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豆封闭除草剂药害 大豆封闭除草剂药害多长时间能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300 次
大豆封闭除草剂药害 大豆封闭除草剂药害多长时间能好

封闭除草剂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能够有效地杀死一些难以除掉的杂草。这种除草剂也会对大豆产生负面影响。

封闭除草剂会抑制大豆的生长。大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但是封闭除草剂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大豆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封闭除草剂会对大豆产生毒害。封闭除草剂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残留在大豆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同时,这种化学物质还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为了减少封闭除草剂对大豆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 减少封闭除草剂的使用量,尽量采用物理方法或者有机方法进行除草。
  • 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提高大豆的生长质量。
  • 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封闭除草剂的使用,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

封闭除草剂的使用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杂草,但是也会对大豆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封闭除草剂的使用,保护大豆的生长和消费者的健康。

相关拓展:

问:大豆出现除草剂药害后如何补救?

针对光合作用抑制剂和某些触杀型除草剂的药害,可施用速效肥,促进大豆恢复生长。常用补救措施如下:(1)当植株出现黄化、药害等症状时,适当增施肥料,如喷施蔽前叶面肥,以增宏派清强大豆生长活力,促进早发(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缓解药害有一定作用。(3)加强田间中后期管理等措施来促使受害植株及早恢复生长,羡穗正常成熟。土壤处理剂药害可通过耕翻处理,尽量减少残留。

问:大豆苗后除草剂药害病因、防治和补救措施

在使用大豆苗后除草剂时,常常会遇到大豆苗后除草剂药害的问题。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大豆苗后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预防方法以及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大豆苗后除草剂药害形成原因
1.1不良的气象条件
2024年6月中旬气温偏低,比历年同期平均低3.1℃,且降雨频繁,造成土壤含水量超饱和,大豆幼苗发育不良,使之对豆磺隆、豆草特、虎威等除草剂代谢能力差,体内解毒作用缓慢,导致药害加重。
1.2除草剂自身特性
苗后防除阔叶杂草除草剂对大豆选择性不强,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触杀性药害,一般情况下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在2024年不良气象条件下,药害程度加重,导致大豆缓解药害、恢复生长周期延长,造成大豆延迟成熟而减产。
1.3使用技术不当
1.喷药机械不合格,作业不标准喷雾机械压力不足、不稳,喷杆高度不合适,无搅拌装置,喷嘴流量不准确,车速不一致,喷洒不均匀,喷液量和用药量不准确,剩余药液重复喷施,造成地头和加药入堑等处药害加重。
2.施药时气象条件不良有些种植户认为施用苗后除草剂,温度越高药效越好,因此选择晴天中午高温时施药。虽然在总体趋势上是高温有利于杂草对除并袭空草剂的吸收与传导,但温度超过27℃或低于15℃时施药,均易产生严重的药害,如在2024年6月17日气温高达27.3℃条件下,大豆田施用稳杀得等芳氧苯丙酸类除草剂与防除阔叶杂草除草剂时,加重了防除阔叶杂草除草剂对大豆造成的药害程度。
3.施药时期不当如在大豆3片复叶期后施豆草特,会造成大豆生长受抑制,约20d才能恢复正常生长,茎叶脆而易折,结荚少,生育期滞后而减产。
4.除草剂混用不合理不同除草剂品种混用不当,会产生拮抗作用或抑制大豆对除草剂的解毒作用而造成药害,如豆草特与豆磺隆、三氟羧草醚与稀禾定混用,会加重触杀性药剂对大豆造成的药害程度。
5.盲目加大用药量任何除草剂均有一定的安全用量范围。部分种植户为了提高除草效果,往往盲目加大用药量而导致药害发生。
1.4大豆不同品种耐药性有差异
调查发现,大豆不同品种对苗后除草剂的耐药性有差异,其中以宝丰系列、垦农18号大豆耐药性最强,其次是北丰系列和黑河系列大豆,绥农15号大豆耐药性较差。同样剂量,如每公顷用5%豆草特1.5L+20%豆磺隆80g时,宝丰7号、垦农18呈大豆未见药害症状,垦鉴豆4号、北93—454大豆轻微出现叶皱缩,一般7d后恢复正常生长;绥农15号大豆则出现叶片严重皱缩,须根少,生长点受抑制,严重时整株枯死或生长点死亡,形成分枝,且恢复正常生长需20d左右。
大豆苗后除草剂药害的预防
1.正确选择除草剂所选除草剂既要有较高的除草效果,还应对作物安全。应对杂草群落、药剂特点、大豆品种耐药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2024年共青农场10队防治鸭跖草、禾本科杂草效果较好的配方为每公顷用25%虎威1.5L+5%豆草特1.0kg或48%排草丹2.0L+5%豆草特1.5L。
2.用药量准确除草剂用药量要准确,施药应均匀一致,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雾机械应达到要求,喷雾压力304.0—506.6kpa,车速6—8km/h,选用Teejet型扇形喷嘴,以提高雾化效果,确保喷雾均匀。
3.严格掌握施药时期在苗后除草剂对大豆安全的前提下,视杂草大小进行施药,不可过早或过晚,过早杂草未出土;过晚某些杂草对除草剂抗性增强,达不到灭草效果。在大豆具有耐药性时期内,选择有针对性的除草剂,也是避免药害产生的一项措施。
4.选择适宜气象条件施药施药时适宜温度为15—27℃,空气相对湿度在65%以上,风速为4m/s以下,只有在相对适宜的气象条件下施药,才能保证苗后除草剂的药效,禅枝避免药害产生或加重。
5.应用植物油型除草剂喷雾助剂植物油型除草剂喷雾助剂与作物有亲和性,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降低除草剂用量的20%—30%。在保证除草绝瞎剂药效的前提下,相对降低除草剂用药量,可避免或减轻对大豆的药害。
大豆苗后除草剂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1.及时查田补种对药害严重造成死苗形成缺苗断垄的地块应及时补种,把药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增施肥料当植株出现黄化、药害等症状时,可每公顷增施尿素50kg,以减轻药害程度。
3.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每公顷喷施云大—120
30g+增产菌浓缩液200mL,可缓解药害程度。
4.采取促早熟增产措施通过喷施叶面肥,加强田间中后期管理等措施来促使受害植株极早恢复生长正常成熟。每公顷可喷施磷酸二氢钾2.5kg+八一农大多功能复合肥1.5kg+尿素7.5kg。

