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叶紫花苕种植方法
光叶紫花苕种植方法
光叶紫花苕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也可以作为药用植物使用。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要求
光叶紫花苕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0-7.0之间。在种植前,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光照要求
光叶紫花苕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但是也能耐阴。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选择充足的阳光或者半阴的环境,以保证光照的充足。
温度要求
光叶紫花苕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8-25℃。在冬季,需要注意保温,避免低温冻害。
浇水要求
光叶紫花苕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但是也需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在生长期间,需要保证土壤湿润,但是不要造成积水,避免根部腐烂。
施肥要求
在生长期间,需要定期施肥,以保证光叶紫花苕的生长发育。施肥的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化肥,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量施肥。
用户关心的问题
Q1:光叶紫花苕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A1:光叶紫花苕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胃炎、**等症状。同时,光叶紫花苕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可以用于制作面膜、保健品等。
Q2:光叶紫花苕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A2:光叶紫花苕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洁、喷洒杀虫剂、适时修剪、保持通风等。
Q3:光叶紫花苕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A3:光叶紫花苕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等。其中,种子繁殖适用于大面积种植,扦插繁殖适用于小规模种植,分株繁殖适用于成熟植株进行繁殖。
Q4:光叶紫花苕的花期和观赏价值如何?
A4:光叶紫花苕的花期一般为夏季至秋季,花期较长。其花朵呈漏斗状,紫色或淡紫色,十分美丽,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Q5:光叶紫花苕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如何?
A5:光叶紫花苕的种植面积较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东北地区。其产量一般较低,主要用于观赏和药用。
光叶紫花苕的百科知识
光叶紫花苕,是紫花苕属下的一个种类,属于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光滑,花朵呈漏斗状,紫色或淡紫色。光叶紫花苕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中医药中。同时,光叶紫花苕也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和花坛装饰。
参考文献:
1.《药用植物学》,王世福,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4年。
2.《观赏植物栽培技术与管理》,刘洋,中国林业出版社,2024年。
3.《花卉分类学与栽培学》,张丽萍,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年。
问答拓展:苜蓿草适合南方种植
紫花苜山桐蓿南方也是可以种植的,栽种方法如下:
1、种植时间
春天和秋天是紫花苜蓿种植旺季,紫花苜蓿的好生长温度是5~35度左右,这个时候播种能够让种子更好的生长,生长速度也非常的好。
2、播种方式
大部分地区以条播为主,行距30厘米首唯举,利于通风透光及田间管理。播种量一般为l千克/亩左右,采种田要少些,盐碱地可适当多些,播量过大苗细弱。播种深度是影响出苗好坏的关键,一般是播种过深,最佳深度为0.5-1厘米。
3、生长环境
紫花苜蓿喜欢光照充足,水分大,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所以说在种植紫花苜蓿时,要是室外露地种植,要选择向阳处,同时,还要选择疏松性好的土质,最好是肥沃的酸性土壤。
4、收割利用
紫花苜蓿一年可以收割很多次,紫花苜蓿的再生性强,每年可收割3-4次,春天到秋天的时间者碧段里,40—50天就可以收割一次,产量非常的高。
