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可分为几层
土壤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土壤的构成和性质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土壤是由不同层次的土壤层组成的,而这些土壤层的构成和性质也不尽相同。
土壤的层次结构土壤的层次结构可以分为四层,分别是表层、次表层、深层和底层。
表层表层又称为表土层,它是土壤中最上面的一层,通常深度在10-30厘米之间。表层的颜色较浅,质地较细腻,富含有机质和养分,是植物生长最为适宜的土层。表层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特别重视表层土壤的保护和管理。
次表层次表层是指介于表层和深层之间的土壤层,通常深度在30-60厘米之间。次表层的颜色较深,质地较粗糙,含有较少的有机质和养分。虽然次表层的土壤质量不如表层,但它仍然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深层深层是指介于次表层和底层之间的土壤层,通常深度在60-100厘米之间。深层的土壤质量相对较差,含有的有机质和养分也较少,但是深层土壤中的根系比较发达,能够吸收到更深层次的水分和养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底层底层是土壤的最下层,通常深度在100厘米以上。底层的土壤质量最差,几乎不含有有机质和养分,但是底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能够对深层土壤中的植物起到一定的补给作用。
拓展百科知识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越高,土壤的肥力就越好,植物生长越旺盛。不同的作物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特性进行合理的土壤管理和施肥。
参考来源:《土壤学概论》(王祥荣,高秀娟,陈玉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
相关问答拓展:
花盆里的土要分几层?土壤分为三?层1、表土层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上表土层又称耕作层,为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层,肥力、耕性和生产性能最好;下表土层包括犁底层和心土层的最上部分(又称半熟化层)。耕作层:受耕作,施肥,灌溉影响最强烈的土壤层,厚度一般约20厘米左右.耕作层易受生产活动和地表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疏松多孔,干湿交替频繁,温度变化大,通透性良好,物质转化快,含有效态养分多.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这一层中,一般约占全部根系总量的60%以上.犁底层:位于耕作层之下,厚约6-8厘米.典型的犁底层很紧实,孔隙度小,非毛管孔隙(大孔隙)少,毛管孔隙(小孔隙)多,所以通气性差,透水性不良,结构常呈片状,甚至有明显可见的水平层理.这是经常受耕畜和犁的压力以及通过降水,灌溉使粘粒沉积而形成的.2、心土层又称“生土层”。是土壤剖面的中层。位于表土层与底土层之间。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层以下至50厘米深度的土层。由于有物质的移动和淀积,所以表土层和心土层最能反映出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层的结构一般较差,养分含量较低,植物根系少。旱作土壤的心土层,一般保持着开垦种植前自然土壤淀积层的形态和性状,耕种引起的变化小;水稻土的心土层,在正常情况下多发育为具有棱块或棱柱状结构的斑纹层。心土层位于犁底层以下,厚度约为20-30厘米,该层也能受到一定的犁,畜压力的影响而较紧实,但不象犁底层那样紧实.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层是起保水保肥作用的重要层次,是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在这一层中根系的数量约占根系总量的20-30%.3、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如成土母质为岩石风化碎屑,则底土层中也往往掺杂有这些碎屑物。底土层在心土层以下,一般位于土体表面50-60厘米以下的深度.此层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很少,同时也比较紧实,物质转化较为缓慢,可供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少,根系分布较少.一般常把此层的土壤称为生土或死土.地下水有几个水层?
地下水赋存于大自然中,通过研究分析和归纳合并,可将地下水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三个水层。
1.包气带水(包括土壤水和上层滞水)
土壤水指的是位于地表附近土壤层中的土壤颗粒结合水和土壤的毛细管悬着水,其主要来源有降水、水汽凝结和潜水等。因离大气圈最近,所以它与大气降水和蒸发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水在降水时期增加,干旱时期则被蒸发掉,随季节发生强烈变化。这种水虽然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但它却是植物和农作物的主补给水源。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上层滞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包气带岩性的组合,以及地形和地质构造特征。一般地形平坦、低凹或地质构造(平缓地层及向斜)有利于汇集地下水的地区,地表岩石透水性好,包气带中又存在一定范围的隔水层,有补给水入渗时,就易形成上层滞水。
2.潜水
潜水是位于潜水层的地下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一般埋藏在***露基岩的裂缝、溶洞中。潜水的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标高称为该点的潜水位,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距离称为含水层厚度。
3.承压水
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承压水的稳定水位高于初见水位,分布区和补给区不一致,只能在含水层出露区接受大气降水和地面水补给,受当地水文和气候条件影响很小。承压水出露形成上升泉。
研究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地下水资源。
农村自建房地基和地面做法?1、自建房地下室一般来说基本上都是1层,如果采用的是独立基础或者是条形基础的,就就应该从地下室的地面开始算埋深一般都是不少于500mm左右的;
2、农村自建房一般都是1到6层,其中2或者是3层的居多。层数越多那么这样的建筑也就会越重,基础的竖向荷载相对就越大,加上风力和地震带来的水平力的影响,基础要是不够深的话,那么建筑物就会很容易的变形、墙体开裂甚至是出现倒塌。
3、当存在软弱下卧层的时候,一般都应加大基底与软弱下卧层顶板的一个距离;当土层分布明显不均匀或者是各部位的荷载差别要是很大时,基础基本上都可以采用不同的埋深对不均匀沉降进行调整。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且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4、很多地区农村都是联排房,这个时候也是一家挨着一家。建筑物紧邻也就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这样就有可能会使建筑物开裂或者是倾斜。所以,自建房的基础埋深不宜超过邻居家基础的底面,相邻两家地基高度之间的差最好不大于两家的水平地基相关距离的大概1/2左右。
5、冻土层要是较厚时,这个时候应该将基础放在冰冻层上时,土的冻胀则会将基础抬起;气温回升冻土层解冻后基础会下沉。这样一来,建筑物周期性就会上升下沉,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引起墙体开裂,建筑物倾斜甚至倒塌。
农村自建房地基怎么做?
形容土的量词?【量词】把、撮、层
【辨析】
1.用“把”搭配时,表示在量上可以一手抓起的土。
2.用“撮”搭配时,表示在量上可以用手指等撮取的土。
3.用“层”搭配时,表示重叠、累积的或者是覆盖在物体表面的土。
【搭配】
1.几把土、一大把土、两三把土、一把把土、一把又一把土、第一把土、每把土、撒把土、黄土一把
2.几撮土、一撮故乡的土、一小撮土、取了撮土、那撮沃土
3.多少层土、几层土、一层浮土、四五层土、一层层土、一层又一层土、第一层沙土、每层土、盖上层土、那层冻土、不同的土共三层
太阳一厚度亮度从内向外分为什么?太阳的外部结构即太阳的大气层,依厚度、亮度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光球是一层不透明的气体薄层,厚度约500千米。它确定了太阳非常清晰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
从里向外厚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亮度越来越小。太阳低层大气湍流运动能够提供足够日冕加热所需的能量,好像烧开水一样。开水的温度最高只达到100℃,而密度小的蒸汽温度却往往超过100℃。
太阳也是这样的道理,日冕的密度比太阳小得多,等于是从太阳本体蒸发出来的气体,所以越往外温度越高。
扩展资料:
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气体,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这些混合气体被称为空气。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