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能治小麦条锈病么 戊唑醇能治小麦锈病吗
戊唑醇能治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斑、脱水、干枯等症状,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化学农药,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如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而戊唑醇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在治疗小麦条锈病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什么是戊唑醇?
戊唑醇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属于植物激素类生物农药。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同时对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戊唑醇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如何?
经过多次实验,研究人员发现戊唑醇可以有效地抑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发展。其中,戊唑醇的防治效果与使用浓度和施用时间有关。一般来说,浓度越高、施用时间越早,防治效果越好。
戊唑醇的施用方法是什么?
戊唑醇可以通过叶面喷洒、土壤施用等方式施用。在治疗小麦条锈病方面,一般采用叶面喷洒的方法。具体来说,将戊唑醇稀释至适当浓度后,均匀喷洒在小麦叶片上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喷洒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最好在早晨或晚上进行。
戊唑醇的优势有哪些?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戊唑醇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无毒性、低残留。戊唑醇是一种生物农药,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使用后不会产生残留问题。
2.安全性高。戊唑醇对植物和动物都非常安全,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3.防治效果好。戊唑醇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同时对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戊唑醇能否替代化学农药?
戊唑醇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防治效果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化学农药。而且,不同的病害需要使用不同的防治方法,所以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戊唑醇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1.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2.使用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
3.喷洒时要注意避免风天,避免给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4.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喷洒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
戊唑醇的研究前景如何?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怎么治疗?
防治小麦条锈病,要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小麦条锈病一旦发生,蔓延很快,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快速扩散,影响防治效果。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等。可亩用有效成分烯唑醇8克,或三唑酮10克,或丙环唑10克,或腈菌唑4克、或醚菌酯9克,或氟环唑7.5克喷雾防治。重病田块在首次喷药7-10天再防一次。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面积最广,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燃吵性的气传叶部病害之一,引起植株叶片早衰,灌浆不良,籽粒秕瘦,严绝灶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这种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条锈病在我国新疆、并段扮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云南等小麦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在西北、西南、黄淮等地的冬麦区流行危害,以及西北春麦区发生严重,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收,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要贯彻落实“减少菌源为主,适期用药防治”的植保方针,尽量采取农业措施控制病害发生,对非施药不可的,应根据生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小麦田使用农药的规定要求,选择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问答拓展:小麦苗期锈病怎样防治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陪轮锈病发生。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族念损失。清除自生麦。
(2)种子处理。
用种子质量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芦穗信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3)田间喷药。
发病初期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