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有哪些
农业项目是指农业生产中的各种经济活动,如种植、养殖、加工等,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围绕农业项目展开讨论,探究农业项目的类型、特点以及发展前景。
农业项目类型农业项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村旅游等多个方面。其中,种植业是农业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养殖业则主要指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如牛、羊、猪、鸡、鸭、鱼等。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旅游也是农业项目中的重要方面。
农业项目特点农业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 投入成本较高:农业项目需要大量投入,如土地、种子、农药、化肥、养殖场、饲料等。这些投入成本会直接影响到农业项目的利润。
- 周期长、风险高:农业项目的生产周期较长,需要经历天气、病虫害等多种风险。同时,市场价格波动大,也会给农业项目带来不稳定因素。
- 政策支持:农业项目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如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这些政策对农业项目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农业项目的前景越来越广阔。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旅游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农业产业化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旅游则可以更好地挖掘农村资源,促进农村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拓展百科知识农业产业化(nóngyèchǎnyèhuà)指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系统,通过改造传统的小农经济结构,加强生产、加工、流通和**一系列环节的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
农村旅游(nóngcūnlǚyóu)指将农业、乡村、自然、人文等资源作为旅游资源,以乡村旅游为龙头,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农业生态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业。
参考来源:- 《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
-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旅游》
- 《农村经济与乡村旅游发展》
相关问答拓展:
1、三农振兴乡村有什么扶持?
三农振兴有很多项目需要可以扶持。首先是农业机械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裕以后怎样更上一层楼?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扶持。
2、国家扶持的农业项目有哪些?
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今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相关通知,其中提到产业园要突出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的功能,打造出现代化农业的样板,起到乡村产业的引领作用。根据产业园的建设情况,财政部会通过奖励的方式,对符合要求的园区进行资金支持。
2、田园综合体项目
田园综合体,简单来说就是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体。
省级田园综合体可得到3000-6000万的资金扶持;国家级的田园综合体可连续三年,每年得到6000-8000万的资金扶持。
3、其他补贴项目
(1)扶持范围:经济林、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养殖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藏、**等流通设施。
(2)资助对象: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
(3)合作社补助资金为50-15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补助资金为100-300万元。
3、三农扶持项目?
三农项目有: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
①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
②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
③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4、国家扶持农业项目资金有哪些?
1、种粮直补政策,中央财政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
3、良种补贴政策,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并对马铃薯和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试点。
?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职工、农民合作社和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5、国家扶持的免费创业项目?
国家重点扶持的十大项目:
1.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田园综合体项目,
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项目,
4.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项目,
5.支持养殖基地和农产品流通设施,
6.林下经济示范项目,
7、特色经济林示范工程,
8.木本油料示范项目,
9.国家储备林示范工程,
10、农村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工程。
拓展好文:抓紧收藏!2024年乡村振兴重点扶持这28个项目
1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
①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
②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
③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2
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2024年,认定一批成效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
依托镇域资源优势,**资源要素,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
2024年起,到2025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计划,在全国建设1600个农业产业强镇。
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2024年,认定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以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横向配套、上承市场、下接要素,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建设乡村产业集群。
4
农产品初加工项目
2024年,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补助;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
同时支持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初级加工产品项目;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每个地方每年都有补贴,一定要积极申报。
5
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2024年,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同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发布产业园发展报告。
截至2024年底,共批准创建了2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了其中的130个;已经创建了省级产业园1500多个,市级产业园3000多个,县级产业园400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县级为基础、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
6
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根据《发展规划司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4-2025年》实施分工方案,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
2024年,继续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
7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2024年继续组织认定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此项目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组织实施。
8
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项目
2024年,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引导各地建设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种养基地。创新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管控和品牌宣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
9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
2024年继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建设,落实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提升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水平,扶持创新型种业企业发展。推进重要粮食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联合攻关,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
10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支持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帮带和技术服务。落实好环评、用地、信贷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清理超范围划定的限养禁养区,及时监测生猪补栏增养情况,加快优化猪肉供应链,引导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促进“运猪”向“运肉”转变。推动生猪扶持政策拓展覆盖畜牧业,支持禽类、牛羊生产。
11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项目
继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全面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核发养殖证;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鼓励发展碳汇渔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12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建设旱作梯田,加快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查,建设农田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统一上图入库。
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分区域、分类型制定建设标准。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推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机制。
13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
2024年,认定第五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4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项目
开展绿色技术综合试验,布局建设一批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探索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数字体系,总结形成一批不同生态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
15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项目
认定第十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产值超5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县、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镇、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强村。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一省一业”发展格局。
16
信息进村入户项目
2024年,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17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2024年,完善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对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和丘陵山区贫困地区机械设备补贴力度。
加快建设农机具库棚及烘干机塔,遴选推广生猪生产机具装备,建设饲草料加工、饲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设施。
18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
2024年,农业农村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鲜活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通过以奖代补、**贴息、落实优惠电价等措施,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一批田头仓储保鲜、分拣包装、产后初加工等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结合“菜篮子”工程,支持在大中城市建设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提升肉**、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能力。
19
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深加工示范基地项目
2024年,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布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农畜产品优势区,建立标准化原料基地,打造“第一车间”“原料车间”和“粮食车间”;提升加工深度,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增加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
20
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项目
2024年,建设并推荐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支持河南驻马店、黑龙江肇东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导地方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产品加工园体系,构筑乡村产业“新高地”。
21
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项目
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按照区域、国内、世界三个等级资源优势要求,建设一批资源独特、环境优良、设施完备、业态丰富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22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项目
认定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开展“最美乡创、乡红、乡艺、乡厨、乡贤、乡社、乡品、乡园、乡景、乡居”等“十最十乡”推介活动。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等,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
23
国家农村创业创新项目
培育并认定一批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导师。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支持本地农民兴业创业,引导农民工在青壮年时返乡创业,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
24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项目
遴选并推介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推介一批龙头企业典型案例和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培育一批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
25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
2024年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实施范围向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倾斜。
试点作物:从苹果、柑橘、蔬菜、茶叶向其他具有地方特色、节肥潜力大的园艺作物拓展。在果菜茶优势产区内的畜禽养殖大市开展替代试点。
26
粮改饲试点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4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4年,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面积达到1500万亩。
27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项目
全国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28
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项目
实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以上,以轮作为主、休耕为辅,扩大轮作、减少休耕。稳定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为主的轮作面积,重点扩大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水稻—油菜、玉米—大豆或花生等轮作规模,适当扩大西北地区小麦—薯类或豆类、玉米—豆类等轮作规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