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灰霉病前期症状 大葱灰霉病前期症状是什么
大葱灰霉病前期症状及其防治
大葱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然而在大葱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病害的影响,其中大葱灰霉病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大葱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主要侵染大葱的叶片和鳞茎,严重影响大葱的品质和产量。及时发现大葱灰霉病的前期症状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对于保障大葱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葱灰霉病前期症状
大葱灰霉病的前期症状主要表现在大葱叶片上,其主要特征为叶片边缘开始出现白色或淡***斑点,并逐渐扩大,最终整个叶片变为灰白色或淡***,同时叶片质地变软,易于破碎。病害还会在大葱鳞茎上形成灰色霉斑,严重影响鳞茎的品质和产量。
二、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避免连作、轮作,及时清除田间枯叶和病叶,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3.使用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拮抗菌剂等,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同时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
4.化学药剂防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多菌灵、百菌清等,但需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时间,以免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三、相关问题拓展
问题一:大葱灰霉病是如何传播的?
解答:大葱灰霉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一旦发生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害扩散。
问题二:大葱灰霉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答:大葱灰霉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病原体、品种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防治。
问题三:大葱灰霉病的危害有哪些?
解答:大葱灰霉病会严重影响大葱的产量和品质,导致大葱变得不可食用,同时也会对农户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
问题四:如何进行大葱灰霉病的预防?
解答:大葱灰霉病的预防主要包括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药剂等措施。
问题五: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如何评估?
解答: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可以通过对比防治前后的病害发生率和产量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问答拓展:大葱灰霉病是怎么出现的?如何用药防治呢?
葱灰霉病寄生在葱上,引起叶枯病。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初期,大葱叶枯白,然后变成灰棕色。在患病部位产生砖褐色的霉菌层,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症状鉴定大葱叶主要有三种症状:白斑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较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淡如喊虚褐色的斑点,扩大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斑点上有灰棕色毛霉层,后期斑点相互连接,造成大部分叶片甚至整片叶片腐烂死亡;干尖病叶的叶尖渣燃先涝渍,后由淡绿色变为灰褐色,后期有灰霉层;湿烂的叶子沾了水,病斑微绿,像滚烫的水。斑点上或疾病与健康的交界处有浓密的绿色绒毛。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们有难闻的气味,变成褐色并腐烂。
病原菌随发病寄主越冬或越冬,菌丝和菌核在田间和土壤中的发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冬,成为下一季侵染寄主植物的主要菌源。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和降雨量是灰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露地大葱在秋季苗期即可感染,冬季病情发展缓慢,春季再蔓延,达到高峰。冬春多雨,降水多,病情重。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作为苗床和种植地。雨后及时排水。当土壤湿度较高时,浅耕会分散水分。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消灭大田种植中的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中的病株,运出田间焚烧。
合理密植和轮作。及时清理农村,减少传染源。生病和渗卖***的植物应该及时焚烧,以防止细菌的传播。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尤其是氮肥,增加磷钾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经常耕作,以确保洋葱地里良好的通风和透光。雨季及时排水,防止高湿低温。病虫区应进行轮作,病虫残体收获后应彻底清除。在多雨地区可以推广实施毁地、垄作、高畦栽培,雨季可以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由于灰霉病菌易产生耐药性,应尽可能减少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当需要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轮换或交替混合使用。
问答拓展:大葱和茄子上长的白点和干尖是怎么回事?求大神帮助
