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苯甲丙环唑作用 农药苯甲丙环唑作用机制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阻止真菌生长和繁殖。
苯甲丙环唑的作用机理
苯甲丙环唑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具体来说,苯甲丙环唑能够抑制真菌细胞壁中的壳多糖合成,从而阻止真菌细胞壁的形成和增生。
苯甲丙环唑还能够抑制真菌体内的酵母醇合成酶,从而阻止真菌细胞内的酵母醇合成,导致真菌死亡。
苯甲丙环唑的应用范围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例如,可以用于防治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的病害。
同时,苯甲丙环唑还可以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病害。
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
苯甲丙环唑通常以药剂的形式使用,可以通过喷洒、灌溉、涂抹等方式施用。
在使用苯甲丙环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不要超量使用或者误用;
- 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呼吸系统,避免接触药剂或者吸入药剂的气体;
- 在施用药剂后,需要注意清洗喷洒设备和工具,避免药剂残留。
苯甲丙环唑的安全性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性较高。
在使用苯甲丙环唑时,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将药剂接触到皮肤或者吸入药剂的气体;
- 不要将药剂接触到食品或者饮用水;
- 在使用药剂后,需要注意清洗喷洒设备和工具,避免药剂残留。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杀菌剂,具有较高的杀菌效果和安全性。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使用说明,避免误用或者超量使用。
相关拓展:
问:爱苗苯甲丙环唑有什么作用
爱苗苯甲丙环型消滚唑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其有效成分由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两种三唑类杀菌剂组成,兼具内吸性和保护性,有效防治水桥告稻纹枯病、大豆锈病卜余、小麦纹枯病和花生叶斑病。那么爱苗苯甲丙环唑的作用有哪些呢?爱苗苯甲丙环唑在水稻上使用,具有杀菌和调节生长双重活性,对水稻常见病害如纹枯病、稻曲病及稻粒黑粉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抗早衰和调节水稻生长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籽粒平衡灌浆,增加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稻米质量,增产量可到5%-15%。
爱苗苯甲丙环唑在水稻上使用具有抗早衰和调节水稻生长的作用,水稻使用后青枝蜡秆,叶青籽黄,提高稻米品质,还可以保护功能叶,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提高稻米产量。
问:苯甲丙环唑治水稻什么病,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
通常可以用苯甲丙环唑防治水稻纹枯病、黑星病、叶斑病、稻曲病、白粉病等病害,一般在水稻破口前5-7天以及齐穗期,每亩各使用1次30%苯甲丙环唑15ml兑水30-45kg,既能预防水稻穗期的多种真菌性病害,还能防止早衰,提高产量,也可在分蘖期用苯甲丙环唑10ml兑水15kg喷雾,能够阻止病菌侵染,促进水稻分蘖。
一、苯甲丙环唑治水稻什么病
1、能防治的疾病
苯甲丙环唑一般可以防治水稻纹枯病、黑星病、叶斑病、稻曲病、白粉病、早疫病、菌核病、锈病、根腐病、紫斑病等病害。
2、在水稻上如何使用苯甲丙环唑
(1)在水稻分蘖期,可以用苯甲丙环唑10ml兑水15kg喷雾能够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促进水稻分蘖,阻碍病菌侵染。
(2)在破口前5-7天以及齐穗期,各使用1次30%苯甲丙环唑15ml/亩兑水30-45kg,不仅能够预防水稻穗期的多种真菌性病害,还能防止水稻早衰,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帮助。
(3)需注意,每季可以使用苯甲丙环唑3-7次,使用间隔期为7-14天。
二、苯甲桥仔枝丙环唑的使用方法
1、使用方法
(1)用在水稻上时,可以在水稻齐穗期,用苯甲丙环唑10ml兑水15kg喷雾,不仅能够增加水稻的结实率和戚芹千粒重,还能提高水稻的质量。
(2)用在香蕉上时,一般可以在发病初期,用苯甲丙环唑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叶斑病。
(3)敏敏用在西瓜上时,一般可以在膨大期,用苯甲丙环唑5000倍液防治蔓枯病,需注意,不宜在苗期和花期使用。
2、使用注意事项
(1)需要与其它药剂合理的轮用,以此来延缓抗药性产生的速度。
(2)不能与含铜药剂、有机磷农药混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严格控制用药量,保证施药安全。
问:苯甲丙环唑对虾有害吗?
苯甲丙环唑对虾当然有害。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丙环唑已登记作物,国内只有香蕉、小麦、水稻。
国外登记作物有: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
注意事项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至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换洗衣服并洗澡。
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应用技术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使用。用于防治麦类病害、水稻恶苗病、葡萄白粉病、花生叶斑病、香蕉叶斑病、叶条斑病等。具体防治如下:
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1000至15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间隔21至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病中期):丙环唑(20%EC)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防治花生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连续喷药2至3次。
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丙环唑(20%EC)5000倍喷雾。
防治辣椒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喷雾。
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4000倍喷雾
防治小麦纹枯病:用丙环唑(20%EC)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每亩***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至2升。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为内吸性除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除卵菌外,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均有抑制活性,持效期长达一个月左右,防治对象有麦类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香蕉叶斑病等。制剂为敌力脱25%乳油。
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大麦叶锈病、燕麦冠锈病,于孕穗期亩用25%乳油32至36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小麦根腐病,种子处理,按种子重量0.12%至0.16%拌药,田间施药于小麦抽穗扬花期,亩用35至40毫升,对水喷雾,必要时隔7至10天再施药一次;防治花生、香蕉叶斑病,亩用30至40毫升,于发病初期对水喷雾,间隔期15至20天,共喷3至4次;防治葡萄白粉病,作保护性防治,则对水稀释倍喷雾,间隔期为半个月左右;作治疗性防治,则对水稀释5000倍喷雾,间隔期一个半月;防治水稻恶苗病,用1000倍液浸种2至3天,直接催芽播种。
问:您好!请问农药苯甲丙环唑和农药苦参碱能一起喷施吗?谢谢
最佳答案:苦参碱是杀虫剂,粘虫、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等;不是杀菌剂,没有杀菌作用。
问:三唑类农药的抑制性排名
1、三唑酮2、丙环唑3、戊唑醇4、氟硅唑5晴菌唑。
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三唑类农药的抑制性排名
抑制性强:三唑酮、三唑醇、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丙环唑、氟硅唑、氟环唑、多效唑等。
抑制性弱:苯醚甲环唑、腈苯唑、腈菌唑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