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负泥虫为害症状有哪些小麦负泥虫防治方法!
小麦负泥虫为害症状有哪些小麦负泥虫防治方法!
一、小麦负泥虫为害症状
1、小麦叶片发黄、枯死。
2、小麦叶片上出现白色绒毛,严重时整株小麦被绒毛覆盖。
3、小麦叶片上出现白色或灰色的粉末,这是小麦负泥虫分泌的物质。
4、小麦叶片上出现黑色的斑点,这是小麦负泥虫排泄物的痕迹。
二、小麦负泥虫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
在小麦生长期间,可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比较常用的杀虫剂有敌敌畏、氧化乐果等。
2、生物防治
使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比如瓢虫、蚜茧蜂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负泥虫的数量。
3、农业措施
合理的农业措施可以减少小麦负泥虫的危害。比如在小麦生长期间,可以适当地增加施肥量,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三、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答:小麦负泥虫对小麦的危害非常大,严重时可以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答:小麦负泥虫的生命周期大约为20-30天,一般在小麦生长期间繁殖的比较快,数量也比较多。
答:化学防治小麦负泥虫使用的杀虫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答:小麦负泥虫主要危害小麦,对其他作物的危害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危害。
小麦负泥虫是一种常见的小麦害虫,会对小麦产生严重的危害。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措施是比较常用的防治方法。合理的农业措施也可以减少小麦负泥虫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2]《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手册》
[3]《农业害虫识别与防治手册》
问答拓展:负泥虫早期能打死吗
负泥虫多在6月中、下旬漏盯悔则顷为为害盛期,以食叶片为生,被害的叶片成不规则的白点。防治方法:负泥虫虫有小米粒大小时,施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3000倍液,每公顷喷450千克。可在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叶片上的幼虫轻轻扫落水中,连续34次返正就可以。问答拓展:水稻负泥虫主要为害症状是什么?
昆虫名,为鞘翅目(Coleoptera),负泥虫科(Crioceridae)。主是中国水稻的重要害虫,为害秧苗和稻田的禾苗。成虫、幼虫沿叶脉取食叶肉,在叶尖部分则食穿表皮。大发生年受害严重的禾苗全部变白,或造成禾苗生长黄弱,抽穗不齐,稻谷减产。除危害水稻外,受害作物还有粟、黍、小麦、大麦、玉米、芦苇、糠稷、茭白。(1)成虫:成虫喜阴凉潮湿环境,早晨及阴天活动最盛。越冬成虫出蛰后交尾,可产卵多次。卵产于叶片正面距尖端约3厘米左右处,间亦产于叶鞘及叶背,每雌每次产数粒至10多粒,约略沿叶脉排成两列,亦有散产的,一生可产卵数十粒至100多粒。新成虫当年不交尾产卵,稍取食水稻后,即陆续向田边迁移找寻蛰伏场所,成虫的迁移还可借水飘流。
(2)幼虫:卵多在上午孵化。幼虫于清晨露重时很活泼,集中于稻叶的正面及叶尖,阳光猛烈时则隐蔽于背光处。幼虫除了蜕皮前后外,经常背负粪块。老熟幼虫将排泄物除去,爬到适宜处所,吐出白色胶状物作茧,藏身其中,约经2~4天即化成蛹。幼虫期10~15天。
体长3.7~4.6毫米,体宽1.6~2.2毫米。头、触角(基部两节橙红色)、小盾片钢蓝色或接近黑色。前胸背板(除前缘与头同色外)、足大部(基节、胫端及跗节黑色)橙红色。鞘翅深蓝并带金属光泽。体汪数段腹面一般黑色。背面光洁**。头、触角和体腹面被金**毛。头具刻点;头顶后方有困誉一纵凹,触角长度几达体长的1/2。前胸背板长大于宽,前后缘接近平直,两侧前部近于平行,中部以后收狭,基横凹不深,正中央有一短纵沟,横凹前微隆;刻点较密,其凹处更为明显,中纵线有2行排列极不规则的刻点;小盾片倒梯形,表面无刻点。鞘翅两侧缘近毕拿平直,肩胛内侧有一浅凹;刻点行整齐,基部和末行刻点较粗大,行距平坦;小盾片刻点行整齐,有3~6个刻点。
长椭圆形,长约0.7毫米。幼虫近于梨形,背面明显隆起。
水稻负泥虫主要为害水稻秧苗,成虫、幼虫均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和一层透明的表皮。被害叶上形成许多白色条斑,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整株死亡,被害秧苗即使能复活,后期生长和产里也受影响。
问答拓展:负泥虫用什么药防治
防治负泥虫可以悉备用80%敌敌畏乳穗逗油,亩1500-2250毫升,加水喷雾。或睁族毁用50%杀螟硫磷乳油,亩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