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防治的主要措施(防治害虫的方法)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上危害较大的一个类群,主要有:蚜虫、介壳虫、叶蝉、粉虱、木虱、网蝽、蓟马、螨类等。
【刺吸害虫的发生特点】
1、均具刺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均能为害:
(1)引起植物养分和水分减少,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植株枯死;
(2)能分泌大量蜜露,引致煤污病的发生;
(3)很多种类可能传播花木的病毒病;
(4)有些种类有发达的产卵器,产卵时使植物的枝叶产生伤口。
2、体形变化大。
3、繁殖力较强,除两性生殖外,尚有孤雌生殖,均为不完全变态。
4、危害特征:
(1)叶片失绿,出现黄色斑点或红色等;
(2)叶片卷曲,皱缩变形;
(3)形成各种虫瘿;
(4)嫩枝梢变色萎蔫,弯曲下垂,畸形丛生,甚至枯死;
(5)枝叶有蜜露,诱发煤污病。【叶蝉类、木虱类、蚜虫类、蓟马类、网蝽类防治措施】
(1)加强庭园绿地的管理,勤除草;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叶以减少虫源。
(2)在成虫、若虫危害期,喷雾防治“广正”或“植茹”加“植大壮”喷雾防治。
(3)根施防治:使用“树虫清”(蚜虫、叶蝉、飞虱、粉虱)、“根除净”(蓟马、木虱)、“根除蚧”(蚜虫、网蝽、青桐木虱)灌根防治,持效期6~8个月。
(4)插瓶防治:结合树木胸径(每10公分一支)在树木基部使用淇林“咏帆”进行网蝽的防治。
(5)物理防治:粘虫胶带。【介壳虫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介壳虫极易随苗木、果品、花卉的调运传播。如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
(2)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3)化学防治。当介壳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时,药剂防治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冬季和早春植物发芽前,可喷雾防治淇林“名地康”,消灭越冬代若虫和雌虫。在初孵若虫期喷雾防治“齐伐"或罢蚧防治。
(4)根施防治:使用淇林“根除蚧”灌根防治。
(5)物理防治:粘虫胶带。
【螨类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1清园。秋末将林间残株落叶烧毁或沤肥,减少红蜘蛛越冬场所。开春后种植前清除田内、田边残余的枝叶及杂草,以消灭在其内越冬的虫源。2加强林间管理。特别是在天气干旱时,注意灌溉并结合施肥(增施磷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
(2)滴注防治:施用淇林“滴注”进行防治,每棵树最大药量为60ml,树木胸径10~25cm,按照树木胸径2-3ml/cm的量,树木胸径大于25cm时,按照胸径3~4ml/cm的量。放入吊液带中加水1000ml使用。
(3)药剂防治:使用“少葆”1000倍液加“植大壮”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5~7天再次使用。在严重干燥时,可提前浇水,增加空气湿度,让叶螨爬到植物表面再用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