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成本
这篇技术知识会给朋友们剖析一下“农业生产成本”的内容进行仔细剖析,期待对大家有点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农业生产成本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和人力资料的费用总和。其中包括土地、种子、化肥、农药、机械设备、劳动力等各种成本。农业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的收入。合理控制农业生产成本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手段。
1.土地成本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生产成本中土地成本占比较大。农民若要获得一定收益,需要对土地进行投资,比如土地的租金、**土地的费用,以及对土地进行开垦、整理、施肥等所需的费用。
2.种子成本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物品之一,优质种子对于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优质种子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种子成本也是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化肥成本化肥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是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化肥的价格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化肥成本也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价格。
4.农药成本农药是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病害等危害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是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药的价格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农药成本也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价格。
5.机械设备成本机械设备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价格相对较高。机械设备成本也是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和维护机械设备可以降低机械设备成本。
6.劳动力成本农业生产离不开人力投入,因此劳动力成本也是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益和农产品的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控制需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效率。
7.水电费用成本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和电,因此水电费用成本也是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水和电可以降低水电费用成本。
8.其他成本农业生产成本还包括其他费用,如农村交通费用、农产品**费用、保险费用等。
拓展百科知识:农业保险(nóngyèbǎoxiǎn)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服务的一种商业保险。农业保险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保险的主要类型包括农业生产保险、农村财产保险、农村商业保险等。
参考来源:《农业保险》(中国农业出版社)相关问答拓展:
1、农业一次性补贴是什么?
农业一次性补贴是指**为了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给予农民的一笔经济补贴。
1.这项补贴通常是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农民,用于补贴特定的农业活动,例如种植、养殖或农产品**等。
2.通过这种资助方式,**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计和收入,缓解农业生产成本过高的情况,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
2、2024年的农业补贴什么时间发放?
农业补贴的钱根据规定一般都是在4月中旬进行发放,发放之前需要先有当地的村民委员会对农民的种地面积进行统计和核实,然后根据面积计算出具体的补贴金额,并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批准,审核通过后农业补贴的钱就会通过一卡通的方式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不需要经过其他单位和个人,这样就可以保证发放给农民的钱农民可以切实得领取。
3、农业补贴有什么实惠和好处?
一是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每亩的补贴水平比上年增加23元,达到40多元。
二是增加良种补贴。早稻和中稻的补贴标准不变,仍为每亩10元和15元,晚稻的补贴标准由上年每亩7元提高到15元。油菜每亩享受良种补贴10元。今年我省小麦良种补贴面积达到2100万亩,新增1000万亩,每亩补贴标准仍为10元。玉米良种补贴面积660万亩,每亩补贴标准为10元。棉花良种补贴面积200万亩,每亩补贴标准为15元。
4、什么是农业农村补贴,它包括哪些?
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是农业农村补贴
5、国家农业补贴查询系统?
第一步首先打开软件,然后点击更多选项。然后第二步点击界面右侧的补贴业务选项。第三步点击界面左侧的农业补贴查询选项。最后,输入身份信息,点击查询,即可查询到农业补贴。
2.发卡行查询
粮食直补发放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中,建议致电发卡行客服热线查询资金入账情况,并开通短信消息通知提醒,这样粮食直补发放后可以收到短信通知。
拓展好文: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初见成效
