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芍药灰霉病 怎样防治芍药灰霉病的方法
如今,芍药灰霉病已经成为芍药种植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给芍药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业专家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芍药灰霉病。
一、芍药灰霉病的症状
芍药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长。芍药灰霉病的症状包括花蕾、花朵、叶片等部位出现灰色霉斑,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花蕾变黑、腐烂。这些症状不仅影响芍药的美观度,还会影响芍药的生长和产量。
二、预防芍药灰霉病的措施
1.保持芍药生长环境的干燥
芍药灰霉病主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芍药生长环境的干燥。在芍药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排水,避免水分积聚。同时,也要注意通风,保持芍药生长环境的空气流通。
2.合理施肥
芍药灰霉病的发生和施肥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施肥过多,会导致芍药快速生长,而快速生长的芍药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在施肥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芍药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营养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
3.及时清理枯萎植物
芍药灰霉病的病菌可以在枯萎的芍药植物上生存和繁殖,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清理枯萎的芍药植物,避免病菌的传播。
三、治疗芍药灰霉病的方法
1.用药治疗
在芍药灰霉病的初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敌菌宁、多菌灵等,可以根据病情和药物的说明进行使用。
2.剪除受感染的部位
如果芍药灰霉病已经比较严重,可以通过剪除受感染的部位来治疗。在剪除的过程中,要注意消毒工具,避免病菌的传播。
四、如何防范芍药灰霉病的再次发生
1.选择抗病品种
在芍药的种植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抗病品种,这样可以减少芍药灰霉病的发生。
2.加强管理
要加强芍药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芍药生长过程中的问题,避免病害的发生。
3.注意卫生
在芍药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病菌的传播。比如,要定期消毒工具和种植场地。
五、如何识别芍药灰霉病
芍药灰霉病的症状比较明显,一般可以通过观察花蕾、花朵、叶片等部位是否有灰色霉斑来识别。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六、芍药灰霉病的传播途径
芍药灰霉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传播,另一种是工具传播。在芍药种植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避免病菌的传播。
七、芍药灰霉病的危害
芍药灰霉病对芍药的生长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芍药的死亡。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芍药灰霉病的发生。
八、芍药灰霉病的治疗周期和方法
芍药灰霉病的治疗周期和方法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芍药灰霉病比较轻微,可以通过用药或剪除受感染的部位来治疗。如果芍药灰霉病比较严重,治疗周期可能会比较长,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以上是关于怎样防治芍药灰霉病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对芍药种植者有所帮助。
相关拓展:
问:如何进行芍药病虫害防治?
(1)灰霉病
①发病症状。为害茎、叶、花各部。叶片发病后一般从下部叶的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病斑褐色,近圆形,有不规则的轮纹。在天气潮湿时长出霉状物(病原子实体);茎部被害出现褐色棱形病斑,紫褐色软腐后植株折断;花蕾、花发病后,颜色变褐腐烂。
②发病规律。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在阴雨连绵、湿度较大时,容易发病,6~7月发病较重。
③防治方法。
a.清理田间。秋季芍药落叶后,清除病株残枝枯叶,集中烧毁并深埋。
b.实行轮作。可改变病原菌的生存环境。
c.合理密植。使植株间通风透光适宜,植株生长健壮,以提高抗病能力。
d.疏通排水。多雨季节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降低植株发病率。
e.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一次,没搭共喷3次。
(2)锈病
①发病症状。为害叶片,易引起枝叶提前枯死,芍药被害后,开始叶片背面出现***至黄褐色颗粒状物(夏孢子堆)。后期叶面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灰褐色病斑;较大的病斑还可见轮纹,叶背在夏孢子堆里长出暗褐色的柱状毛发物(冬孢子堆)。
②发病规律。病原属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空气潮湿或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病,5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发病严重。
③防治方法。
a.实行轮作。可改变病原菌的生存环境。
b.远离松柏类植物。因芍药锈病菌,先在松柏上寄生,再转到芍药上寄生,因此种植地要远离松柏类植物。
c.清理田间。秋季植株枯萎后清除残留病株,集中烧毁。
d.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萎锈灵500倍液或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
(3)叶斑病
①发病症状。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正面为灰褐色近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大,有轮纹,上有黑色霉状物。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配升
②发病规律。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常于夏秋季发生。
③防治方法。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7~10天一次,连续数次。
(4)褐斑病
①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在叶柄和茎部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近圆形紫褐色斑点,随着斑点扩大,逐渐形成中央淡褐色,边缘紫褐色的病斑,病斑枯卖拿背面褐色,其直径2~3厘米,质脆,易破裂。病斑上生有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②发病规律。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叶或病茎上越冬。病害在田间一般从6月份开始发生,7~8月雨量多,空气湿度大,为发病高峰期,9月份病害停止发展。
③防治方法。
a.清洁田园。秋季植株枯萎后,清除病残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b.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卫生,挖好排水沟以利于雨季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发病率。
c.合理密植。植株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d.药剂防治。发病初期,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10天用药一次,直到9月为止。
问:芍药地应该打什么灭草剂对芍药无害。
1、芍药叶斑病:受害叶片出现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轮纹状,以致液猛叶片枯萎。多发生在6-9月间,可在6月以后喷布500倍的代森锌溶液防治。 2、芍药灰霉病:被害株近地面的嫩枝出现深褐色斑点,之后蔓延上部茎叶,以致凋萎并干枯。蚂蚁以及蜜蜂是本病传递者。防治措施:⑴及时剪除受害茎叶并烧毁。⑵春季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败兆;移植或分株时,将根浸在1%硫酸铜内消灭病原。⑶用活性甲酚溶液消灭蚂蚁,以防传播病原菌。 3、芍药环斑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早期在受害叶片上就能见到淡绿色交替成带状或不规则的斑纹,秋季环纹变成***斑点或带状。此种病害是由蚜虫传播的,并由芍药营养繁殖传递下去。 防治措施:⑴及时摘除病叶并烧毁,杜绝侵染源。⑵消灭蚜虫,用1000-2000倍鱼闹枯桥藤精溶液喷布;或用E1059,100-200倍液涂于茎基部,蚜虫即中毒而死,生长季效力最快。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