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锈病播种期如何预防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098 次
小麦锈病播种期如何预防

如何在小麦锈病播种期预防该病害?

小麦锈病是小麦生长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病原体为锈菌。该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上出现红棕色锈斑,严重时会导致减产甚至死亡。在小麦的播种期,预防小麦锈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一、选择抗病品种

在小麦的品种选择上,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例如:耐锈小麦品种“华农419”、“华农201”等,这些品种对小麦锈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加强田间管理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杂草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避免小麦生长在潮湿、阴暗、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从而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

三、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也是预防小麦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小麦生长的需要,合理施肥,保证小麦的生长健康。同时,应避免施用过量的氮肥等,从而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

四、科学喷药

在小麦锈病的预防中,科学喷药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在播种期适时喷洒杀菌剂,及时控制锈菌的繁殖,从而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应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药物过量,对小麦生长造成影响。

五、注意天气变化

六、

小麦锈病的发生会给小麦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播种期预防小麦锈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喷药、注意天气变化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小麦锈病的发生。

七、相关问题

1、小麦锈病的病因是什么?

小麦锈病的病因为锈菌,是一种真菌病害。

2、小麦锈病的发病期是什么时候?

小麦锈病的发病期主要是在小麦生长的早期和中期,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3、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喷药、注意天气变化等。

4、小麦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上出现红棕色锈斑,严重时会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5、小麦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锈病的症状为小麦叶片上出现红棕色锈斑。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应该如何在播种时规避呢?

小麦秆锈病,真菌性病害,是小麦锈病中的一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分布广泛,基本在小麦种植区域或多或少都有发生,长江流域、华东沿海以及南方的一些区域,发生相对会重一些。

小麦秆锈病主要危害茎杆和叶鞘,严重的情况下,叶片和穗部也会受害,如果遇到秆锈病流行的年份,不及时防治,能减产一半左右,所以,正确认识小麦秆锈病,做好预防和防治措施,对于最终的增产很有必要。

小麦秆锈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大红斑,在小麦锈病中,有一句话,为了分清条绣和秆锈而说的,这句话是“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可以看出,分辨秆锈就看茎杆是否有红斑,红斑外翻如唇状,而这些病斑是有孢子所组成的,仔细观察,会发现有许多隆起呈椭圆形的夏孢子堆,破裂后,会散出锈褐色的粉末,从远处看,和生锈差不多,到了后期,夏孢子堆(或者周围)会出现黑色的冬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的是黑色的粉末状物。

小麦秆锈病,主要是靠夏孢子进行传播危害的,一般情况下,从南到北进行危害,当冬季寒冷来临时,病菌主要在南方区域进行越冬,温度相对高,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临之后,这些病菌会进行北移,从南方危害至中部,再到北方,周而复始。

小麦秆锈病主要是靠气流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所以传播速度很快,有农户会认为南方到北方距离远,不用过于担心,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小麦秆锈病要越冬以外,还会在一些自生麦苗上面越夏,比如华东、华中的一些小麦种植区域,田间可能会长出自生麦苗,给了秆锈病病菌生存繁殖的场所,等到下一次种植小麦,遇到合适的天气气候条件,开始进行危害。

1、品种问题

一些小麦品种,对于病害的抵抗力较弱,抗病性不强,或者是常年种植某一个品种,特别是已发生秆锈病的小麦进行自留种,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导致小麦播种后感染秆锈病。

2、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主要是高湿)对于小麦秆锈病的发生占比很大,遇到连阴雨天气较多时,发生会加重,据观察,当小麦处于抽穗期前后时,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更容易导致秆锈病的发生,另外,田间有露水时,也会加大秆锈病的发生。

3、田间管理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不到位,导致小麦出现苗弱、苗黄时,容易感染秆锈病,因为这种情况下,小麦的抵抗力相对是弱的,更容易被病害所侵袭,比如播种过密、播种过早或过晚、田间过于干旱、施肥不合理等等因素,都会出现上述情况。

4、菌源数量

菌源数量越多的地块,发生秆锈病的情况就越严重,这点相信大家都明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预防,降低菌源的数量,越少越好。

1、选择抗病品种

购买小麦种子时,以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为主,特别是上年秆锈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建议及时更换品种来进行预防,这点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之一,效果不错,由于不同区域种植的品种有差异,本篇内容就不一一介绍具体品种,大家到当地农资店询问购买即可。

2、注意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小麦能够正常生长,苗齐苗壮,不要出现苗弱苗黄的情况,从播种的时间分析,不要过早过晚,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决定,一般在10月上中旬即可,同时播种量不要过多,每亩25-30斤即可,特殊情况可适当加量。其次是水肥管理,如果田间过于干旱,要么播种前进行浇水,要么在分蘖后,浇一次越冬水,以及年后返青时,浇一次返青水,根据墒情来决定。肥料方面,底肥+追肥+叶面肥综合使用,保证小麦整个生育期的营养。

3、清除病残体

针对已发生秆锈病的麦田,尤其是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块,等到小麦收获后,田间的麦秸以及杂草等病残体,要及时清理出田外,避免给病菌留下生存的场所,同时在第二年小麦播种时,深耕土地,进一步消灭病菌的生存空间,达到预防的目的。

4、药剂防治

如果田间已发生秆锈病,建议越早防治越好(或者还未发生,想打药预防也可以),防治秆锈病,以唑类的杀菌剂为主,比如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等,除了秆锈病以外,上述药剂对于其他病害也起到预防和防治效果。

针对喷施杀菌剂预防和防治秆锈病时,要注意以下3点:

1、针对发生严重的地块,一次防效不好,中间间隔7-10天,可多次使用,具体根据病害的危害程度以及小麦的生长情况来决定。

2、打药时一定要打透,用水量不要过少,不仅要喷施小麦上部,下部也要喷到。

3、打药过程中,不要漏喷,以免出现防治效果不好的情况出现。

问: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

1、拌种:将小麦种子用0.2%的戊唑醇溶液进行拌种。2、喷药:为小麦喷洒20%三锉酮乳油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除草:定期铲除杂草,施足底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4、注意事项:种植小麦时加强耕作,做好施肥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

小麦锈病如何防治

1、拌种

种植小麦之前,为了减小锈病的发生几率,需要将种子用0.2%的戊唑醇溶液进行拌种,或者将2.5%咯菌腈兑水50公斤浸泡种子,注意严格控制剂量,防治发生药害。

2、喷药

小麦在拔节或孕穗期的发病率达到2-4%,此时要为植株喷洒20%三锉酮乳油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防治病害的蔓延。

3、除草

如果田间的杂草过多,就会导致养分的过度消耗,而使小麦长势衰弱,需要定期铲除杂草,施足底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和病害的发生概率。

4、注意事项

小麦发生锈病的原因比较多,例如播种不当、温度过低、土壤板结、病虫害侵蚀、肥害、缺肥等,需要种植的时候加强耕作,做好施肥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

问:小麦什么时候可预防纹枯病,锈病

小麦纹枯病,锈病防治的最佳时间为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小麦锈病、纹枯病混发时,于发病初期,667m^2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5g,对水50~80L喷施效果优异,既防治锈病,又可兼治叶枯病和纹枯病。

问:吡唑醚菌酯治小麦锈病效果如何?

防治小麦白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吡唑醚菌酯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增产,如果用到一定量的话增产作用比较明显,配上调节剂和叶面肥使用比较好,同时可以防小麦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等,增加小麦有效分蘖数,穗粒数,亩成本一遍要20-30元,最好使用两遍。如果光防白粉病直接用三唑酮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