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
如何区分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
作为农业方面的专家,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不同病害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小麦也容易受到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的侵害。这两种病害虽然都会导致小麦的减产,但是它们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却有所不同。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生长期间。病害初期,叶片上会出现一些小斑点,后来这些斑点会扩大并形成不规则的纹状病斑,病斑周围还会有一圈**的晕圈。当病害加重时,病斑会扩展到叶片的中脉和叶柄,最后整个叶片都会枯萎死亡。同时,小麦的穗子也会受到影响,出现不正常的发育和减产的现象。
茎基腐病
茎基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生长后期。病害初期,小麦的叶片上会出现一些小的**点,后来这些点会扩散并融合成大的斑块。同时,小麦的茎基部分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腐烂的现象。当病害加重时,小麦的茎基部分会变成黑色并软化,导致小麦倒伏和减产。
如何区分
尽管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都会导致小麦减产,但是它们的症状和发病时间有所不同。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生长期间,病斑呈现纹状,病斑周围还有一圈**的晕圈。而茎基腐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生长后期,病斑呈现斑块状,同时茎基部分也会出现腐烂的现象。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及时清理病株和病残体、控制病媒介、使用化学农药等。而防治茎基腐病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株和病残体、使用化学农药等。
2.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对小麦的危害有多大?
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都会导致小麦减产,具体危害大小取决于病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时间。病害严重的话,小麦的产量可能会减少30%以上。
3.如何预防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
预防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及时清理病株和病残体、控制病媒介等。
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治措施和预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要及时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附: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相关名词解释
小麦纹枯病
真菌:真菌是一类生物,它们以吸收有机物为生活方式,通常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下生长繁殖。
减产:指作物产量减少,对于农民来说会导致收益的减少。
茎基腐病
田间管理:指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手段,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进行调控和管理。
病残体:指病害植株的死亡部分,包括叶片、茎、根等,容易成为病害的传播源。
参考来源:
《农业植物病害学》(第三版)
《农业植保手册》
释义拓展:粮食经济作物病害防治问答
问答拓展:小麦茎基腐病,用什么药防治,与纹枯病有什么区别
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几年引起小麦产生白穗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玉米小麦两熟轮作、秸秆还田时期。小麦茎基腔备腐病在苗期就会开始感染,病菌最早是通过衰败的芽鞘侵入地中茎,然后向上扩展到分蘖节,此病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的1、2节叶鞘。被危害的叶鞘会变成褐色或黑褐色。
一、小麦茎基腐病
1、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几年引起小麦产生白穗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玉米小麦两熟轮作、秸秆还田时期,其中华北区域产生的病害最多。
2、小麦茎基腐病在苗期就会感染,病菌最早是通过衰败的芽鞘侵入地中茎,然后向上扩展到分蘖节。等待小麦返青后,病菌还会继续向上扩展,并且会在茎基节间形成茶褐色病斑。麦苗会因为受此病的影响而生长缓慢,严重时就会开始死亡。
3、此病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的1、2节叶鞘。被危害的叶鞘会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而且叶片和根部的营养交换会被阻拦,会出现弱株或死苗,湿度大时出现红色或白色霉层。
二、小麦茎基腐病用什么药防治
1、小麦茎基腐病从播种到收获阶段都可以发病,一定要在发病前开始防治,后期防治效果会下降。可以每亩使用70ml的先正达扬彩杀菌剂,加水30公斤在小麦的返青期进行喷雾,可以有效的减轻小麦茎基腐病,同时还可以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
2、种子包衣是防治小麦茎基病的有效措施。可以使用酷拉斯种衣剂为小麦拌种,拌种过的种子对小麦茎基腐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每100公斤种子用300ml-400ml酷拉斯进行拌种,田间的防治效果可达50-70%。
三、小麦茎基腐病与纹枯病有什么区别
麦茎基腐病与纹枯病有唯一的区别是病害症状不同。
1、小麦茎基腐病:从播种发芽后就开始侵染芽鞘,随着小麦的生长会侵染到小麦的分蘖节及茎基部1-2节,被侵害的小麦在成苗期、返青期会死苗,灌浆期根和茎基部会腐烂形成白穗。
2、小麦纹枯病:从播种发芽后就庆圆滑开始侵染芽鞘,慢慢的会烂芽、枯死时不能出苗。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誉腊小麦的3-4叶期,初期在叶鞘上出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随着小麦的生长病斑呈椭圆形云纹状。
问答拓展:小麦茎基腐病是什么症状
小麦基腐病,一般病菌先侵染小麦茎秆基部或裂态出现褐色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源闹扩大至整个节间,茎秆输导组织不能向上供应植衫源株所需的养分,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后期植株折倒、枯死。该病菌还能侵染小麦叶片,在叶片上出现褐色病斑,有的病斑轮纹状,与小麦纹枯病云纹斑症状很相似,后期会导致叶片发黄干枯。防治小麦基腐病,选用苯甲丙环唑、丙环唑、己唑醇、**酮+磷酸二氢钾+有机硅喷淋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问答拓展:小麦根腐病和茎基腐病非常类似,如何正确区分这两种病害?
