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顶后几天打缩节胺最好,打顶后几天打缩节胺最好呢
人工打顶后怎样控制赘芽?
第一次打顶后4-5天,顶部果枝伸出3-5厘米,缩节胺亩用量5-8克,可酌情带上硼肥30—50克/亩,再间隔5-7天进行第二次封顶控缩节胺8-10克/亩,这样对减少赘芽发生、塑造良好株形,有效增加盖顶桃,增加单铃重,提高产量。有良好效果。
花打顶后冲什么肥料?
(1)打顶前:
化控:使用1.5-2克缩节胺;
水量:25-30方;
肥料量:尿素1-1.5公斤,磷肥3-5公斤,钾肥1公斤。
(2)打顶后:
建议进行二次化控。
第一次在打顶后4-5天:
顶部果枝伸出3-5厘米左右打3-5克缩节胺;
第二次在第一次化控后,再间隔5-7天:
等顶部果枝第二台蕾伸长5厘米左右时打10-12克封死。
缩节胺和农药能一起用吗?
缩节胺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与菊酯类、有机磷类混用没有问题。
打顶后7-10天,喷缩节胺3-5克
缩节安一季不能喷俩遍,生长调节剂缩节胺一般在玉米小喇叭口期,也就是8-10片叶,大概一米高左右的时候,喷施缩节胺,化控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提高产量。
喷施的时候只喷一遍,不要重喷,避免喷过多阻碍玉米生长,起不到调节作用。而且要严格按说明浓度来使用,有徒长可能的地块喷施高浓度值;生长一般的地块喷施低浓度值;干旱、生长弱小的地块不要喷施。第二,要掌握好喷施的时间和方法,在玉米3-10叶都可以喷施,但是6-9个叶的时候喷是最好的。要在无风无雨的上午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喷施。喷施均匀,不要漏喷。
玉米缩节胺能和有机农药一起用吗?
不能
不能和农药一起打,会使两种药效都会变化,不好用缩节胺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尽量不和杀虫剂杀菌剂混用,如果混用,需要现配现用!缩节胺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与菊酯类、有机磷类混用没有问题。打顶后7-10天,喷缩节胺3-5克一般把握好在6-10叶期进行施药即可。
玉米缩节胺能与农药混用吗?
玉米缩节胺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就是控旺,防止作物徒长,防止作物倒伏。一般情况下在玉米6-12片叶时使用,也就是玉米的拔节期使用,使玉米的节间缩短,降低玉米株高,防止倒伏,从而到达提高产量的目的。缩节胺与农药有拮抗作用,所以不能混用。
棉花控旺最佳时间?
1、人工打顶
人工打顶效果好、漏顶率低,但费时费力。常见方法是人工将棉株顶端掐去1叶1心。打顶一般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长势弱的早打,长势旺的迟打。
2、机械打顶
利用拖拉机来进行机械打顶。随工作部件滚动旋转的动刀,定刀随机架做平动,而动刀相对定刀做旋转运动,动刀旋转时在定刀的位置处将棉株顶切掉,从而实现对棉花顶芯的打顶。
3、化学打顶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从而达到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目的。
金科20棉种介绍?
品种名称:金科20
申请者:北京中农金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中农金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5-5×9819系选
特征特性:非转基因早熟常规品种。春播生育期123天。出苗一般,长势强,整齐度好,不早衰,吐絮畅。植株紧凑,株高75.2cm,Ⅰ式果枝,茸毛较多,叶片较大,叶色浅,第一果枝节位5.6节,单株结铃7.2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6克,衣分42.2%,子指11.4克,霜前花率94.1%。耐枯萎病(病指12.5),耐黄萎病(病指34.3)。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4毫米,断裂比强度33.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7.8%,反射率81.4%,黄色深度7.2,整齐度指数86.8%,纺纱均匀性指数174,纤维品质Ⅱ型。
产量表现:2024~2024年参加西北内陆早熟棉区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68.8千克、155.6千克和146.6千克,分别比对照新陆早36号增产7.9%、10.0%和7.5%。202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44.6千克、145.5千克和145.3千克,分别比对照新陆早36号增产1.6%、2.6%和2.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4月10~20日,亩收获株数~株为宜。科学施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1:0.35:0.14,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一般亩施标肥150~170千克,80%的磷肥和30~40%的氮作基肥深施。其余肥料在蕾期及花铃期相结合灌水追施,酌情喷施叶面肥、硼肥和锌肥等微肥。看天、看地、看苗管理灌水时间。特别重视7月高温期间的灌溉,宜采取滴水量的上限和滴水间隔的下限。根据棉株长势、长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情况化控,一般现行后轻控,亩用缩节胺1.0~1.5克,现蕾期3.0~4.5克,初花期中控,5~6克缩节胺;打顶后3~5天重控,亩用缩节胺8~10克,旺长棉田亩用缩节胺12~15克。适时打顶,留果枝8~10台,7月初打顶结束。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