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施肥方案及需肥规律
此篇知识汇总会给广大农资人剖析“西瓜施肥方案及需肥规律”的内容进行介绍,但愿对广大农友稍微有点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西瓜在整个生育期需要最多的钾,其次是氮和磷。一般情况下,有机肥可施用3000-4000公斤,饼肥100公斤,**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35-50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
苗期基肥充足时不得施肥,**素4-5公斤不足时不得施肥。0.5%磷酸二氢钾喷洒在抽蔓期和坐果期硼砂溶液0.2%。
好文探索:西瓜施肥标准是什么?西瓜全套施肥技术方案
由于生长周期比较短、生长量大,对于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所以在施肥阶段的管理尤为重要,因此科学合理施肥是西瓜栽培管理至关重要的环节。
西瓜的需肥量虽然比较大,但本身的根系比较脆弱,容易因肥力过大而使得根系烧坏。西瓜从幼苗到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对于各种肥料的吸收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对肥料的不同需求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生长阶段:。
这个阶段西瓜对于所有的肥料吸收量都比较小,只占到总量非常少的一部分。
在这个阶段,西瓜对于肥料的吸收相对于幼苗期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大约占到肥料总量的十分之一,肥料应以氮肥为主,辅施磷钾肥。
此阶段西瓜对于磷肥的需求量比较大,一定量的磷肥有利于促进生殖生长、防止蔓叶衰弱、提升坐果率。
从果实褪毛到膨大后期的这段时间内,西瓜植株对于物质和养分的吸收程度达到最高,干物质积累量占据总量的约70%,对于氮素的吸收达到68%,磷素的吸收达到64%,钾素的吸收达到66%,在西瓜膨大到成熟期,对于肥料的吸收又开始出现下降。
总的来看,西瓜养分吸收前期少,中后期多,末期少。西瓜全生育期大量元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西瓜的氮、磷的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钾的营养临界期在伸蔓期,西瓜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在结瓜期。
西瓜施肥总原则是,重施,适量施用氮肥,稳施磷肥,增施钾肥,氮磷钾三元素配合施用,适量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增施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结构,使西瓜根系发达,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对于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西瓜的施肥要根据不同化肥的利用率和土壤自身的养分状况以及西瓜的需肥规律而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具体使用不同施肥量,有利于西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如在苗期,追施氮肥,以促进营养生长。中期应注意磷肥的适量施用,调整西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在进入膨大期后,以追施钾肥为主,促进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锌、硼、锰等,在西瓜体内虽然含量少,但起着重要作用。
当缺乏时,会引起作物代谢混乱,生长发育受影响,注意适量补充。
基肥是西瓜一生营养供应的基础,不仅**生长所需养分,还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
占整个生育期用肥量的1/2~2/3、
一般施充分腐熟的鸡粪或牛粪等有机肥1~2方/亩或商品有机肥200~400公斤/亩、腐熟的饼肥80~100公斤/亩+平衡型25~35公斤/亩。
作用:可以加快幼苗生长,促进幼苗根系生长,防治僵苗。
方法:距幼苗15厘米处开弧形沟淋施。
肥料选择:海精灵生物**剂根施型500倍液。
时期:西瓜5~6片叶后进入伸蔓期(蔓长约15厘米时)。
作用:西瓜伸蔓以后,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需要量增加,此时追施肥料可促进瓜蔓迅速伸长,扩大叶面积,壮大根系。
方法:在西瓜两棵苗中间开一条深10厘米、宽10厘米、长40厘米左右的追肥沟,施肥后踩实。
施化肥沟可小些,深5~6厘米、宽7~8厘米、长30厘米左右即可。
肥料选择:有机肥、化肥与海精灵生物**剂根施型配合施用。
每亩施用腐熟饼肥40~100公斤或沼肥100~150公斤或海精灵生物**剂根施型300倍液,加入**素15~20公斤和硫酸钾15~20公斤。
一般不根际追肥、不浇水。
若发现植株生长不良、子房小、不容易坐果时,及早采取措施。进入开雌花时要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需要追肥时,可采用叶面追肥的办法来补救。
时期:当正常结瓜部位的雌花坐住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
作用:促进瓜体膨大,并防止早衰。
方法:在距植株一侧距根部30~40厘米处开沟,结合施肥进行浇水。
肥料选择:磷钾肥为主,配合氮肥,若氮肥施用过量,则品质下降。
膨瓜肥一般分两次追施,第一次是在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这个时期以氮钾肥为主,每亩施磷酸二铵15~20公斤和硫酸钾10~15公斤。第二次是在瓜长到碗口大小时,每亩追施**素5~7公斤,硫酸钾5~10公斤,可以随水追施或撒施后立即浇水。
西瓜进行叶面追肥主要是补充根部吸收不足,迅速满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缓解不良生理状况,起到少量高效的作用。
苗期:若发现萎蔫苗或僵苗,可叶面喷施海精灵生物**剂(叶面型)1000倍液。
开花前、膨瓜初期:可各喷施一次海精灵生物**剂叶面型800倍液+0.1~0.2%硼砂溶液,既可有效防止瓜皮过厚和空心,又有明显的增产量、促皮薄、提肉甜的作用。
膨瓜肥后至采收前:可用磷钾源库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提高果品。
注意花期不要进行叶面喷施,以免引起烧花,若叶面出现缺素症状,可在谢花后针对性进行根际、根外追肥缓解。
精选问答:
1、西瓜种植技术和施肥方法?
