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力楠如何栽培造林力楠杉木混交林栽培技巧!堂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520 次
选择合适的地块

力楠杉木混交林的栽培需要选择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块。在选择地块时,还需要考虑到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科学施肥

力楠杉木混交林的栽培需要科学施肥,以保证树木生长的健康和茁壮。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树木的生长需要,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用量。同时,还需要注意肥料施用的时机和方法,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合理管理

力楠杉木混交林的栽培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包括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在修剪时,应根据树木的生长状态和生态环境的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形。在除草时,应选择适宜的除草方法,避免对树木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在病虫害防治时,应选择环保、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注意防火

力楠杉木混交林的栽培需要注意防火,避免林火对树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气象条件,制定合理的防火措施,加强火源管理,避免火灾的发生。

问:力楠杉木混交林的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方法?
答:力楠杉木混交林的病虫害防治可以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物理防治包括手工捕杀、人工干预和机械防治等;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微生物和植物等进行防治;化学防治则是利用农药等化学药品进行防治。在选择防治方法时,需要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宜的防治方法。问:力楠杉木混交林的施肥时机应该怎么确定?
答:力楠杉木混交林的施肥时机应该根据树木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养分含量来确定。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树木生长的关键时期,施肥时应选择在这两个季节进行。还需要根据不同肥料的特点和作用,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机,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问:力楠杉木混交林的修剪方法有哪些?
答:力楠杉木混交林的修剪方法包括整形修剪、定向修剪和保护修剪等。整形修剪是指对树冠进行整体修剪,使树冠形态更加美观;定向修剪是指对树枝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剪,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展;保护修剪是指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伤进行修剪,以保护树木的健康和生长。在进行修剪时,需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状态和生态环境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修剪方法和时机。

参考来源:
1.《杉木林培育技术》
2.《林业生态系统管理》
3.《林木栽培与管理》

问答拓展:栽培楠木好难,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介绍下吗?

楠木采种工作应在11月末进行。当果皮逐渐由青绿色转变为蓝黑色时,表示楠木种子已经足够成熟,即可采集楠木种子。通常从20~40年生的楠木上采集种子。采集种子的方式较多,如可以选用竹子或棍子来敲落树上的果实,或者是将树下的落叶清扫干净,让果实自由落地,然后捡拾果实采集种子即可。完成采种工雀轿作后,为了提高种子萌芽率,需对种子进行处理。栽培人员应把楠木种子浸泡在水中,24h后将果实的表皮搓落;将种子放到清水中进行清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漂浮在清水表面的楠木种子,一律不予使用;将合格的楠木种子放置阴凉的区域,用湿润的沙子来贮藏楠木种子。这是因为楠木种子失去水分进行贮藏,将会丧失发芽力。

1.2苗圃地的选择与处理在选择培育楠木的橘岁搜苗圃时,应保障苗圃*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pH值为5~6、水源足够且利于排灌。选好苗圃地后,应开展相应的处理工作。相关人员应将苗圃中的石头及圆历杂草清理干净;保障苗圃地的平整度,并结合现场的地形地势来科学合理地设置苗床,一般苗床必须高于地面10cm左右,苗床宽度不能超过1.5m,长度需结合实际情况来定,通常苗床的长度不能超过20.0m,主要目的是便于后期的苗圃管理;再次,完成上述处理后,相关人员应在苗圃周边开挖排水沟,并且安装相应的喷灌设备。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进行深耕细耙及施肥。

1.3播种

1.4田间管理

1.4.1灌溉。楠木的生长离不开水源,栽培人员应定期观察*壤的湿润情况,适时进行灌溉,保障*壤具有足够的水分。

1.4.2除草。当楠木种子发芽后不能冲出*壤时,栽培人员应小心谨慎地将覆盖的细*及稻草拿掉。然后清除石块及杂草,15d进行一次,尽量选择在阴天开展清理工作。

1.4.3间苗。楠木种子存在有多个胚胎的现象,因此应及时开展间苗工作,拔除多余的幼苗,从而保障楠木健康生长。

1.4.4遮阴。楠木是一种喜阴植物,需在每年5月搭设遮阳棚,遮阳棚的高度约为1.5m。每年9月末至10月温度开始骤降时,应及时拆除遮阳棚,从而提高楠木幼苗的御寒能力。1.4.5施肥。一般当楠木幼苗长至5~10cm时,应在每年6月末及8月末开展施肥工作,肥料选用**素或者复合肥,施肥次数为1次,肥料用量为3kg/667m2,施肥时注意避免肥料与楠木根叶接触。

