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锈病是典型的什么病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350 次
小麦锈病是典型的什么病

小麦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它能够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最新的研究表明,小麦锈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它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一层红色或***的锈斑,从而导致小麦的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小麦锈病对小麦的危害非常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保护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小麦锈病的病因分析

小麦锈病主要是由小麦锈菌引起的。小麦锈菌是一种寄生在小麦叶片上的真菌,它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一层红色或***的锈斑,从而导致小麦的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小麦品种、栽培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小麦锈病易发生和发展,因此在夏季和雨季要特别注意小麦锈病的防治。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抗病品种。在种植小麦时,应选择抗病品种,这样可以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和发展。
  2. 加强田间管理。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应注意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小麦周围的草木杂物,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3. 合理施肥。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施肥,保证小麦的养分供应,从而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4. 使用生物农药。在小麦锈病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生物农药,如拟南芥素、枯草芽孢杆菌等,来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和发展。

小麦锈病的危害

小麦锈病对小麦的危害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降低小麦产量。小麦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
  • 降低小麦品质。小麦锈病会影响小麦的品质,使得小麦的营养价值降低。
  • 增加生产成本。为了防治小麦锈病,农民需要购买农药等防治措施,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小麦锈病的相关问题

1.小麦锈病有哪些危害?

小麦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生产成本。

2.如何防治小麦锈病?

可以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来防治小麦锈病。

3.小麦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麦锈病是由小麦锈菌引起的。

4.小麦锈病易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是什么?

小麦锈病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和发展,因此在夏季和雨季要特别注意小麦锈病的防治。

5.小麦锈病会对小麦的产量产生什么影响?

小麦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植株枯死,不能抽穗,历史上曾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一般发病越早损失越重。

(1)症状历历识别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短褐斑”,这是区别三种锈病的口诀。条锈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含烂让,以后形成***粉疱,即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叶锈病初期出现褪绿斑,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秆锈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可为害叶片及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合成大斑;后期病部长出黑色、长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使秋苗发病。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或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小麦发病;发病轻重与品种有密切关系,易感病的品种发病较重。春季气温偏高和多雨年份,植株密度较大,以及越冬病菌量或外来病菌较多时,易发生锈病流行。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耐、避)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种,或12.5%特谱唑按种子量0.12%的有效成分拌种。三是叶面喷药。发病初期每666.7米2用20%粉锈宁乳油30~50毫升,或12.5%特谱谈局唑15~30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问:小麦锈病的发病特点

三种锈菌在我国都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为主的麦类作物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循环。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当夏孢子落在寄主叶片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l7℃、叶锈2~32℃、秆锈3~31℃)和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沿叶表生长,遇到气孔,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进而侵入气孔在气孔下形成气孔下卜旁册囊,并长出数根侵染菌丝,蔓延于叶肉细胞间—隙中,并产生吸器伸入叶肉细胞内吸取养分以营寄生生活。菌丝在麦叶组织内生长15天后,便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每个夏孢子堆可持续产生夏孢子若干天,夏孢子繁殖很快。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因此在不同时期,条锈菌就可以借助东南风和西北风的吹送,在高海拔冷凉地启裂区春麦上越夏在低海拔温暖地区的冬麦上越冬,构成周年循环。锈病发生为害分秋苗和春季两个时期。秋季发病:小麦条锈病,在高海拔地区越夏的菌源随秋季西南风吹送到以东冬麦地区进行为害,在陇东、陇南一带10月初就可见到病叶,黄河以北平原地区10月下旬以后可以见到病叶,淮北、豫南一带在11月以后可以见到病叶。在我国黄河、秦岭以南较温暖的地区,小麦条锈菌不需越冬,从秋季一直为害到小麦收获前。但在黄河、秦岭以北冬季小麦生长停止地区,病菌在最冷月日均型宏温不低于一6℃,或有积雪不低于一lO℃的地方,主要以侵入后未及发病的、潜育菌丝状态在未冻死的麦叶组织内越冬,待第二年春季温度适合生长时,再繁殖扩大为害。

问:小麦锈病纹枯病什么时间打?

答:小麦锈病防治时间是小麦出麦穗以后4月25号、防治小麦纹枯病是返青、拨节期、3月25号前后

问:小麦锈病是典型的传播病害。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