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线虫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983 次
小线虫

小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微生物,属于线虫纲,主要生活在土壤中,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线虫的生态作用

小线虫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助于土壤通气

小线虫的活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土壤中氧气和水分的流通,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促进有机质的分解

小线虫可以利用植物残体和其他有机物质作为食物,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形成更多的有机肥料,为植物提供养分。

控制害虫和病原菌

小线虫可以控制一些害虫和病原菌,如防治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

小线虫的分类

小线虫的分类较为复杂,根据形态特征、生命周期等方面可以分为多个属,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二刺线虫属、根结线虫属、线虫属等。

小线虫的繁殖

小线虫的繁殖主要通过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其中卵生是最常见的繁殖方式。

小线虫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小线虫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制剂

小线虫可以用来制作生物制剂,如小线虫肥、小线虫菌剂等,用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

生物防治

小线虫可以用来防治一些土传病害,如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等,可以代替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小线虫的研究现状

小线虫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小线虫的分类、生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相关百科知识

小线虫的学名为Nematoda,属于线虫纲。线虫纲是一类细长、柔软、无节的无脊椎动物,具有广泛的生态分布和多样化的形态特征,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1.王晓明,等.小线虫类生物的分类与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24,23(3):1-7.

2.赵晓光,等.小线虫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4,32(23):7567-7578.

相关拓展:

线虫动物门(假体腔动物)释义:

线虫动物门(学名:Nematod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

绝大多数体小呈圆柱形,又称圆虫(roundworms)。它们在淡水、海水、陆地上随处可见,不论是个体数或物种数都往往超越其他动物,并在极端的环境如南极和海沟都可发现。有许多种的线虫是寄生性的(超过16,000种),包括许多植物及人类在内的动物的病原体。只有节肢动物比线虫更多样化。

线虫原先在1919年被NathanCobb命名为Nemata。后来,它们被降级为囊蠕虫中的一纲,最后才被重新分类至线虫动物门。一般不要喝自然环境中的水,线虫一般都是通过饮水进入人体内。消过毒的水,像自来水等都没有问题。同时,看起来比较清澈的溪水,也不要直接喝。自然环境里的水体中,可能有线虫的卵或者幼体,肉眼很难发现。

问:马桶边黑色的小线虫怎么除去啊?

卫生间水池边发现黑色线状虫子,如何有效消灭?

有效消灭的方法:1、首先应保持环境干燥、干净。要把腐烂变坏的食物及时清理,保持干燥卫生的环境。吃剩的果皮垃圾也要密封,并尽快扔掉。2、在房屋的装修设计上也要留神。建议装较密的纱窗,并及时检查是否有漏洞。3、当出现小虫后,可以用多种工具杀灭。蚊香、杀虫剂败举、电蚊拍、黏虫板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弊迅

拓展资料

马桶边黑色的小线虫的危害:机械**媒:白斑蛾蚋、星斑蛾蚋经常出现在厨房、浴室墙壁上,且全身长满细毛,容易携带病菌,察卜碧有污染食物、传播**的可能性。蛾蚋的活动不高,机械****机率不大,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生态习性,有散播大肠杆菌**的可能性。

骚扰性害虫:栖息在白色油漆或磁砖墙壁上的蛾蚋,会影响视觉清爽及室内清洁。蛾蚋的飞行能力不犟,经常停在墙壁上不动,只有在受干扰时才会飞离原地。飞行一小段距离,又停在附近的墙壁上。

有效防治的办法:1、环境防制:以环境防制为根本,清除各类积水和污物,尽可能保持卫生间、厨房、**间环境干燥清洁,降低孳生风险。2、防御设施:修复破损的马桶便池、地漏、水池等管道;加装完善排水口、地漏口的防逆防回流装置;完善并规范使用纱门纱窗。3、药剂防制:室外或庭院环境的化粪池、下水道等孳生场所可投放吡丙醚(昆虫生长调节剂)、倍硫磷(有机磷类)等缓释剂,或喷洒大剂量低浓度的马拉硫磷、辛硫磷等有机磷类杀虫剂。

对于成虫,由于其活动能力弱,量少时可电蚊拍居室处理,量大可喷洒触杀型的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消杀。

