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软腐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此篇农资知识会给全国农资人说明“甘蓝软腐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的内容进行讲授,但愿对广大农资人有些许帮助,赶紧收藏吧!
症状:发病初期,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浸状斑,植物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几天后,外叶不再恢复,然后病部开始腐烂,叶球暴露或植物基部逐渐腐烂成泥。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链霉素(200-300万单位)或氯霉素(200-300万单位)喷洒,或用0.5kg敌克松原粉灌根。
精选问答:
1、三原甘蓝种植方法?
1、播种育苗
甘蓝在种植前需要先进行育苗,一般要选择肥沃的土壤种植,先将地块平整好,进行除杂和翻土,之后需要施入一定量的基肥,以保证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甘蓝。做好育苗畦,育苗期间用种子直接播种。种子播撒要均匀,不可过密,否则会影响出芽。
2、定植
大棚种植的话可以在早春进行定植,也就是2月份的时候。地膜种植稍晚一些,比大棚晚一周左右。定植时将小苗一棵棵进行栽植,不可过密,给苗子留足生长的空间。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以保证小苗可以成活,中间需要进行补植。
3、整地
甘蓝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所以不需要特定的土壤和土质,但选地的时候要注意不能选择连作的土地,很容易发生瘟病,所以我们在整地的时候也注意,首先我们需要将田间的杂物清除干净,然后才开始翻地,翻地的时候尽可能的翻深一点,然后在阳光下暴晒个几天之后,我们再去田间每隔一米到两米的距离起一条水沟吗,提前做好排水准备。最后每亩平均撒上一千斤农家肥和五十斤草木灰,等待播种。
4、播种
甘蓝的种植有两种方式,懒人种植就是按照一定的间距将种子撒好,然后掩种等到出苗。另一种方式就是首先得在苗床上育苗,然后进行移栽,在播种育苗的时候我们首先得将苗床浇湿,然后将种子均匀的撒在苗床上,用一层薄土掩盖种子,必要的饿时候可以在上面盖上一层枯草或者是盖上一层塑料薄膜用来保持土壤温度,等到育苗长到六到八厘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栽种的时候按照行间距为四十厘米,株间距为三十五厘米进行栽种。
5、肥水管理
甘蓝不耐旱,应定期灌水。定植后连续3天早晚各一次或者视具体情况浇水,缓苗成功后,一般干旱少雨时每隔5-7天浇水一次,及时追肥提苗,促进幼苗迅速成长。结球初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优质复合肥25千克,此后视天气情况干旱时5-7天浇1次水;叶球生长盛期进行第三次追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5千克,促进叶球紧实。雨天应注意排水,畦沟内尽量不要有积水。
6、病虫害防治
苗期要做好立枯病和虫害的防治,并结合蚜虫防治进行病毒病预防。华南地区温湿度大,虫害严重,甘蓝种植主要病害有黑腐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蚜虫、小菜蛾等。
2、秋延迟甘兰栽培技术?
1、甘蓝菜肥水管理:定苗后结合浇水可每亩追施**素15公斤,缓苗后控制浇水,并及时划锄2~3遍,进行轻度蹲苗10天左右。开始结球时要加强肥水管理,加大浇水量,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素10~15公斤,促使其尽快生长。进入结果期,因叶球生长速度快,需水分多,应掌握地面见干即浇,一般5~7天浇水一次,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以防叶球开裂,也有利于储存和运输。
2、甘蓝菜后期保护: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天气转冷,不适于甘蓝生长,应进行小拱棚薄膜覆盖。覆盖前期,若天气较好应全面通风。白天温度保持在20℃左右,夜间10℃左右。以后,随温度降低,根据甘蓝生长状况,盖严薄膜,尽量维持其生长。
3、甘蓝菜病虫防治:甘蓝菜的病害主要有黑腐病和霜霉病,黑腐病发病初期可用链霉素100~200毫克/升,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霜霉病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3~5次。 甘蓝菜的虫害主要有菜青虫、蚜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50%辛硫磷5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4、甘蓝菜的采收:早熟结球甘蓝的叶球一经形成,会很快转入叶球的充实阶段,待叶球紧实及时收获。一般单球重0.5~0.7公斤,大者1公斤以上,平均亩产5000公斤左右。 甘蓝霜霉病的危害:甘蓝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时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点,扩展后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大小5~10毫米或更大,**或淡黄褐色,稍凹陷。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白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上的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甘蓝菜霜霉病防治方法:可用50%烯酰吗啉1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800倍液或64%恶霜灵锰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5~7天喷施一次。严重时可3~5天喷施一次,可有效防治发生,由于最近湿度加大,甘蓝软腐病也有发生,在防治时可综合防治,可用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 20%叶枯唑8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1500倍液 3%中生菌素800倍液,5~7天喷施一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