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乙蒜素处理种子的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329 次

文昌市辣椒种植技术管理

梁江虹

海南省文昌地区的气候条件适于辣椒种植,且不同于其他产区,该区的反季节栽培条件良好。为进一步实现优质高产的种植目标,需要精准把握辣椒种植技术,本文分析了辣椒种植技术要点,以期提高辣椒种植水平。

1?选种

选择抗性强、坐果率高、生长品质佳的辣椒品种,常见的海南辣椒品种为‘福湘秀丽’,其产量和质量均较佳。

2?育苗

2.1?苗床准备

每个苗床面积设置为8m2,翻耙床土,整平,设置阳畦,以分层的方式施入有机肥。准备小拱棚与棚膜或遮阳网,以应对恶劣的天气(台风、暴雨等)。

2.2?种子处理

先均匀翻晒种子,然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0~15min,捞出清洗并浸泡,水温控制在30℃左右,浸泡时间为3~6h,目的在于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利于发芽。

2.3?播种

每个苗床用种量约50g。均匀播撒,播种后盖土(1.0cm的厚度为宜),上铺草帘,再根据实际条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搭设小拱棚并铺设棚膜。

2.4?苗床管理

加强对小拱棚内环境的控制,日间温度以26℃较为合适,合理控制湿度,正常情况下4~7d便可出苗。实际出苗量达到40%~60%时,则揭开前期设置的草帘,提供光照,叶子色泽由黄色逐步变为绿色。当幼苗长出3~4叶时,剔除弱苗,加大通风量,改善幼苗的生长条件。此时期施肥不宜过量。

3?定植

3.1?整地

以667m2的种植面积为例,按照基肥2000kg、复合肥40kg、过磷酸钙40kg、饼肥150kg的用量标准取用肥料,翻耙后均匀混合,再整成小高畦。也可采取“逆向整地”的方法,先对未定型的畦面直接施肥,再整畦处理,但需控制施肥量以及施肥深度,基本原则是肥料可以满足植株生长要求,但无根系烧伤。

3.2?定植

待幼苗叶片数量增加至7~8片时,可以正式定植。起苗环节需加强防护,减小损伤,尽可能保证幼苗根系的完整,按照株、行距40cm×50cm的标准定植,随后及时覆土并浇定根水,提供适量的水分补给。

4?田间管理

4.1?水分管理

定植5~7d后,幼苗可生成新根。在辣椒未封行前,存在较为明显的土壤水分蒸发的情况,宜采取小水勤灌的方法;封行后,虽然土壤仍有水分蒸发现象,但较为微弱,此时需对供水量做灵活的调整,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可根据墒情适量灌溉。

4.2?追肥

4.2.1?轻施苗肥时间以定植7d后较为合适,以复合肥为主,但不宜过量,此阶段不可仅施加氮肥。每667m2可施复合肥和尿素各5kg,二者充分混合后,结合浇水进行施肥。必要时可增加复合肥的用量,但不宜超过10kg,7~10d后再次追肥。

4.2.2?稳施花肥以施氮磷钾复合肥较为合适,通过多类养分的协同供给,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促其分枝、开花、坐果。对于土壤保肥性较差的种植园区,可适当加大钾肥的用量。

4.2.3?重施果肥辣椒进入盛果期后,因果实发育需要大量肥料,此阶段需加大施肥量。打穴施肥是较为可行的方法,以施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必要时可适当加大钾肥的用量。施肥前后应当加强水分管理,否则易在施肥后烧伤根系。

4.3?中耕、培土和灌水

中耕的基本原则是不损伤辣椒植株的根系。培土环节,可从沟中取土,将部分土料覆盖至根基部。中耕、培土完成后,及时灌水,以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4.4?病虫害的防治

4.4.1?病害防治?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疫病和青枯病。疫病防治通常采用浓度为35%的霜霉威盐酸盐300~400倍液或浓度为50%福美双800倍液,每隔7~10d喷施一次,连续2~3次。青枯病防治可选用10%的硫酸铜溶液浸泡种子,做好消毒处理,用含有氟乙蒜素的腐光乳油1500~2000倍液灌根,每株灌溉量为50~70mL,每隔5~7d灌一次,连续灌溉2~3次。

4.4.2?虫害防治?蚜虫、茶黄螨等是辣椒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虫害。以茶黄螨的防治为例,此类害虫体形微小,肉眼难以观察到,危害幼嫩心叶。可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可用57%克螨特乳油800倍液或20%螨卵酯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4d喷1次,连续喷3次。喷药的重点部位是上部叶,尤其是嫩叶背面,嫩茎、花器和幼果等也要防治。

5?总结

合理应用辣椒种植技术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够给辣椒植株的生长提供多重保障,由此达到优质高产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