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落叶松毛虫的爆发数量空间分布特征

2024-01-2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36 次
落叶松毛虫的爆发数量空间分布特征 松毛虫的发生规律

松毛虫的发生规律:松毛虫发生区一般可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无灾区。常灾区多分布于大面积纯林地带。马尾松毛虫成灾,多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云南松毛虫、德昌松毛虫则猖獗发生于500~1000米的山区。

松毛虫从卵里爬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啃食自己巢穴的针叶,就会落到附近的枝叶上。有时5只松毛虫会一起落到同一根枝叶上,这便是未来毛虫大军的雏形。松毛虫们有时候会一起排队觅食。每一只松毛虫都有可能当领袖。

(1)发生规律一年1代。以3~5龄幼虫在翅皮下、落叶丛中或石块下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10℃左右时上树为害,取食2年生针叶。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

如何采用地面挖取法调查落叶松毛虫幼虫越冬情况

1、初孵幼虫多群集在枝梢端部,受惊动即吐丝**,随风飘到其他枝上。2龄后渐分散取食,受惊动不再吐丝**,而是直接坠落地面。幼虫共7-9龄。1年1代的龄期较少,以3-4龄幼虫越冬。

2、在黄河、淮河流域,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大部分在树干皮层,一部分在树冠针叶丛中越冬。华北地区的油松毛虫以树皮下或地面石块下为越冬场所,东北的落叶松毛虫在地被物以下越冬。

3、挖茧或扬土灭茧春季解冻后至幼虫出土前(3月份至6月上旬),可在树干根颈部挖拣越冬茧,尤其要注意上下树皮的缝隙处。

4、方法:越冬松毛虫幼虫上树前,在树干中部或下部绑一圈塑料布,布宽5~6厘米,接头处用大头针扭住,使布环不脱落即可。

5、月份幼虫老熟后陆续沿树干爬下,入土内化蛹越冬。C.防治方法:结合秋翻地或春刨树盘,让越冬蛹暴露地面,经风吹日晒失水而死,或为鸟类等天敌所食。

6、幼虫具长毛,中、后胸有毒毛。末龄幼虫体长47~100毫米。体色有棕红、灰黑、黑褐、烟黑、灰褐等色,花斑明显成不明显,两侧有长毛,全体满布白、黑、棕色长毛或短毛。

松毛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1、特点:外形:松毛虫的体长一般在30-50毫米之间,翅展在60-80毫米之间。身体呈深褐色,触角呈羽毛状,翅上具有许多细长的鳞片。鳞片:松毛虫的鳞片会随着环境的颜色而变化,如树皮的颜色、**的颜色等。

2、松毛虫的生活特征是以植物为食,特别是松树、云杉等针叶树的叶子。它们会用嘴咬下树叶,然后通过消化吸收来获取营养。松毛虫通常在春季和夏季活动,它们会在树上爬行,寻找食物。

3、《昆虫记》松毛虫的特点是幼虫毛黑,成虫有磷褐色或白色。松毛虫的生活特征是松毛虫是气象预报员。正月里松毛虫会进行第二次脱皮。虽然它不像以前一样漂亮,但是它增添了一个器官,这对它非常有帮助。

4、《昆虫记》松毛虫外形和生活特征如下:丑陋瘆人的外表,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故2对翅为鳞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成虫呈枯叶色,前翅中外横线双垂。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