问答拓展:无公害水稻种植【盐源水稻无公害生产及增产增收技术规程】
一、产地环境条件的选择 四川省盐源县大气、土壤和水质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有利于无公害稻谷的生产。 无公害稻谷生产基地四周做到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距**、主要交通干线1000m以上。稻田应为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5~7,有机质含量1.2%~2%,具有较好保水、保肥能力的田块。二、选用优质、高产稳产品种
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稳产水稻品种。我县水稻生态环境多样,土壤气候环境复杂多变,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田快选用不同的品种。
1.高寒稻区(海拔2000~2695m)高产、稳产品种(系)(一般亩产450~600kg,最高亩产可超过650kg)有:高原粳1号、2号、3号、6号、7号、11号;优质中高产(一般亩产400~550kg,最高可超600kg)品种(系)有:高原粳4号、5号、8号、10号、12号、系选轰杂、系选粳九等品种(系)。可以根据各地需要和各品种的特征特性,适当选用对路品种(系)。
此外可供选择利用的传统品种有:牛尾红、**谷、小麻谷、红瓦灰、大黄谷、岔丘白谷、79-1、一苗青等品种,一般亩产250~450kg,可作优质或特质稻米(高原红米)生产选用。
2.中粳稻区(海拔1600~2000m)主要选用通过引种试种成功的昌米011、冕粳147、合系22-2、合系39、合系41等;滇粳优2号、12号等;楚粳23、24、27、28等系列品种和95-11耐寒性较强的优质、高产、稳产品种。
3.杂交稻区(海拔1060~1600m)主要选用凉籼3号、金忧725、多系一号、Ⅱ优162、Ⅱ优838、汕优63等通过引种成功的优质、高产杂交稻品种。
三、主要栽培技术
培育壮秧、多蘖秧(杂交稻),重施基肥(耙面肥),拉线移栽,规范栽培,稻肥(绿肥)敬坦轮作,加强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田间管理。
1.培育壮秧
(1)种子处理摊晒谷种1~2天,淘洗后,用施宝克或强氯精、或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或1%生石灰水、或沼气液任选一种农药对水浸种24~48小时,再次漂洗种子,用箩筐或编织袋装种,放到太阳下或温度较高的厨房内进行保湿、保温催芽1~2天,待谷芽露白时,可凉种1~3小时后播种。
(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湿润秧田地膜育秧。
(3)播种量旱育秧1m2苗床播种芽谷0.3~0.4kg;湿润秧田地膜育秧,每亩秧田计划播种干谷40~55kg。
(4)秧龄(出苗―移栽)旱育秧30~35天;湿润秧田地膜育秧40~45天,最长不超过50天。
袜稿差(5)苗床管理秧田、苗床一定要平整,做到厢面无积水(地膜秧田中部略高1cm左右,有利于排除雨水);亩施精细农家肥5000kg以上(最好用优质清粪打底肥更好),将磷肥25~50kg、钾肥10~20kg、**素15~25kg与农家肥充分混匀后,均匀施在苗床耕作层15cm的范围内,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旱育秧苗床先采取多次浇水法,将苗床充分浇透足水,再用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再浇施1次清水才进行播种。湿润秧田和旱秧床,播种后都应进行塌谷,使芽谷三面入土,覆盖精细农家肥与湿土的混合物1cm厚左右,再喷施芽前除草剂防除杂草;然后立即搭拱架覆膜压膜和盖膜。膜内温度控制在35℃以下。出苗后,遇晴天高温天气,早上10点左右揭通风口通风调温(地膜秧也可采取秸秆遮阳、撒水降温等方法进行调温告皮),下午5点左右盖膜保温。并保持苗床湿润状态(秧苗叶尖只要有露水,说明还不缺水),地膜秧田遇雨水天气应在雨停后及时扫除膜上积水,防止烧苗。并在揭膜前做好通风炼苗工作。揭膜后及时防病(立枯病等),施肥以清粪为主,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移栽前10天用强氯精或三环唑加叶枯灵防治病害1次,减轻大田的发病量和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
2.测土配方施肥,重施基肥(包括耙面肥)、拉线栽秧、规范化田间管理
(1)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本田重施基肥(包括底肥、耙面肥)的施肥原则。基肥以农家肥为主,亩施2000kg以上,全层施肥;亩配**素7.5~10kg(80%用作耙面肥,20%用作追肥或穗肥施用)、磷肥20~25kg、钾肥5~7.5kg、锌肥1~2kg,全部在最后一次耙田平田时作耙面肥施用。追肥根据田块、气候尽可能早施用,不能过迟过量;或在孕穗期作穗肥施用。水稻孕穗到齐穗后10天之间,用磷酸二氢钾或含氮量低的多元素叶面肥进行叶面施肥2~3次(可加硼砂、不能加**素),促进水稻子粒饱满和提高耐寒性,防止和减轻低温、阴雨天气的危害。
3.拉线栽秧,规范移栽
(1)拉线行向力求与风向一致,一般最好采用东西行向。
(2)密度粳稻区10cm×20cm或10cm×23cm,每窝栽3~5苗;杂交稻区10cm×23cm、10cm×30cm或13cm×26cm,每窝栽1株带蘖秧(带蘖2~3个以上)或旱育秧1~2苗。