大葱干尖已成为大葱优质高产的一大障碍,常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直接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了解造成大葱干尖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十分重要。1大葱灰霉病和霜霉病造成的干尖1.1症状灰霉病干尖:初在叶上生白色斑点,多由叶尖向下发展,并可向下延伸2~3cm,干枯。湿度大时在枯叶上生出大量灰霉;霜霉病干尖:叶片受害,开始产生卵形或椭圆形病斑,初呈黄白色,后变为灰白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稀薄霉层。1.2防治对策1)农业措施。①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选种应在无病地块进行;种子消毒方法是用50℃温水浸种30min捞出,再放人冷水中冷却后,捞出催芽播种。②实行轮作倒茬。与非百合科蔬菜实行2a以上轮作,深翻土壤。③合理栽培。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采用高畦或半高畦栽培,合理密植;选晴天早上浇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大葱尽量采用滴灌或地膜下浇暗水;多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亩4000kg,并增施磷、钾肥。④加强通风、透光及做好增温、保温工作。保护地栽培的大葱要注意放风排湿,特别是在浇水以后,加强通风,可降低棚内湿度,不利病害的发生;外界温度低时,要做好增温、保温工作,减少棚内昼、夜温差,控制叶面结露,可减轻发病。⑤田间清洁。对病叶、病残体及时清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可减少病菌蔓延。2)物理方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无滴膜或紫外线阻断膜,以降低发病。3)化学防治。①烟熏。保护地大葱,灰霉病销岁团发病前或初期每亩用20%乙烯菌核利FU200g或15%腐霉利FU(速克灵)200~250g,霜霉病发病前期用20%百菌清FU250g,发病初期用15%霜脲·锰锌FU(克露)250g,于傍晚进行烟熏防治,每亩分放4~5点,用火点燃,冒烟后密闭烟熏,隔7d熏1次,连熏2~3次。②粉尘。保护地大葱,灰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5%乙霉威DP1kg,霜霉病发病前期用5%百菌清DP1.5~2kg,发病初期用5%恶霜锰锌FU(杀毒矾)1.5~2kg,于早上或傍晚进行防治均可。方法是用喷粉器喷,喷头向上(不能直接对准葱喷),喷大葱上面空间,让粉尘飘落在葱上。③喷雾。灰霉病发病初期立即用药防治,可用50%异菌脲WP(扑海因)1000~1500倍液或50%腐霉利WP(速克灵,下亏橘同)1500倍液喷雾防治。后期可用50%腐霉利WP1500倍液+%甲基硫菌灵WP(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发病初期用40%乙磷铝WP400倍液,发病后期可采用72.2%霜霉威AS(普力克)600~8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WP(克露)600~800倍液、40%乙磷铝WP+64%杀毒矾WP400~6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防治须注意,要选晴天进行,并要交替及混合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保护地大葱,喷药后结合放风,降低湿度。2生理性干尖2.1酸性土壤危害引起干尖中性土壤适于葱的生长,以pH7.0~7.4最适宜。当有机肥施用较少,大量施用硫酸铵、过磷酸钙时会使土壤酸化,引起葱叶生长缓慢,细弱,外叶枯黄。防治对策:每亩施用足够的腐熟有机肥并施150kg氧化钙(CaO)。2.2干旱引起干尖葱的生产过程中不注意浇水,土壤干旱,植株缺水易引起干尖。防治对策:根据葱的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适时、适量浇水。苗期:适当控水,不干不浇,15~20d浇1次小水;营养生长期:结合追肥、培土及时浇水,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收获期:收获前10~15d控制浇水,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70%。2.3微量元素缺乏引起干尖缺钙心叶尖黄化,生理受阻,缺镁外叶尖黄化。防治对策:可根外追施补足,如用0.1%~0.3%硝酸钙[Ca(NO3)2]、0.1%氯化镁(MgCl2)喷雾。2.4高温和冻害引起的干尖葱的生长温度范围是7~35℃,超过35℃时叶尖干枯,低于7℃首先叶尖受低温冷害后,叶尖变白。防治对策:对于露地栽培的大葱注意浇水降温;棚室栽培的加强放风,防止出现30℃以上的高温,加强保温,使最低气温不低于7℃。2.5有毒气体危害引起干尖在密闭情况下追施硫酸铵[(NH4)2SO4]或氯化铵(NH4Cl2),会引起氨气危害,土壤酸化引起亚硝酸气体危害。氨气危害使叶尖枯萎,逐渐变为褐色;亚硝酸气体雀扮危害叶尖变白枯死。防治对策:一是放风;二是增施有机肥,密闭不能放风的情况下,不追施碳酸铵;三是用天意EM原露灌根或喷雾解除危害,具体用法是用500倍液灌根1次,用1000倍液喷雾,每7d1次,连喷2次,防治效果达100%。2.6药害引起干尖药剂浓度过高,使叶尖变白、干枯。防治对策是掌握合理的药液浓度,喷0.05%核苷酸AS(绿风95)500倍液可解除药害,或用天意EM原露500~800倍液于清晨或傍晚喷雾,每7d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达100%。3种蝇为害引起干尖3.1症状种蝇幼虫蛀人葱根部为害引起地上部叶尖干枯,拔起葱可见葱根变褐色,严重时根腐烂或枯死。3.2防治方法1)加强预测预报。刚孵出的幼虫即钻人植株,不易防治,因此关键是加强测报,抓住成虫产卵高峰及孵化盛期,及时防治。诱测成虫的方法是糖:醋:水按1∶1∶2.5比例,加少量90%敌百虫晶体拌匀,放人容器中。先在容器中放少许锯末,然后倒人适量诱剂,加盖。每天在成虫活动时间开盖,及时检查诱测结果,当雌雄比接近1∶1时,为成虫盛发期,立即防治。2)成虫发生期,选用2.5%溴氰菊酯EC3000倍液,于上午9~11时喷洒,隔5d喷1次,连喷2~3次。幼虫孵化盛期和田间发生幼虫为害时(越早越好),可采用40%乐果EC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EC500倍液灌根,隔7~10d1次,灌2~3次。问答拓展:大葱灰霉病有哪里些危害,怎样防治?
大葱一生的病虫害非常多,有猝倒病,沤根,紫斑病,大葱菌核病,大葱霜霉病,大葱灰霉病,锈病,褐斑病等。主要介绍一下大葱的灰霉病。
1,症状
大葱灰霉病又称白色斑点病,是大葱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初期在叶片上呈白色椭圆形或近圆形,多由叶尖向下发展,后期逐渐连成片,使叶尖卷曲枯死,湿度大时,枯叶上出现大量的灰色霉层。
2,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防止病菌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最好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使葱田内通风透光,防止渗信拦高湿低温的环境出现。丛胡
发病初期,叶面喷洒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5%的噻菌灵悬坦神浮剂3000倍液,或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的多菌灵-硫磺悬浮剂600倍液,或2%的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隔7–10天一次,共喷3-4次。
由于灰霉病菌容易产生抗性,应尽量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必须用药时,要注意轮还或者是混合施用。可喷洒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万霉灵粉剂1000倍液或硫菌霉威1000-1500倍液,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延缓抗药性,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