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病原菌形态
小麦条锈病病原菌形态及其特征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条锈菌。条锈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铜锈科,其形态特征如下:
1.菌丝
条锈菌的菌丝呈淡***,直径约为2-4微米,长度可达数百微米。在小麦叶片上,菌丝呈现出扁平的、分枝繁多的形态,形成了一个密集的菌丝网。
2.孢子
条锈菌的孢子分为两种,一种为条锈孢子,另一种为腊***孢子。条锈孢子为长条形,呈黄褐色,长约为3-5毫米,宽约为30-50微米。腊***孢子则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20-30微米。
3.寄主
条锈菌的寄主主要是小麦、大麦等禾本科植物。在小麦上,条锈菌主要侵染叶片,但也会侵染穗部和茎部等部位。
4.传播方式
条锈菌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农具、昆虫等途径传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条锈菌的传播速度会加快。
小麦条锈病病原菌形态的研究意义
对小麦条锈病病原菌形态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条锈菌的生长发育规律、传播规律、抗药性等方面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在防治小麦条锈病时,更加有效地选择和使用药剂,减少病害对作物的危害。
相关问题拓展
问题一:
答案:小麦条锈病会使小麦叶片变黄、枯死,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严重的甚至会使小麦无法收获。同时,小麦条锈病还会导致小麦质量变差,影响小麦的商品价值。
问题二:
答案:预防小麦条锈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适时喷洒杀菌剂等。
问题三: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防治药剂主要有三类,分别为三唑酮类、吡唑酮类和三环唑类。其中,三唑酮类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但也容易诱发病菌抗药性。
问题四:
答案:小麦感染条锈菌后,叶片会出现黄斑,随后逐渐扩大,形成橙***的条锈斑。同时,叶片上还会出现黑色的菌丝。
问题五: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条锈菌的繁殖速度会加快,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的病原特征
病原中文名: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病原拉丁学名: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EriksetHenn
病原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真菌
病害类型:真菌
菌丝丝状,有分隔,生长在寄主细胞间隙中,用吸器吸取小麦细胞内养料,在病部产生孢子堆。夏孢子单胞球形,鲜***,表面有细刺,大小(32~40)×22~29(um),轿链有发芽孔6~12个。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略缢缩,大小36~68×12~20(um),柄短。该菌致病性有生理分化现象,中国已发现29个生理小种段基,分别为条中1一29号,条锈菌生理小种很易闭燃孙产生变异,1950年以后已出现过5次优势小种的改变。
问:小麦条锈病症状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比较大,每年都会大面积的发生而且也非常的普遍,所以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预防以及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小麦条锈病症状是什么呢?小麦条锈病发病原因你知道吗?小麦条锈病用什么药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麦条锈病症状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小麦快成熟的时候叶鞘上会出现圆形或者卵圆形的黑褐色夏孢子堆,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冬孢子堆,且呈扁平堆短线状;还有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会有条锈病的发生。
小麦条锈病发病原因(一)品种抗性小麦条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柄锈菌属条形柄锈菌小麦转化型,是基棚纳专性寄生菌。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若是发生条锈病,在小麦很多部位均会出现染病症状。
其中较为容易出现的部位是小麦叶面,其次使其茎部。
该病主要是造成锁口疸出现,导致小麦无法抽穗,从而大幅降低小麦产量。
而促成小麦发生条锈病的基本条件主要是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弱。
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于条锈病的抗药性存在明显差异,若是大面积种植同一抗原的小麦品种,由于病菌小种的改变,往往导致小麦丧失抗病性,从而提高了条锈病的发生概率。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小麦行业的发展,存在外地引种的情况。
种植者若是未对引进的小麦种子进行处理,使病种混入健康麦种中,则会引发严重条锈病。
(二)种植技术在进行小麦种植时,其中小麦种植布局、种植顺序以及作物熟制与条锈病的出现具有间接联系。
小麦的培育技术是通过控制田间的菌源量以促进小麦生长以及提高其抗病性。
但对于连作田,菌源积累的量过多;邻作田则导致小麦抗病力弱,易发生条锈病。
另外,存在部分地区小麦播种时间未把握好,导致小麦播种过早,同时,存在施肥手段不科学、植株间的透通风光性差以及杂草严重等现象,为小麦发生条锈病创造了极好的环境。
(三)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造成小麦发生条锈病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气候环境因素和降水因素。
由于条锈病的生存特性,该病害适合生活在湿搏没度较高的环境中,且该病害能够抵抗的低温度是7℃,越冬能力强。
条锈病病原可在冬小麦的叶片中潜伏,到次年返青时开始活跃,平均温度达到5℃,该病害就可进行袍子繁殖。
与此同时,降水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条锈病的袍子繁殖,在春雨时期袍子繁殖扩散速度较快,这正是条锈病多在春季爆发的主要原因。
小麦条锈病用什么药防治小麦条锈病可以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g拌麦种150kg,也可以使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和族剂60-80g拌麦种50kg。
对防治防治小麦条锈病有效的杀菌剂有敌钠酸、敌锈钠、代森锌等。
问:小麦条锈病菌在我国是否存在转主寄主?以什么孢子完成生活史?
小麦条锈菌迄今尚未发现有性态,故锈孢子和性孢子不详。夏孢子单胞完成生活史
问:小麦条锈病菌属于()亚门。
参考答案:C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