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多措施做好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如何防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216 次
多措施做好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如何防治

小麦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但是小麦条锈病却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这种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甚至会导致叶片干枯死亡,从而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必须采取多措施做好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

一、加强小麦品种改良

小麦品种改良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已经研发出多个抗条锈病小麦品种,如耐锈小麦、抗锈小麦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有效地减轻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的危害。

二、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也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加强农田的清洁工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留物,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要加强施肥管理,保证小麦的营养充足,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要注意田间的通风和排水,保持田间环境的干燥,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三、使用生物防治剂

生物防治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措施。生物防治剂是利用一些微生物或天然植物提取物来防治病害的。目前,已经研发出多种生物防治剂,如枯草芽孢杆菌、链格孢等,这些生物防治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四、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使用化学农药必须要合理,不能滥用。要根据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要注意使用药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药害发生。同时,要注意药剂的残留问题,保证小麦的质量安全。

五、加强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基础。要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病理生态、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小麦品种的抗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高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技术水平。

六、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农民宣传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增强农民的防治能力。

要做好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必须采取多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最终达到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目的。

相关问题:

问题一: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回答:小麦条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甚至会导致叶片干枯死亡,从而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问题二: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回答: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小麦品种改良、加强田间管理、使用生物防治剂、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

问题三: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回答: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

问题四:小麦品种改良的意义是什么?

回答:小麦品种改良能够研发出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从而减轻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的危害。

问题五:生物防治剂的优点是什么?

回答:生物防治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措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不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问答拓展:怎样对小麦条锈病进行综合防治?

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抗病品种的利用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利用小种专化抗性品种时,要根据生理小种的种类及数量分布,进行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在一个地区,轮换种植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抗病品种,或同时种植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多个品种,使抗性基因多样化,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另外,还可以培育和利用聚合品种(将多个抗性基因聚合在一个品种中)、多系品种(抗不同生理小种的多个品系的组合)或多抗品种(抗多个小种,或兼抗其他病害的品种)。

鉴于非小种专化的慢锈性在生产上具有应用价值,目前已有一些慢锈性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在病害流行条件下,南郑大穗麦、小偃6号、山阳扇子把等高温抗条锈品种(系)具有明显的保产效果。

2.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减轻病害的重要辅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三唑酮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治锈病的有效药剂。在秋苗常发病区,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拌种,播种后45d仍保持90%左右的防效(注意超过药量易发生药害,会降低出苗率)。也可用烯唑醇等药剂拌种。秋苗发病早的地区或田块,每公顷用三唑酮60~120g(有效成分)对幼苗喷施。拔节至抽穗巧兆慎期,病叶率达20%左右时,及时施药消灭发病中心或进行全面防治。可根据品种抗病性不同,确定每公顷用药量(有效成分高感品种135~180g,中感品种105~135g,慢锈性品种60~90g。一般施药1~2次,如果流行时间早,流行速度快,品种又很孝敬感病时,则需喷药2~3次。三唑酮还可兼治白粉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白秆病等。

可用于防治猜亮条锈病的药剂还有敌锈钠或敌锈酸、代森锌、丙环唑、多效唑等。三唑酮与多菌灵混用可兼治白粉病,穗期还可兼治赤霉病。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止植株倒伏。但用多效唑拌种或喷雾也可有效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值得注意的是,小麦幼苗对多效唑敏感,拌种用量不能超过种子量的0.1%,否则会影响小麦抽穗。生长期施药,尽可能在发病初期进行。使用浓度应严格掌握,避免产生药害。

3.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以降低秋苗发病率,减少早播冬麦区向相邻地区传播的菌源量;铲除海拔1400m以上地区的冬、春麦自生麦苗,可大大减少越夏菌源和早播地区的秋苗发病;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北方麦区则要注意灌溉。

问答拓展:请问老师,小麦锈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
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友州冬孢子堆,蠢桥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带告猛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如果喷打一遍过后,如不理想,隔5-7天,继续喷施,严重的地块喷施3遍或以上即可
谢谢好评!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该如何防治呢?

防治上应严把“越夏菌源控制”、“秋苗病情控制”和“春季应急防治没氏指”这三道防线,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具体防治上必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品种布局。

(2)农业防治。一是适当晚插,避免过早播种,减少秋苗侵染机率。二是合理施肥。控氮、增磷、补钾,补充微量元素,增强小麦抗病力。三是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枯配损失。

(3)药剂防治。一是秋播前实行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0%(有效成分)三唑酮,(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克拌麦种150千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 80克拌麦种50千克),拌种力求均匀,拌过药的种子必须当天播完。二是小麦出苗后开展系统监测(出苗后一个月左右即12月中、下旬),对初见病叶核团或发病中心田块及时进行挑治或全田防治。三是春季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克,对水45公斤均匀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用药一次。也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