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豆灰霉病适应温度 大豆灰霉病的发病原因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201 次
大豆灰霉病适应温度 大豆灰霉病的发病原因

大豆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对农业产量造成影响。研究表明,大豆灰霉病的适应温度是在20°C至30°C之间。也就是说,当大豆生长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时,灰霉病的发生率将会大大增加。

大豆灰霉病的危害

大豆灰霉病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它会导致大豆的果实变黑、变软、发霉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大豆减产、死亡。对于大豆生产来说,防治灰霉病是十分重要的。

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对于灰霉病的防治,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一些天然的杀菌剂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如青霉素等。而化学防治则是采用化学药剂来消灭病菌,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不过,在使用化学药剂的时候,要注意剂量的控制,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大豆灰霉病适应温度的研究意义

对于大豆灰霉病适应温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灰霉病的发生,也能够为大豆的种植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通过研究大豆灰霉病的适应温度,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和地点,从而提高大豆的生产效益。

相关问题:

1.大豆灰霉病的症状有哪些?

大豆灰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果实变黑、变软、发霉等情况。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大豆减产、死亡。

2.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然的杀菌剂来控制病害的发生,而化学防治则是采用化学药剂来消灭病菌。

3.大豆灰霉病的适应温度是多少?

大豆灰霉病的适应温度是在20°C至30°C之间。

4.如何选择适宜的大豆种植时间和地点?

根据大豆灰霉病的适应温度,在选择大豆种植时间和地点时,应该尽量避免大豆生长在20°C至30°C之间的温度范围内。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湿度等因素。

5.大豆灰霉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豆灰霉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土壤肥力、大豆品种等因素有关。

问答拓展:灰霉病容易在什么条件气候条件下发生?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搏轿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局搜20~30℃,温度20~桐银历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问答拓展:黄豆病虫害

一、大豆病害
  (一)、大豆灰霉病:
  大豆灰斑病是常发性病害,是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一般地块减产10—15%,危害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30%以上。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病斑开始呈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为圆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色或灰褐色,直径1—5毫米,有时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气候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发斑严重时叶片上布满斑点,相互合并使叶片干枯。
  田间防治方法主要是叶片发病后及时打药防治。最佳防治时期是大豆开花结荚期。效果较好的防治农药有: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亩用量100克;2、40%多菌灵胶悬剂,亩用量100克;3、80%多菌灵超微粉,亩用量50—60克;4、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亩用量80—100克。540%灭病威胶悬剂,亩用量100ml。喷药时间要选在晴天上午6—10时,下午3—7时,喷后遇雨要重喷。
  (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大豆细菌疫病假单胞菌)侵染而致,属病原细菌。主要为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荚。幼苗染病,子叶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3-4mm,病斑中间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围具一圈窄的褪绿晕环,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块。茎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渍状长条形,扩展后为不规则状,稍凹陷。荚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条斑。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多雨及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多,利于该病发生。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液400倍液,视耐喊病情防治1次或2次。
  (三)、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大霜蚂亏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开展药剂防治。在发病昌物野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70%代森锰锌或代森锌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或80%大生—M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喷雾。上述药剂应注意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问答拓展:灰霉病防治用什么药最好

灰霉病防治农药有嘧霉胺、异菌脲、啶酰菌胺、腐霉利、啶菌恶唑、乙霉威药等。常见有发生灰霉病的作物有:葡萄、黄瓜、辣椒、草莓以及柑橘花期,都可发生灰霉病。危害作物范围广,可老昌危害叶片、茎、花、果均可被危害。
今天主要给大家浅谈几个灰霉病的杀菌剂,灰霉病在很多作物上都有发生,常见有发生灰霉病的作物有:葡萄、黄瓜、辣椒、草莓以及柑橘花期,都可发生灰霉病。
灰霉病属于低温高湿病害,温度在18~25,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特别容易产生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扩散快、易爆发、生存能力强;2、易从伤口进入;3、危害作物范围广,可危害叶片、茎、花、果均可被危害。一起来看一下防治灰霉病的几种药剂吧!
1、嘧霉胺
它又称甲基嘧啶胺,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单剂和复配剂共计99个。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通过抑制病原菌霉的产生孙旁从而阻止病菌的侵染,从而发挥杀菌作用。
嘧霉胺属于一个老产品了,所以抗性有些大,同时还有个缺陷,就是对草莓、豆类、樱桃敏感。容易出现药害。
黄瓜灰霉病,25%嘧霉胺,每亩120~150克,兑水60公斤。叶面喷雾,可以有很好治疗效果。
2、异菌脲
异菌脲前面文章也有介绍过,2000年由德国拜耳公司在我国推广销则含橡售,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在农药查查网上搜索可以看得到单剂和复配剂共137个有效登记。
它可以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以及抑制菌丝的形成,所以它对病菌各个阶段都有防治效果。在植物体内几乎不能渗透,所以它更适合作保护型杀菌剂。
它不宜与腐霉利、乙烯菌核利等作用方式相同药剂混配使用。
3、啶酰菌胺
它原产于德国巴斯夫公司的产品,目前在农药查查网上可以查询单剂和复配剂共计122个。
作用机理通过抑制线粒体中的酶的反应,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对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持效期长,属于保护型杀菌剂。
草莓灰霉病,发病初期可以用50%的啶酰菌胺800~1000倍液,可以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啶菌恶唑,商品名菌思奇
它由沈阳科创公司开发,具有保护、治疗作用,以及内吸传导性。它属于新型杀菌剂,与其他杀菌剂没有相互交抗性。可以与很多杀菌剂进行复配使用。
25%的啶菌恶唑乳油,防治蔬菜灰霉病,初期750~1000倍液,可以有很好防治效果。
当然以上只是防治灰霉病的一部分有效药剂,市面上还有一些其它的,大家可以咨询当地的农资相关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