问答拓展:杉木与木荷混交的树种比

在我国南方地区,杉木是十分重要的树种之一,其具有分布范围广泛、木材质量高、经济价值良好等优势,因此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对杉木混交林营造技术进行开发与应用,能够使林木的产量得昌差腊以极大的增加,对于土壤中各类有机物质含量的提升以及土壤肥力的涵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在本文中,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杉木混交林营造技术进行了研耐滑究与探讨,仅供参考。
通常来说,杉木的树干比较的圆、直,其树冠是比较窄的,而且其出材率与产量相对比较高,不但很好培养,并且其经济价值也是比较高的。如果长期连续且对杉木进行单一种植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土壤出现酸化的问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是因为,杉木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一般杉木很少落叶,但是其树叶中含有较多的酯类物质与酸性物质,且分解比较困难。所以,对杉木混交林进行营造是十分必要的。
一、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营造技术
1.杉马混交林的混交方式。在混交林中,选择正确的混交方式对于混交林能否培育成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对混交方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与树种的混交目的及其各自的特性、具体的立地条件等相结合,来做出科学的选择。在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中,其比较常见的混交方式通常有下列几点:
(1)带状混交。在很早的时候,带状混交林是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该方式主要是在立地条件差别比较大的林地里比较适用。由于林地的顶部条件是比较差的,所以应该将马尾松种植在上部,而在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中下部,可以对杉木进行种植。通常来说,带状混交的方式操作简便,并且其经济效益也相对较高,其能够将树种自身的特点与树种的立地条件等相关因素充分相结合,所以,该方式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2)株间混交。通常而言,株间混交的方式在立地条件相对来说比较不好的林地中常用。对该方式进行选择,最终混交林的培育是否成功,取决于各树种之间混交的比例是否恰当。这是因为,在株间混交方式之下,各个树种之间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杉马混交的初期,应该将杉木种植在上层,将马尾松种植在下层。由于马尾松对于光照有着十分高的要求,上层种植的杉木,其应该选择合理的比例,同时还需对其数量进行控制。比例过大、数量过多,则会使得马尾松受到较大的压迫,最终致使混交成败。一般来说,在这种方式下,往往对5杉5马的比例进行选用,是比较合适的。
(3)不规则混交。在杉马混交林中,有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杉木通常通过多代杉木的萌芽逐渐成长而形成,马尾松大多是通过其母树的自然播种而生长出来的。在这种混交的方式下,往往杉木与马尾松的数量及其比例上没有特别的规定,由于是天然形成的混交林,所以我们将这种混交的方式称谓不规则混交。一般这种混交的方式是最为常见的,种类也相对较多,其杉木与马尾松的比例在1:9-9:1的范围内均有所分布。