“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种养结合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近年来,种养分离、农牧分离的趋势愈加明显,带来资源浪费、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个形势在2024年有所转变。2024年5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文,部署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国251个试点县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结合,形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粪污”变“粪肥” 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去年夏天比较干旱,但是小二台村监测点的莜麦长势却格外好!莜麦的抗旱、抗逆性也明显提升。”河北省张北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谢彬介绍,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田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张北县的21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监测点,谢彬都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施用有机肥的农作物颜色变得更绿了。
2024年,张北县推广粪肥还田面积10万亩,示范基地消纳粪肥近10.1万吨。谢彬介绍,根据示范点各项监测数据显示,农作物产量提升5%,土壤有机质也明显增加。粪肥、商品有机肥施入耕地后形成团粒结构,增强了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以肥调水、以肥蓄水、以肥节水的效果逐步显现。
畜禽粪污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用则利,不用则害。全国试点县各出奇招,充分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大力发展粪肥还田、化肥减量。截至2024年10月,全国试点县累计还田固体粪肥、液体粪肥分别为1550多万吨、3120万方,通过粪肥还田,部分化肥被有机肥替代,累计减少化肥用量15.9万吨。
同时,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通道,全国试点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真正实现“粪污”变“粪肥”,“污染源”变“资源”,促进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全国农技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介绍说,种养循环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为了做好粪肥还田的效果评价工作,我们在全国布设了5000多个监测点,令人欣喜的是土壤碳库正在增加:据上海市40个监测点数据显示,实施试点项目以来,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0.6g/kg;江苏省如皋市猪粪沼液追肥的施用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55%,有效磷增加23.00%,速效钾增加了33.62%,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全国试点县通过粪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碳投入共280万吨,促进了农田土壤固碳增汇能力,带来了实打实的生态效益。
种养结合 创新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机制
在黑龙江海伦市,“寒区粪污+秸秆轻简化造肥技术发酵腐熟还田技术”成功将粪污和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江苏张家港市,创新建立的“粪肥+机械深施”有机稻米种植技术模式等五种粪肥还田技术助力粮食产业化发展……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已集成创新一批高新高效技术模式。“固体粪肥+配方肥”“固体粪肥+机械抛洒”等固体粪肥应用技术已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530万亩。“液体粪肥+罐车喷洒还田”“液体粪肥+管网输送施用”等液体粪肥应用技术取得良好效果。
“去年种稻用了吾谷合作社提供的肥水,化肥用量减少了两成左右。”安徽合肥庐江县的王士照经营着一家家庭农场,减少化肥用量后,不仅节约了成本,水稻产量和品质也大幅提升,而这得益于种养结合机制的形成。庐江县组织全县各类养殖主体153家与383家种植主体对接,服务作物种植面积17.4万亩,通过网格化管理,让“粪肥还田联万家”,实现了需求互补、协同推进和互利共赢。同时,社会化服务机制也正在形成。在各网格片区内,庐江县引导成立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主体,以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为桥梁,高效对接片区内粪污资源与种植业主体,推进粪污资源就近科学还田利用。
河北行唐县在车辆上安装定位系统;黑龙江肇东市的粪肥抛洒还田机具全部安装监控器,记录粪肥还田作业轨迹;湖南省石门、浏阳、嘉禾等试点县引进绿色种养循环粪肥还田追溯系统……多地积极探索应用信息化手段,对粪污收集运输处理、粪肥还田作业全过程进行监控记录,做到粪肥清楚、粪肥去向可查、监管不留死角,全程追溯机制的完善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量质双升 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将粪污变粪肥,实施效果很好,老百姓也欢迎。”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以来,湖南醴陵市不仅解决了困扰全市多年的畜禽粪污环境污染问题,经济效益也更加显著。
“大旱之年,一些果园的树苗不少都枯死了,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点的果园不仅实现了丰收,而且果品品质好,卖的也好!”醴陵市耕地质量与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李江林介绍。
为什么示范点的果园能够抵御干旱,品质也未受影响?李江林介绍,施用有机肥的果园,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显著增强,果树抵御干旱的能力自然也更强。
农产品产量品质双提升,醴陵不是个例,可喜的变化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各个示范区。上海市的水稻、玉米、蔬菜平均亩增产54公斤;河南鹤壁市浚县的小麦平均亩增产12公斤;湖北当阳市的柑橘施用有机肥后糖度增长了25%……
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附加值的提升和种植户收入增加。安徽庐江县推广粪肥还田,蔬果品质提升明显,农产品增值20%以上;江苏新沂市徐伟蜜桃家庭农场应用粪肥还田技术,果优价好,半斤重单果水蜜桃**价提高了4元每公斤……
北纬47度,世界公认的农产品黄金种植带,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就坐落于此。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2024年,依安县引进投资百亿元的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集群项目,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有机食品加工基地。依安县集成推广猪粪、牛粪腐熟还田技术,生产高品质鲜食玉米和粘玉米,打响了“北纬47度”玉米品牌。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