种田越来越难,播期晚苗稀;茎基腐病重产生;冷害广泛;赤霉病中出现的风险大等。要立即防止。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茎基腐病,并不是一个病,通常容易搞混。
区分小麦根腐病和茎基腐病
名字不一样、位置不一样;主要是根处,茎基处;出现较早、出现较晚;多菌致病。根腐平脐蠕孢袭尘行菌,多种多样镰孢菌:禾谷、燕麦、淡**镰孢菌等。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是一种主要的蔓枯病害,种子通过细菌可以传病,种子萌发后,病菌由芽鞘入侵,伤害根茎及直立茎部分,致茎部被害,严重时蜡黄枯萎,返青后,根茎及茎基部变褐烂掉,出穗后根处被害加剧,根变褐色萎缩,茎基部出现深褐色侵及状烂掉,造成地上部主茎枯萎,产生枯株白穗。
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表层与菌丝潜在种子内部露地栽培、过冬;分生孢子和菌丝也可以在田里病残体上露地栽培或过冬。因而土壤层细菌很多和种子菌是出苗发病的初侵染源。当种子发芽后,病菌先浸染芽鞘,后扩散至小苗,病科长出的分生孢子,可经风雨散播,开展再侵染,使病情加剧。
不耐低兄猜温或返青后遭到冷害的麦株容易产生根腐,高温多湿有益于地面上一部分发病,24-28℃时,叶斑的出现和萎缩率快速升高,在25-30℃时,有益于产生穗枯。连作土地发病逐渐加剧。小麦根腐病一旦产生,对小麦生产量危害非常大,越来越无法预防,因而在日常的小麦栽培技术期内,应保证早发现,早预防,选好药,拍哗用好药,仅有如此才可以降低伤害,保证生产量。
小麦茎基腐病
先浸染小麦茎秆部发生深褐色病斑,之后扩张全部节位,营养成分不可以上运输了,造成叶黄、主茎倒折、枯萎。除此之外还能够浸染叶部,产生轮纹病斑,与纹枯病病斑类似。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一种经典的蔓枯病。还可以根据种子散播。假禾谷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关键以菌丝的方式生存于,土壤中或病残体上,淡**镰刀菌和根腐离蠕孢菌以厚坦孢子或分生孢子长期性存留于土壤层中或病残体上。病残体中的镰孢菌丝在土壤层表层出芽,病原菌一般从根处和地下茎结合部入侵,浸染小麦叶柄和抽穗茎,随后伴随着小麦的成长发育拓展至小麦茎基部。该病具备数次浸染特性。
不一样种类对该病反应有显著差别,主栽种类多感此病。很多年小麦、苞米重茬,年年秸秆综合利用,致病菌在土壤环境中持续积累。这也是小麦茎基腐病暴发和病症变重的根本原因。旱灾和半干旱气候、土壤层贫瘠有利于该病产生。
该病在小麦抽穗到小麦黄熟均可发病,一般关键有两个发病高峰期,2月-3月上中旬为第一个发病高峰期,3月中下旬发病稳定,4月上中旬又逐渐升高进到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逐渐发生第二次发病高峰期,病株率一般做到60%之上,比较严重的可以达到84.2%。
采用抗病种类
种子薄膜包衣或药剂拌种。种子薄膜包衣用酷西尔瓦50mL加水1、0-1、5斤,包100斤种子,或用适麦丹150mL+锐胜100mL,包100斤种子。药剂拌种用**酮+苯醚甲环唑(1:1)1:500或**酮+嘧菌酯(1:1)1:500。
药物解决土壤层。融合耕翻翻耕用微毒广谱杀菌剂如**酮、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解决土壤层。在耕翻或耕机第一边地后,采用两种药物加水匀称喷雾器垡面,随后再耕机或耙捞第二边地。
农牧业对策以培养旺苗为核心。如适期适当栽种,追施磷钾肥和锌肥,立即预防地下害虫,适度浇灌补墒。水体差的地区应引河流浇灌或打深井浇灌。
在小麦返青站起来打药操纵。用“阿立卡+杨彩”或恶霉灵、甲霜恶霉灵或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或、咯菌清、嘧菌酯等加水顺垄喷雾器,操纵病害拓展扩散。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