?

氯吡脲是膨大剂,不同农作物使用量和方法不一样。

猕猴桃:于谢花后20-30天,用5-20mg/L氯吡脲浸或喷幼果一次,可促进幼果果实发育。

葡萄:于葡萄谢花末期(生理落果前),用3-8mg/L氯吡脲喷雾果穗,防治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谢花后10-15天,用5-15mg/L氯吡脲浸蘸幼果果穗,则能加速幼果果实膨大,提高单果重和单穗重。

氯吡脲:

氯吡苯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却较6-苄氨基嘌呤高10-100倍。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扩大伸长,促进果实肥大,提高产量,保鲜等。

赤霉氯吡脲1克兑多少水?

1克赤霉酸兑水3千克左右即可,不能太少,以防止造成倒伏等危害。

氯吡脲在夏黑葡萄上应该这样应用:

第一次处理是在谢花后3天之内,用40PPM的赤霉素(即每克80%的赤霉素兑水20千克)喷花穗;13天后用赤霉素加氯吡脲(即1克80%的赤霉素加6支10毫升装的氯吡脲兑20千克水)喷或浸果穗。

氯吡脲葡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