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控旺药打几次 水稻控旺打什么药

2024-08-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209 次
水稻控旺药打几次 水稻控旺打什么药

旱稻控旺什么时间好?

在分蘖期-拔节初期,追完肥后的一周,即移栽后两个星期开始。

水稻控旺主要是降低1-2节间的长度,促进其快速的增粗和内容物充实,所以控旺的时间范围应该要精准把握,在分蘖期-拔节初期,追完肥后的一周,即移栽后两个星期开始。这个时候着重观察水稻的长势,若分蘖少,茎叶旺长,叶色发“黑”,则需要及时开始控旺。雨水偏多,早稻种植区许多前期秧苗长势差,茎秆瘦弱,无效分蘖多,后期倒伏减产明显,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在前期没有做好水稻控旺的工作,或者没有把握好控旺的时间,控的过晚/过早,导致水稻减产。

水稻烯效唑控旺的正确使用方法?

1、早稻浸种浓度以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水50升(稀释500-1000倍)为宜。

2、晚稻的常规粳稻,糯稻等杂交稻则以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克加水50升(稀释833-1000倍)为宜,种子量和药液量比为1:1-1.2。浸种36-48小时,杂交稻为24小时,或间歇浸种。

水稻经烯效唑处理的水稻具有控长促蘖效应和增穗增产效果。

控旺剂能持续多长时间?

一般可以在植物体内保留30-40天,持效期可以达到35天,这样施药次数可以减少两三次。

丙环唑是经济作物类专用杀菌剂,可被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且能很快的在植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纹枯病和香蕉叶斑病等病害具有特效。

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约为1个月左右。

水稻穗期控旺最佳时间?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打控旺剂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它的分蘖期。这个时候施加控旺剂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基部的1~3节间长,这样可以增加它的茎秆粗壮,控制株高,从而减少倒伏的几率出现。

控旺剂还可以有效增加水稻的分蘖数量,促进根系生长,让水稻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在为水稻打控旺剂的时候,每亩地建议使用15%多效唑40克就可以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稻控旺虽然可以减少倒伏,但在使用控旺剂后,要注意使用量。不要让水稻越来越矮,否则水稻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为水稻施加控旺剂时,一定要注意好使用量和使用浓度。

磷酸二氢钾喷叶面几次?

磷酸二氢钾一个生长季,喷叶面2到3次。

二氢钾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刚刚开春,地温很低,温度很低时,植物发芽容易造成缺少磷肥。这时就可以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来补充。同时当植物出现旺长时,也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来控制。一般用磷酸二氢钾控旺也需要喷雾2~3次效果最好,只是间隔短一点,一般5天喷雾一次效果最好。

25%多效唑喷秧苗配多少倍?

在秧苗期使用多效唑,最好是在1叶1心时使用,一般每亩用25%多效唑50~75克兑水喷雾。

多效唑一季一般使用1次多效唑,很小部分田块因控苗、控旺效果不佳会多次使用多效唑,主要是多效唑使用过量会导致水稻过于矮化,从而影响正常生长及抽穗灌浆,最终没有起到控旺增产的效果。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在秧苗期使用能使秧苗矮壮,分蘖增加,叶片挺直,根系粗壮发达,主要作用是控苗,有利于栽插。

水稻育苗有几种方法控旺?

湿育秧是介于水育秧和干育秧之间的一种育秧方法,易于调节土壤中的水气矛盾,播种后快速整齐,不易造成生理枯萎病,有利于促进出苗生根,防止烂芽死苗,通过水分管理促进和控制秧苗生长,已成为替代水育秧的基本育秧方法。

  常用的是塑料薄膜湿保温育苗法。在湿育秧的基础上,播种后,在厢面覆盖一层膜,多为低拱覆盖。这种育苗方式有利于保温、保湿、增温,可以及时早播,防止芽、苗腐烂,提高成苗率。早春播种是必要的,以防低温和寒害。

水稻控旺药打几次 水稻控旺打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