4.主要病、虫、草、鼠害的防治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性、耐寒性强的对路品种,增强水稻本身的抗病虫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②适时早栽,避免迟栽迟返青,防止偏施氮肥造成贪青晚熟;③规范拉线栽秧,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减轻白叶枯、稻瘟病、叶鞘**病和稻飞虱的发生与危害;④人工除草防治草害;⑤放鸭护鸟,防治粘虫、稻飞虱等害虫。
(2)物理防治在稻田空旷的地方安装黑光灯、振频式杀虫灯、色板、草把等物理装置,诱杀粘虫、螟虫、稻飞虱、叶蝉、金龟子等多种害虫的成虫。定期观察各种害虫的虫量变化,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为大田药剂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3)生物防治保护鸟类、青蛙,本田放鸭防治粘虫、稻飞虱等害虫;保护蛇类、猫头鹰,饲养家猫防治鼠害。
(4)化学防治
①草害防治芽前除草,施用不含甲磺隆、氯黄隆的化学除草剂,本田移栽后5~10天以内施除草剂进行化学芽前除草。
②稻瘟病主要使用20%三环唑(每亩每次用药100g),或75%丰登粉剂(每亩每次用药20g),或40%稻瘟灵亩用75~100ml,或30%克瘟散乳油亩用100~150ml或亩用强氯精90g等药剂,整株喷药,每亩每次喷施药液量不低于50kg。叶稻瘟(急性型与慢性型)在发病初期防治;颈稻瘟、粒稻瘟在抽穗始期和齐穗期施药防治,施药次数根据病害严重程度而定。
③白叶枯病(凋萎型、叶缘型和中脉型)在发病初期,亩用25%叶枯灵(川化-018)125g或强氯精90g对水喷雾防治。防治凋萎型白叶枯病应将田水放干(不要放到无病田块,以防传染),然后整株喷药;防治施药次数以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而定。
④恶苗病播种前用强氯精或施宝克进行药剂浸种;田间拔除病株。
⑤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7~10天,亩用35%稻曲清可湿性粉剂50~60g,或用35%苯乙锡、**酮50~60g,或用井岗霉素35g对水50kg喷雾防治。
⑥粘虫在粘虫2~3龄期施用帝都等低残留杀虫药剂进行防治。
⑦稻飞虱田间虫口密度接近防治指标(百丛虫量1000头)时,亩用吡虫啉15~20g,或10%大丰收15g,或20%扑虱灵、或20%异丙威乳油150~200ml,或35%利克虱40g,对水50kg整株喷雾防治,共防治2~3次。
⑧水稻螟虫一般在栽后7~10天用杀虫双水剂或**磷防治枯心,在水稻破口期施药防治“白穗”。或用BT乳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5.穗选留种,合理连作常规粳稻区(尤其在高寒稻区)在水稻乳熟期,应做好去杂去劣的块选留种和穗选留种工作,保持品种特征特性,为来年准备好优良的种子。水稻乳熟期后,根据田块放水情况,播种光叶紫花苕,不仅可解决饲料问题,还可培肥土壤,减少化肥施用量,逐步达到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目的。可在水稻收获后,种植油菜、小麦、大麦、胡豆等小春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收获、贮运与加工
1.收获水稻成熟度在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割脱粒,实行无公害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
2.贮运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存,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并有防雨设施。贮、运都应在无污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易发霉的物品混和贮存与运输。
3.加工加工无公害稻谷的场所周围要没有污染源,加工房保持净化生产。加工过程严禁使用化学药剂,并经初检、复检、抽检程序严格把关,以防再污染。
(通联:①四川省盐源县农业局②四川省盐源县盐井镇农技站)
问答拓展:光叶紫花苕子的生长环境
在江惟之问秋拙的,全生育期为250–260天,早熟品种为235–245天。在南京,播种后5–6天山苗,再经10–15天分枝,分枝盛期在2月,3月上旬伸长,初花期前后伸长最快,花期早晚受春季温度所影响,一般初花在5月上旬,盛花在中旬,晌逗种子成热在6月l0日至l6日左右。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气温低至3–5℃时地上部则停止生长,20℃左右猛燃生长最快,也最有利于开花结荚,阴雨会影响开花授粉。适应性广,自平原至海拔2000m的山区均可种植,在红壤坡地以至黄淮间的碱砂土均生长良好。耐寒性强,当气温低于-l0~-20℃时枝谨虚地上部开始受冻。在山东南部能安全越冬。耐早性强,但不及毛叶苕子,现蕾期之前也较能耐湿,故在江淮间产量往往超过毛叶苕子。耐瘠性及抑制杂草的能力均强,可以在pH4.5一5.5,质地为砂土至重粘土,含盐量低于0.2%以下的各种土壤上种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