2.抚育间伐。在营造混交林的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就是间伐技术,其应用是否有效能够对混交林营造的成功与否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通常来说,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林的间伐次数为3-4次,第一次往往是在混交林数目生长到第9-10年的时候,此时,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杉木进行间伐,并将一些受到压迫的马尾松进行清理,在此过程中,应该对“三砍三伐”的原则进行遵守,通常将强度控制在20%-30%左右。在第14-15年的时候,应该着手进行第二次间伐,此次间伐同样将杉木作为主要的对象,将强度大约控制在20%。在大概第20年的时候应该对第三次间伐工作进行开展,而此次间伐主要的对象是马尾松,一般将强度控制在30%上下。在25-30年的时候,需要对第四次间伐工作进行开展,此时,需要全部去除杉木,将马尾松控制在每平方公顷600株左右。在对杉木进行间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庆洞其萌芽进行保留,使其萌芽不断的成长,所以在35-40年的时候就可以将马尾松作为主要的间伐对象了。
3.杉马混交林的效益。从其取得的经济效益上来看,杉木在生长的早期阶段其速度是比较快的,早期需要对杉木进行不断间伐,在后期主要将马尾松作为主要间伐对象。由此可得,无论早期还是后期,其经济效益均比较高。从病虫害控制的角度上来说,在全部是杉木的树林中,细菌性叶枯病与炭疽病程度比较深,在全是马尾松的树林中,松毛虫病害也比较严重。而杉马混交林中,由于混交环境的影响,病虫害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
二、杉木与木荷混交
1.杉荷混交的方式。在杉木混交林中,杉木与木荷混交也是一种比较良好的混交方式,通常来说,在杉荷混交林中,主要的树种为杉木,木荷主要是作为伴生树种存在的。在这种混交林中,主要有两种混交方式,即株间混交与行间混交,一般将杉木与木荷的混交比例控制在6:4-8:2范围内。
2.抚育间伐。在杉荷混交林中,一般是进行2-3次间伐,每次间伐主要对象为杉木。在8-10年的时候进行第一次间伐,将强度设定在20-30%范围内。在大概15年的时候开展第二次的间伐,通常将强度设定在25-40%范围内。在20年左右的时候开展第三次间伐,间伐到想要保留的树木数量为止。在每次间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杉木的萌芽进行保留,在混交林生长到25-30年的时候,主要对杉木与木荷进行间伐。
3.杉木与木荷混交林的效益。在该种混交林中,木荷主要是作为杉木的伴生树种而存在的,其不仅能够使土壤的情况得以改善,而且还能够使杉木的良好成长得以促进。在此种混交林中,土壤结构往往较为稳定,而且其具有良好的孔隙状况,所以能够使土壤通气透水的状态得以保证,对于土壤肥力的增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杉木与楠木混交
1.杉楠混交林的混交方式。一般来说,杉木与楠木混交主要有两种方式,具体来说为行间混交、株间混交。在这中间,梅花型是最好的株间混交类型。杉木与楠木的混交比例一般控制在5:3-3:7范围内。
2.抚育间伐。在该种混交林中,楠木的生长速度相对于杉木来说是十分慢的,所以,需要对杉木进行不断的间伐以此来实现林木结构的调整。通常间伐次数为5次。第一次是在6年的时候进行间伐,强度往往设定在15-20%范围内。再往后每间隔3年间伐一次,在混交林生长到第25年左右的时候,主要杉木进行间伐,其程度主要将能够对楠木的生长进行促进为原则。在对杉木进行间伐的时候,应该避免压断楠木,并对杉木的萌芽进行保留。在大概50年的时候,可以将楠木作为主要的间伐对象。
3.杉楠混交林的效益。作为一种对楠木进行发展的方法,杉木与楠木混交具有较强的可操性,其能够将长期的效益与短期的效益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使杉木与楠木的病虫害得以有效降低,而且对于楠木生长的促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供极大地促进楠木的发展。
四、
总而言之,对杉木混交林进行营造,除了能够使林木的产量得以增加,而且还能够使土壤肥力得以提升。同时,杉木混交林能够使林木的病虫害得以有效降低,对于林木健康生长意义重大。新时期,对杉木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能够极大的推动林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对杉木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进行不断的推广与应用

