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咸阳近期小麦条锈病 咸阳近期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930 次

咸阳小麦条锈病问题分析

小麦条锈病的成因和传播方式

小麦条锈病的成因是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这种菌类通过风、雨、昆虫等途径传播。在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小麦条锈病易发生。同时,如果小麦生长在密度过高、通风不良、土壤营养不良等环境下,也会增加小麦感染小麦条锈病的风险。

如何预防小麦条锈病

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关键是要加强农业生产管理。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小麦品种,同时在种植小麦时要注意密度和通风情况,以保证小麦的生长环境。要定期对小麦进行病害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小麦条锈病的病害。

小麦条锈病防治的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两种方式。化学药剂的防治方法是通过喷洒杀菌剂等药物来控制小麦条锈病的传播。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天然的生物控制剂来控制小麦条锈病的传播,这种方式对环境污染较小,但是防治效果相对较弱。

拓展问题:

问题一: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有哪些?

回答一:小麦条锈病会导致小麦生长不良、产量下降,同时会影响小麦的品质,降低小麦的商业价值。

问题二:小麦条锈病的化学药剂防治对环境有何影响?

回答二:小麦条锈病的化学药剂防治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会对农民的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

问题三:小麦条锈病的发展趋势如何?

回答三:小麦条锈病的发展趋势与气候变化、种植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防治。

问题四:生物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优势是什么?

回答四:生物防治小麦条锈病相对于化学药剂防治具有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影响小等优势。

问题五:如何提高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回答五:提高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需要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研究、完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措施。

问答拓展:中信麦78号小麦品种介绍

中信麦78号小麦幼苗呈半匍匐状,叶片颜色为深绿色,株高71.5cm,株型半松散,有较强的分蘖力和抗倒性,茎秆有蜡质,穗层整齐度较好,熟相一般,全生育期238天,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的熟期略早。根据抗病性鉴定,该品种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黄矮病,中感白粉病。

一、中信麦78号的特征与特性

1、中信麦78号小麦属于半冬性品种,全笑册宴生育期238天,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的熟期略早一些。幼苗呈半匍匐状,叶片为深绿色,有较强的分蘖力。

2、该品种株高71.5cm,株型半松散,有较好的抗倒性,旗叶上举,茎秆有蜡质,穗层整齐度较好,但熟相一般,穗为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

3、根据抗病性鉴定,中信麦78号小麦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黄矮病,中感白粉病。

4、根据两年间的品质分析,该品种籽粒容重分别为819g/L、814g/L,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52%、13.68%,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6%、32%,稳定时间分别为7.9分钟、6.9分钟。

5、中信麦78号小麦亩穗数为39.6万穗,穗粒数为33.4粒,千粒重为39.3g。

二、中信麦78号的产量表现

1、中信碰银麦78号小麦在2024-2024年参加了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姿消验,平均亩产量为452.5kg,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了8%。

2、该品种在2024-2024年参加了续试,平均亩产量为442.9kg,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了8.8%。

3、在2024-2024年生产试验中,中信麦78号小麦平均亩产量为415.6kg,比对照品种增产了6.6%。

三、栽培中信麦78号的技术要点

1、播种时间:10月上中旬播种,亩播基本苗15-18万。

2、防治病虫害:防治蚜虫、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黄矮病等病虫害。

四、适合种植中信麦78号的地区

中信麦78号小麦适合种植在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地。

问答拓展:中麦578小麦品种介绍

株型松散,株高8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226.2天,比周麦18天早熟2.3天,属于半冬性品种。幼苗半直立,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穗层较厚,穗呈纺锤形,籽粒白色,饱满度良好,亩穗数为42.1万穗,穗粒数为28.6粒,千粒重为50.1克。经鉴定,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叶锈病。

一、特征特性

1、植株

(1)该品种为半冬性小麦,株型较松散,株高为8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为226.2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天早熟2.3天。

(2)幼苗半直立,叶片细长,颜色为深绿色,分蘖力中等,穗层较厚,熟相、整齐度、抗倒性良好。

2、麦穗、籽粒

(1)穗呈纺锤形,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良好。

(2)平均穗数为42.1万穗/亩,穗粒数为28.6粒,千粒重为50.1克。

3、抗性

经抗病性鉴定,该品种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条锈病。

4、品质

(1)经2年品质检测,该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1%、14.8%,籽粒容重分别为812克/升、805克/升,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1.8%、32.5%,稳定时间分别为11.3分钟、22.7分钟,吸水率分别为60%、61%,最大拉伸阻力分别为471Rm.E.U.、588Rm.E.U.,拉伸面积分别为121平方厘米、125平方厘米。

(2)2024-202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该品种的品质指标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

二、产量表现

1、2024-2024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85.6公斤/亩,比对照品种饥搜周麦18增产5.59%。2024-2024年续试,平均产量为582.9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45%。

2、2024-202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90.6公斤/亩,亮码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27%。

三、种植要点

1、该品种适合在10月份中下旬播种,可保留基本苗18万株左右/亩,若播种时间较晚,需适当增加种子用量。

2、播种前可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返青至拔节初期需喷药防治茎基腐病、纹枯病。

3、拔节中后期(基部节间定长时)要进行追肥,之后要做好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条锈病、叶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四、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合作为早中茬小麦种植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咸阳、铜川、西安、渭南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烂键历)的高中水肥地块内。

问答拓展:登海202小麦种品种介绍

“登海202小麦是由烟农24与淮麦20杂交后选育出的冬性品种,株高为83厘米左右,株型紧凑,麦穗呈纺锤形,并且该品种的小麦全生育期为234天,适宜的播种期为每年10月1日至10日,具有顶芒厅让、白壳、白粒的特点,每亩基本苗达到12-15万棚伏散株。
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型紧凑,叶色深绿,旗叶宽大,较抗倒伏,熟相好。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4天,比对照济麦22晚熟1天;株高83厘米,亩最大分蘖98.1万,亩有效穗40.9万,分蘖成穗率41.7%;
穗型纺锤,穗粒数37.1粒,千粒重45.1克,容重791.4克/升;顶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
202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感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越冬抗寒性较好。
2024年、2024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链氏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12.8%湿面筋34.9%,沉淀值30.8ml,吸水量63.7ml/100g,稳定时间5.2min,面粉白度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