成虫的清除:蛾蚋的飞行能力很差,使用电蚊拍,就可以有效清除。化学药剂可以使用一般家庭用的合成除虫菊酯喷雾剂。

问:我的鱼缸里长了好多白色小线虫,怎么办

鱼缸里的白色线虫是蛋白虫,少量存在是无害的,量太大的话需要全缸换水,并给缸和鱼消毒。蛋白虫一般因水体过肥所引起,在饲养过程中,主人一定要注意定期换档激源水,选择性喂食,一次不要铅滚投入太多食物。
鱼缸中白色线虫的去除方法
&#;
鱼缸里面的白色线虫通常是蛋白虫,导致蛋白虫的原因主要是长时间没换水、食物残渣或鱼排泄物过多、过滤棉长久未清洗等引起的水体过肥。
&#;
白色线虫一般对鱼的健康没有太大影响,甚至能成为某些鱼的食物,如曼龙。少量白色线虫可以不用管,但比较多的话,说明鱼缸内的硝化系统即将崩溃。
&#;
对此,需要进行全缸换水,并用盐水彻底清洗鱼缸,再浸泡消毒,换水时一定要注意水的温差。同时,用0.3%的盐水给鱼浸泡10分钟左右,能杀死其身行态上的蛋白虫。
&#;
在日后喂养过程中,注意定期换水,选择性喂食,经常清洁过滤棉,避免水体过肥。可以的话,鱼缸中混养几条蓝曼龙也能预防蛋白虫。

问:小蛔虫生活在什么地方?

原腔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虫卵随粪便排出,卵分受精卵和非受精卵两种。前者金**,内有球形卵细胞,两极有新月状空隙;后者窄长,内有一团大小不等的粗大折光颗粒。只有受精卵才能卵裂、发育。在21~30℃、潮湿、氧气充足、荫蔽的泥土中约10天左右发育成杆状蚴。脱一次皮变成具有感染性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此时如被吞食,卵壳被消化,幼虫在肠内逸出。然后穿过肠壁,进入淋巴腺和肠系膜静脉,经肝、右心、肺,穿过毛细血管到达肺泡,再经气管、喉头的会厌、**、食道、胃,回到小肠,整个过程约25~29天,脱3次皮,再经1月余就发育为成虫。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对人体危害很大。预防蛔虫病,主要是普治**,杜绝感染来源;搞好粪便管理;讲究个人卫生,防止虫卵进入人口。

问:猪脂肪中有一些红色的小线虫是什么病?能传人给人吗?


应该是猪肉绦虫,如果食用了半生不熟的猪肉的话,绦虫就会在人体内驻扎,也就是人要成为绦虫的宿主。这样肯定要生病的,所以是要传染的。因为不管是哪类寄生虫都是要靠吸食营养生活的,也就是必须找到宿主才会有营养。就拿猪肉绦虫来说,它以前的寄生宿主是猪,当人吃了猪以后宿主就变**了。一般来说,只要煮熟了应该不会有问题的,绦虫不耐热的。

问:花土里生出白色的小线虫是什么虫?怎么消灭?

花卉上常见的线虫病害有三类:
1.根结线虫,表现为花卉根部形成小瘤状虫瘿(根结),危害牡丹、芍药、四季海棠、月季、凤仙花、仙客来等,虫体侵害植物根系;2.滑刀线虫,叶片表现出多角形的坏死斑、芽畸形,全株矮化,危害菊花、大丽花、早小菊等,虫体侵害叶和芽;3.茎线虫,表现为叶片变形,花卉矮化,甚至不能开花。危害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水仙等,虫体侵害球茎和块茎等。
发病规律
线虫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花卉上,1年发生代数不同。一般几代至10多代。以卵、幼虫和成虫在病株和土壤中越冬。虫体借雨水,灌溉、工具、土壤、花苗、种球等传播。翌年春季土温上升后,卵孵化,幼虫从气孔、皮孔、伤口等处侵入。土壤温度在15至30℃时,有利于根结线虫和茎线虫发育与侵染。在适宜条件下,20至30天就可完成1个世代。一般沙质土壤发病严重。有的线虫还能传播病毒。
综合治理措施
1.加强检疫严禁携带线虫的花苗、种球调运。
2.消灭病原及时清除病株、病残体、病土、不要重茬种植。
3.培育无病苗用顶芽繁殖和组培方法,繁殖无线虫苗。
4.高温处理夏季高温天气,将土壤铺成10厘米厚,日光暴晒30天,3天翻动1次;要注意防雨。不用有线虫土壤培育花苗。
5.药剂防治每公顷用10%克线磷颗粒剂37.5千克,采用沟施或穴施方法埋药,后覆土浇水。盆栽花卉,在土中适量埋药,一般中等大小花盆埋1至2克。
我用过一种叫花卉杀虫杀菌剂的镇江硫酸厂出的效果不错,用了一袋土里基本干净了。我买的1.5两袋,若有地区差价可能也不会差太多。你可以试试
参考文献:中国花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