问答拓展:杉树种植技术与管理

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措施
黄斌
贝江河林场江门分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完成上级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加强管理,深入改革,狠抓落实,在2024年完成速生丰产造林共计112.60hm2(其中造杉树纯林90.80hm2,造楠木纯林6.53hm2,造杉木、枫香混交林6.80hm2,造杉木、楠木混交林8.47hm2)。在造林工作前期,林场升袭对造林地进行了清理,其中割草8.33hm2,砍杂27.40hm2,开炼山防火线35.8km,炼山102.00hm2;整地面积打明坎18.53hm2,打暗坎94.07hm2。经上级春季验收,林木保存率为98%。现将杉木的有关种植经验总结如下。
1_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1.1_杉木选种
种类不同的杉木在种植栽培过程中技术要点也不相同,应当根据种植的环境以及杉木的生长习惯,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为了确保杉木林地种植达到丰产和速生的效果,在选择杉木品种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2点问题:1)在选种时要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这类种子发芽和生长速度较快;2)种子也具有遗传性,所以在选种时要选择抗病虫能力较强的杉木种子。选种是杉木种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做好选种工作,才能大幅度减少后期出现的病虫害问题,确保杉木种植速生高产。
1.2_种子预处理
选择好杉木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先将种子浸泡于温水之中,待24h后再放在太阳下晾晒;再使用漂白粉对种子进行全面消毒,以减少病虫害;消毒完成后再次晾晒,将晾晒好的种子进行集中收集。
1.3_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当选择地势较为平缓且背风的林地,以促进苗木生长,方便后期苗木灌溉。除此之外,还要选择交通较为方便的地区,方便后期对种植林地进行抚育管理。杉木具有喜湿怕旱的特性,所以在选择种植地时应当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且呈酸性的地区。在初期育苗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种植地的排水和灌溉铅笑毕工作。
1.4_整地与打坎种植
在清理林地工作中,贝江河林场江门分场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在割草、砍杂施工中将造林地内的杂草、杂槐芹灌离地面10cm高处全部割(砍)倒,大中树砍倒后要修枝。在计划的造林地外缘开设10m宽的防火线,清除防火线上的易燃物。炼山工作按有关规定组织足够人员炼山、防守,将计划造林地内的杂草、杂灌烧尽。打坎工作分为打明坎和打暗坎,打暗坎按水平株行距2m×2m,自上而下环山打坎,坎的规格为长60cm、宽50cm、深25cm。先下锄抬高坎下边挡土_,然后挖松、打碎坎内土地,表土保留在坎内,捡出草根、整平坎面。挖完明坎后,施基肥回表土,每坎施用0.5kg复合肥,基肥和表土拌均后放至坎底,再锄碎坎上方表土并除去石块、树根后回填明坎并定植。选用一年生一、二级苗,用锄起苗并用黄泥浆根,定植时根系要舒展,苗木要直立,适当深栽,先用湿润细土埋根、压实,再覆土,层层压紧,两手指提苗不起为度,坎面覆一浅层松土,回土高出表土。暗坎定植与明坎定植类似。
按照上级要求,2024年贝江河林场江门分场共完成幼林全面铲草2次,面积225.20hm2(其中4—5月第一次,8—9月第二次),全面铲光杂草,挖出草兜翻晒,除掉杂灌木,除掉杉老兜萌条和幼树萌条,修整培育幼树,铲除后的杂草、杂灌不压盖杉木幼树,施工面完整,不留边、不留空。同时,完成林区设施防火线维修24.48km,林道维修29.07km。林区公路维修3.40km。
2_杉木抚育管理
杉木速生丰产种植需要采用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只有达到标准的杉木才具备相应的市场价值。所以在杉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栽种要求进行种植管理,定期对杉木林地进行除草、施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合理间伐。只有严格对杉木林进行抚育管理工作,才能够促使杉木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
2.1_做好除草松土工作
在杉木抚育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杉木健康生长,应做好林地的杂草清除和松土工作。1)在苗木生长前期,要根据杉木的生长情况对周围的杂草进行有效清除,注意不要破坏杉木的根部。2)为了确保杉木在种植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林地内高于地面10cm的杂草和杂灌要全部清除,保证杂草与杂灌没有压盖幼树;针对成年树,则需要定期进行修枝。3)在除草方式上,可以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除草工作的效率,避免周围植被环境遭受破坏。
2.2_施肥
要使杉木生长迅速,在生长期间必须要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施肥分为施基肥与后期追肥两种,施肥需要考虑季节和当前土壤肥力等诸多因素。施基肥是在种植穴中施加肥料,将种植穴中的土壤与肥料进行充分混合,再覆上一层土,避免杉木根部与肥料直接接触。后期追肥则要考虑到杉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可以在种植后的第二年开展除草工作的同时进行追肥。
2.3_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杉木抚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在气候较为恶劣的情况下更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林地内一旦发生病虫害,就会使杉木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所以管理人员在杉木的生长过程中要定期对树木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于及时发现病虫害,同时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防治。当发现病虫害时,要及时处理,避免出现大批量杉木染病。只有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保障杉木的产量和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定期进行喷药和修剪工作,确保林地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2.4_合理间伐
合理间伐能够令杉木的整体生长趋势得到良好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杉木的质量,为杉木的生长提供保障。1)注意间伐的时间,通常在杉木种植的第五年进行第一次间伐,此后每隔4年进行一次间伐。要确保两次间伐之间间隔的时间不能太短,确保杉木的生长能够达到预期。2)要注意控制间伐的力度,间伐不宜过量。初次间伐可以伐去总产量的25%,之后每次间伐则需要控制在10%左右。在间伐时应当注意对林地杂草进行清理,保证杉木不会被杂草、杂灌挤压,生长空间充足。
3_
杉木作为一种特殊经济树种,在我国当前林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虽然贝江河林场江门分场目前对于杉木经济树种的速生林栽培以及抚育管理工作已经具备一定的经验,但在人员管理上仍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上存在出工“一窝蜂”现象;财务管理上存在民工完成林场的生产任务后没有及时领取到相应劳务报酬;营林生产、木材生产中存在施工管理、监督管理不到位现象,民工劳动力难找,因天气等自然因素而转**工至安全地带的难度加大;党委工作中存在**理论学习不够,平时职工集中学习时间比较少,思想工作不到位,党群干群紧密不够等问题。
未来林场还需要加强员工对于**理论的学习,认真搞好安全生产、护林防火、资源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搞好场群关系,使场群关系和谐;进一步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职工工作责任心,增强职工责任感,使其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开展工作。如此,才能确保林场杉木栽培与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开展,确保我国杉木用材可持续性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