问:大豆播种后打了封闭除草剂,不久出现了降雨,需要重新播种吗?

如果打完封闭除草剂遇到降雨,农户们主要担心有2点:

1、大豆种子吸收到除草剂药液,导致不出苗,出现缺苗断垄。

2、大豆还是会出苗,不过出苗后叶片无法正常展开,或者发黄发蔫,形成弱苗。

以上2种是常见的除草剂药害的症状,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打过封闭除草剂遇到降雨,并不是一定出现药害,很重要的一点,看降雨量的多少。

如果降雨量不大,下过雨之后,田间没有积水,基本上是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有利于防治杂草的效果(如果田间比较干旱,又没有降雨、没有灌溉的情况下,并不利于封闭除草剂的效果)。

如果降雨量过大,田间出现积水,除草剂药液会随着田间的降水下沉,有可能导致大豆种子吸收到药液,轻则形成弱苗,重则直接不出苗。

另外,从实际种植过程中来看,相信农户们在实际喷施除草剂时,都会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如果快要下雨,大家也不会去打除草剂,如果真是遇到了这种特殊的情况,大家就等大豆出苗,看出苗后的具体情况。

如果大豆出苗后,没有受到药害或者受药害的大豆占比很少,这是最好的,如果大豆不出苗或者出苗后药害比较严重,已经没办法挽救,那就及时毁种,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

问:大豆田苗后除草剂对刺菜苦苦菜有特效的?