1.
西瓜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砂质壤土中,种植西瓜时,需要翻耕土地,将其中的土块或者石头清理掉,使土壤更为松软透气,再将土壤里施加腐熟的有机肥,促进西瓜旺盛生长。
2.
选择饱满充实的种子放入到清水中浸泡半小时,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提高发芽率,再将西瓜放入到营养钵中,并且保持一定的环境温度,控制促进西瓜快速发芽。
3.
移栽西瓜时,需要先往土壤表面泼洒高锰酸钾溶液,消灭病菌与害虫,再将西瓜小苗栽种在土壤里面,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促进其健康生长。
4.
西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养殖西瓜时,需要在植株生长期每月追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或者氮磷钾复合肥,促进其快速结果,并且西瓜不耐水涝,需要挖掘排水沟进行排水。
2、西瓜肥料最佳配方?
一、氮、磷、钾三元素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足量的氮肥是西瓜高产的基础。氮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的组成部分,还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元素供应充足,可以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叶面积加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而氮元素供应过多,光合产物用于生长多,西瓜的大部分糖分**用于蛋白质合成,因而含糖量较低。
充足的磷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促进西瓜根系的发育,花芽分化,使其早开花、早坐瓜、早成熟。有利于物质的积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提高西瓜可溶性糖的含量。
而钾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催化剂,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利于糖分和淀粉的合成。能提高同化产物移动到贮藏的速率,并延长同化产物在库中贮藏的时间。
二、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
⑴坐果期前在防止疯秧的前提下合理肥水管理,促使营养生长,在坐果期形成一定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
⑵整枝方式:整枝以三蔓整枝为主,二蔓整枝为辅,保证西瓜坐果时有适宜的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这样坐瓜整齐,管理一致,瓜的商品性好。
⑶坐果节位:坐果节位与果形的大小有关,已为广大瓜农熟知。试验表明:小拱棚西瓜最优坐果节位是第二雌花或第三雌花。节位是10-15节。坐果节位过高,表明营养生长过旺,无谓消耗养分;而坐果节位过低,营养生长差,影响果实的膨大。主蔓上第一雌花(根瓜)坐果,因植株叶面积小,合成的有机物质相应减少。 有机物质总是从大量合成处源运向活跃生长的部位或大量积累物质的贮藏器官库运输的。坐果后,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而坠秧。所以根瓜多果形不正,产量低,品质差。
三、肥料的种类及用量
西瓜产量和甜度的大小,不在于施用化肥或有机肥的多少,关键在于做到合理施肥,配方施肥。
1、肥料的种类:西瓜生产用肥最佳的方式是腐熟有机肥与化肥混合施用。腐熟有机肥的种类以鸡粪、饼肥、猪粪为最佳。有机肥料是一种营养完全的肥料,可以**土壤微生物以碳源,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促进土壤中植物养料的转化。但有机肥的缺点是肥效迟缓,难以及时大量**养分,配施化肥后,可取长补短,满足作物各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要。
2、用量:西瓜的生产实践证明,每生产100千克西瓜需吸收氮0.19千克、磷0.092千克、钾0.136千克。营养生长旺盛期,西瓜吸收氮最多,钾次之,而坐瓜后钾的吸收量最多,氮次之。每亩目标产量5000千克西瓜,需氮9.5千克、磷4.6千克、钾6.8千克。在实际生产中,利用仪器测定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后,用目标产量需养分量减去土壤中供应养分含量就是应施肥量。应施肥量确定后,按照有机、无机氮之比以1:(0.4-1)原则,估算所需有机肥与化肥的用量。同时,西瓜施肥要掌握"施足基肥,轻施或不施苗肥,适施蔓肥,重施结瓜肥"的原则。
四、水分管理
西瓜根系分布深而广,可以吸收和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同时地上部具有耐旱的作物。但西瓜生长迅速,枝叶茂盛,产量较高,果实含水量高,因此耗水量大。试验表明,苗期田间持水量为65%,伸蔓期为70%,而果实膨大期应保持75%。
西瓜对土壤水分的敏感时期,一是坐果期雌花开放的前后,此时如水分不足,雌花蕾小,子房较小,影响坐果;二是在果实膨大期,如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果实生长,使果实个小,产量低。故在生产中,提倡灌两水,一蔓水,第一雌花开放前浇水,此时水量要小,以防降低地温;二果水,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浇水,以满足果实迅速膨大的需要。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西瓜浇水不宜过多,否则影响西瓜坐果和含糖量。
五、增加光照
西瓜是需光较强的作物。在较高温度和连续日照下总叶面积增加,表现为株形紧凑,节间和叶柄较短,蔓粗,叶片大而厚实,叶色浓绿,生长健壮,同化效能高。小拱棚西瓜是一种早熟栽培方式。每年3月下旬播种,5月中旬撤膜。采取双膜覆盖栽培,延长了光合时间,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但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光照强度。而我区4月下旬-5月上中旬白天温度完全可以满足西瓜的营养生长。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当白天最低气温达到10℃时,就可白天撤膜,晚上覆盖,增加光照强度,以利更多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