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控最佳期
小麦吸浆虫防控最佳期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小麦的危害非常大。合理的防控吸浆虫是保障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什么是吸浆虫?
吸浆虫是一种体长约1.5-2.5毫米的昆虫,它的体型很小,但是数量巨大,给小麦生长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吸浆虫主要以小麦的汁液为食,会吸取小麦的汁液导致小麦营养不良、叶片黄化、生长缓慢等现象,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吸浆虫防控最佳期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和流行受到气温、降水、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在3-5月份为发生高峰期。小麦吸浆虫防控最佳期为小麦生长的3-5月份,这段时间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也是吸浆虫活动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
小麦吸浆虫防控措施
1.防治药物喷洒。在小麦生长的3-5月份,可以使用防治药物对小麦进行喷洒,有效控制吸浆虫的数量和活动范围。
2.土壤处理。在小麦生长的3-5月份,可以对小麦的土壤进行处理,杀灭土壤中的吸浆虫卵,防止吸浆虫在土壤中滋生。
3.病虫害综合治理。在小麦生长的3-5月份,需要对小麦的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防止病虫害交叉感染,对小麦产生影响。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小麦吸浆虫防控药物有哪些?
答:小麦吸浆虫防控药物有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等。
问:小麦吸浆虫防控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小麦吸浆虫防控时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使用方法和安全期等,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问:小麦吸浆虫防控的成本是多少?
答:小麦吸浆虫防控的成本与药物的使用量、使用方法和农民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每亩100元左右。
小麦吸浆虫防控药物-敌敌畏
敌敌畏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吸浆虫。敌敌畏是一种神经毒剂,可以阻断吸浆虫的神经系统,导致吸浆虫死亡。敌敌畏也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量和安全期,以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技术》
2.《小麦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
3.《农业病虫害识别与治理》
释义拓展:小麦吸浆虫(双翅目瘿蚊科动物)
小麦吸浆虫(英文名:wheatblossommidges),俗称小红虫、麦蛆,双翅目瘿(yǐng)蚊科昆虫类动物,是一种毁灭性害虫。
小麦吸浆虫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怕光、喜湿,小麦红吸浆虫成虫橘红色,体长约2至2.5毫米,卵长卵形,幼虫橘**,蛹橙红色,小麦黄吸浆虫成虫姜**,体长约1至1.5毫米,卵香蕉形,幼虫姜**,蛹淡**,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在遇到不适的环境条件时可在土中休眠多年。小麦吸浆虫在中国分布于陕西、甘肃等地,麦红吸浆虫广布古北区和新北区,麦黄吸浆虫广布欧洲、以色列。
小麦吸浆虫危害小麦花器并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籽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绝产,直接威胁小麦的丰产丰收。防治方法有熏蒸等。
问答拓展:吸浆虫什么时候打药最好
吸浆虫在小麦返青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打药最好。
1、小麦返青期
小麦返青期是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小麦吸浆虫向表土层移动时,可以在田间撒施5%毒死蜱颗粒剂,杀灭土壤内的幼虫。
2、小麦抽穗扬花期
小麦抽穗扬花期是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和卵的最佳时期,由于吸浆虫成虫怕光,所以防治时间应选在晴好无风天气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喷药防治。源缺桐可用41.5%啶虫脒·毒死蜱乳油10~20毫升,均匀喷雾,重点喷施穗部,杀灭成虫和缝隙内的卵。
3、小麦灌浆期
吸浆虫幼虫通常在小麦颖壳内为害,药物不易喷到,防治困难,并且用药时期短,可用10%高氯氟·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剂12-16毫升,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可有效杀灭危害籽粒的幼虫。
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潜藏在颖壳内,吸食麦粒内的汁液,老熟幼虫从籽粒内爬出,钻入土壤内结茧越夏和越冬,第二年春天小麦返青期,当温度升至10℃以上时,幼虫破茧爬出近地表层土壤内,在小麦孕穗至抽穗期,当温度升至15℃以上时,幼虫从土壤内钻出羽化为成虫,进行**。
小扮轮麦抽穗后,成虫将卵产在小穗的缝隙内,卵孵化后,随着小麦小穗开花,颖壳张开,幼虫变钻入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籽粒,当一个颖壳内有两个吸浆虫,就会形成秕雹坦粒,当一个颖壳内有5个吸浆虫时,就会形成空壳,如果一个麦穗幼虫达到100头以上时,就可能造成绝收。
问答拓展: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什么时候用药最佳呢?
小麦吸浆虫以预防为主,如果田间已发生,要及时打药防治,预防时间在播种前,有3个方面:
1、**抗虫蠢冲性较强的品种,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在吸浆虫发生相同程度的情况下,抗虫性较强的品种,危害程度相应会减小。
2、轮作倒茬种植,如果该地块,吸浆虫的发生很严重,而且常年种植的地块,一年比一年发生重,这种情况下,建议轮作倒茬种植,减轻虫害的发生。
3、在小麦播种前,通过撒毒土的措施,来减少吸浆虫的危害,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前会进行深耕处理,可在深耕过程中,把毒土撒进去,可用药剂有甲基异柳磷、毒死蜱、辛硫磷等。
上面说的是预防时间和预防办法,而田间发生吸浆虫之后,越早防治,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冬小麦防治吸浆虫的时间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间,4月下旬主要防治吸浆虫的蛹,5月上旬主要防治成虫。而从生育期来说,在小麦灌浆期时,吸浆虫的危害比较大,这时候要注意防治。
上面说的防治时间,很多冬小麦地区都是如此,但也有例外,出现例外的情况,根据当地的天气、小麦的长势、吸浆虫发生情况具体分析,找到明手合适的时间及时防治。
问答拓展: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时间
一般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为蛹判改期和成虫期。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常见的害虫。一般掘誉判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为蛹期和成虫期。小虚简麦吸浆虫化蛹盛期,该虫大都位于地表且多为**蛹,对杀虫剂敏感,用药土防治效果较好。特别是撒施毒土后降雨,增加了药剂和吸浆虫接触的机会,使防效提高。
吸浆虫成虫,对杀虫剂比较敏感,易**死,可在产卵盛期前(小麦抽穗至开花前)进行防治。防治吸浆虫的药剂,蛹期以50%的辛硫磷乳油、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和6%的林丹粉剂为好,成虫期以6%的林丹粉剂、55%的林丹胶悬剂、40%的氧化乐果乳油和80%的敌敌畏乳油的缓释剂较好。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措施
吸浆虫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因此越冬死亡率低于越夏死亡率。土壤湿度条件是越冬幼虫开始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吸浆虫化蛹和羽化的必要条件。不同小麦品种,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程度不同,一般芒长多刺,口紧小穗密集,扬花期短而整齐,果皮厚的品种,对吸浆虫成虫的产卵、幼虫入侵和为害均不利。
因此要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麦田连年深翻,小麦与油菜、豆类、棉花和水稻等作物轮作,对压低虫口数量有明显的作用。在小麦吸浆虫严重田及其周围,可实行棉麦间作或改种油菜、大蒜等作物,待雨年后再种小麦,就会减轻为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