大豆田苗后除草剂对刺菜苦苦菜有特效,氟磺胺草醚(如虎成)或乙羧氟草醚(如瀚斯金阔)。

大豆田除草方法

大豆的生长基本都处于高温、多雨时节,杂草生长速度快、发生密度大,很容易形成草荒,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一、大豆田主要杂草慧键陵及其影响

大豆田杂草发生量较大、影响较重的杂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和藜、鸭跖草、苋、龙葵、刺儿菜等阔叶杂草。大豆田杂草种类多、发生期长,从大豆播种期(4月下旬)开始至8月末均能不断发生。杂草基本与大豆幼苗同步生长,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竞争集中且激烈,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入发生高峰期,约占全年大豆田杂草发生量的60%,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杂草为害是大豆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每年的6至8月份,杂草发生期正值雨季,一些地区由于人少地多、管理粗放,常常造成草荒。大豆封垅前如果除草不彻底,残余的苗眼草秋季能形成超高的大草,不仅影响产量,而且给机械收割带来困难。

二、大豆田杂草发生规律

早期杂草至至至大豆出苗前已经发生的杂草,与大豆共生时间长,影响最为严重,是主要防除对象,主要杂草有藜、刺儿菜、荠菜、蒿等。

中期杂草至至至大豆出苗至封垄期发生的杂草,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开始发生。中期杂草对大豆的影响较早期杂草轻,但种类多、数量大前戚,绝大多数种类的杂草均可在此期发生。而且由于其与大豆同时发生,是目前最主要的防除对象,主要有苋菜、马唐、铁苋菜等。

晚期杂草至至至大豆封垄以后发生的杂草,在大豆封垄以后发生的杂草(七月下旬至八月末),这部分杂草包括种子埋藏较深的杂草和中耕松土所诱发的杂草以及多年生杂草等。如果发生数量大,为了控制下一年杂草的数量以及减少当茬作物收获损失,也需要防除。

三、大豆田化学除草有“讲究”

高效、安全是大豆田除草剂选择和使用的基本原则,要针对田间杂草种类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品种。

在土壤墒情好时使用异丙甲草胺(瀚斯金都喜)、乙草胺等药剂进行苗前封闭处理可大幅降低出草数量,不但能使苗后除草更容易,还能有效解决杂草抗性增强问题。

对于前期未能封闭处理的田块,要在杂草基本出齐且处于幼苗期时及时进行茎叶处理,一般在大豆1至3片复叶、杂草2至5叶期施药。防除狗尾草、牛筋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精喹禾灵(如金盖斯能)或高效氟吡甲禾灵(如美高盖);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氟磺胺草醚(如虎成)或乙羧氟草醚(如瀚斯金阔)等进行处理。

苗后除草剂施药时期通常在禾本科杂草3至5叶期、阔叶杂草2至4叶期(一般株高5厘米左右)。施药过早杂草出苗不齐,后出杂草接触不到药剂不能***死;施药过晚大豆的抗性减弱,杂草抗性增强,防除难度增大,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容易造成药害。

大豆不同生育期对药剂敏感程度不同,除影响药效外,还涉及到对豆苗的安全性。一般施药时期不能晚于黄豆3片复叶期,否则大豆叶片接触药剂面积大且对药剂的抗性减弱,会加重药害,造成生育期拖后,贪青、晚熟,严重影响产量。

四、影响大豆田化学除草效果的主要因素

1、温度:施药时若温度过高杂草气孔会关闭,影响对药剂的吸收,还会导致药剂挥发快,叶片来不及吸收造成浪费,从而影响药效。如果施药时温度过低,大豆自身新陈代谢缓慢,对触杀型除草剂如氟亮仔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等药剂的降解能力差,也容易产生药害。施用茎叶处理除草剂适宜的温度是15至25℃,低于13℃、高于28℃不宜施药。

2、空气湿度:在长期干旱条件下杂草叶片气孔会关闭,蜡质层增厚,影响药剂吸收,从而降低除草效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会影响药效,不宜施用茎叶处理除草剂。

3、风速:风速过大会造成雾滴飘移、喷雾不匀,影响药效或造成药害,喷药时要求风速在每秒4米以下,应在下午3时之后至上午10时之前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