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蒜灰霉病分布区域 大蒜灰霉病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097 次
大蒜灰霉病分布区域 大蒜灰霉病防治方法

大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大蒜病害,它会影响大蒜的品质和产量。根据最新的研究,大蒜灰霉病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大蒜种植方式使得大蒜容易受到灰霉病的侵害。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大蒜的生长,但是气温变化较大,且多雨,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大蒜灰霉病的发生率。大蒜种植面积较大,种植密度较高,也容易导致灰霉病的传播。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寒冷,且多雨,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大蒜灰霉病的发生率。大蒜种植面积较大,种植密度较高,也容易导致灰霉病的传播。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干燥,但是昼夜温差较大,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大蒜灰霉病的发生率。大蒜种植面积较大,种植密度较高,也容易导致灰霉病的传播。

问题拓展


1.大蒜灰霉病的症状是什么?

大蒜灰霉病的症状包括大蒜表皮出现灰色霉斑,严重时会导致大蒜腐烂。叶片和茎部也可能出现病斑。

2.怎样预防大蒜灰霉病?

预防大蒜灰霉病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适时施肥、控制大蒜种植密度、加强病害监测等。

3.大蒜灰霉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大蒜灰霉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剪除病部、喷洒杀菌剂、增强通风等。

4.大蒜灰霉病对大蒜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大蒜灰霉病会导致大蒜产量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大蒜无法收获。

5.大蒜灰霉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大蒜灰霉病的病原菌是灰色霉菌。

问答拓展:种白蒜灰霉病经常发生,种白蒜灰霉病症状是什么?

大蒜灰霉病一般指大数铅蒜和蒜薹的灰霉病。蒜薹黄而稀,椭圆形至不规则斑点,有灰白色子实体,上下逐渐膨大,最后软化腐烂,导致蒜薹烂尖、烂底、断条。如果装在薄膜袋里,打开时有很浓的霉味。大蒜灰霉病菌的症状:薯绝好大蒜灰霉病常发生在棚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蒜苗叶片两侧有褪了色的白色斑点,沿叶脉扩展成长或纺锤形斑点,大小0.5~3mm,一般从叶尖向下扩展,造成大部分叶片半枯半黄。当湿度高时,厚厚的灰色天鹅绒层密密麻麻地生长出来,导致叶子变成褐色或像积水一样腐烂。

灰霉病是许多大中城市蔬菜冷藏的毁灭性病害,发生在蒜苔入库后3~4个月。蒜苔腐烂后长出灰色霉菌,即病原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大蒜灰宏粗霉用什么药?如何防止大蒜灰霉病?选择抗病品种。清洁农村。收获后应及时禁用身体,防止病菌传播。及时通风减湿是防治疾病的关键。通风量应根据大蒜的生长情况确定,外界温度低,通风量小或延迟,应严格防止扫风。培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大蒜病害前期,每7~10天喷施1次50%普新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苏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40%多菌灵硫悬浮剂800~1000倍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共2~3次。

大棚大蒜栽培也可采用烟熏法或除尘法。特克多烟剂是病初敷。每100立方米,用50克或15%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667m2250克熏***,7~8天一次,或傍晚喷5%百菌清粉尘,采收前7天停药。防治灰霉病。储存温度控制在0~12℃,湿度控制在80%以下。及时通风除湿。必要时可喷45%特可多3000倍或65%康美灵WP1500倍,50%多美灵WP1000~1500倍。为了降低窖内湿度,选用了45%特可多气雾剂。

用保鲜熏蒸剂熏制。蒜薹入库上架预冷时,烟雾剂均匀分布在冷藏通道内。以2000立方米的冷库为例,分布10-15个点,每个点放置0.7~lkg,建成塔状,然后点燃上片,允许自行冒烟点燃时发烟剂不冒明火是可靠的。冷库关闭4~5小时后,开启风机。同时,根据储存要求,将蒜薹放入硅窗袋中,照常储存和管理。如果处理大帐篷,就把烟剂放在大帐篷里。点燃后,轻轻拍打塑料帐篷,使烟雾在空间内均匀分布。

问答拓展:大蒜灰叶斑病影响产量,大蒜灰叶斑病病因是什么?

病原菌为蒜尾孢菌,以丝块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孢子传播蔓延,由其是在雾大雾重,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发病重。主要危害大蒜的叶片,当叶片染上病害时,叶片逐渐变成淡褐色,并变成灰白色。易从病部折断。贮运期间受害,常从蒜头颈部开始变软腐烂,呈深***或红色。本病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一般阴湿多雨、田间积水、肥料缺少、管理不善、生长衰弱地块易发病。

大蒜的灰霉病,锈病,均与大蒜田间的湿度偏大有关,特别是种植在地势低洼,容易出现渍害的大蒜田发病更重,在大蒜生长的中后期,遇到连续阴雨天,大蒜的灰霉病,锈病,更容易引起暴发流行.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多施土杂肥,做到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清除病残体。

大蒜灰霉病,不但威胁大蒜的健康生长,更会造成大蒜严重减产,农户在种植大蒜时,要正确辨别大蒜灰霉病病症,合理用药,及时治疗,减少损失。大蒜叶斑改举病类包括紫斑病、黑斑病、疫病、灰斑病、煤斑病等余芦,分布于大蒜各主产区,以3—5月降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生重,常年发病株率在5%左右,发生重的年份病株率可达15%左右,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②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③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防2~3次。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一般借助雨水溅射和灌溉水传播,从气孔侵入,在连绵阴雨的天气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植竖歼带地,均易发生此病。

问答拓展:蒜薹贮藏中的灰霉病如何预防呢?

(一)严格入库前的质量要求。选择无病或少病产地的产品,是目前避免病毒病的有效措施,对预防其他侵染性病害也十分有效。生长期间注意对灰霉病、干腐病等的防治。采收前1-5天可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复方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在晴天适时采收,避免雨淋、暴晒和损伤。迅速预冷至0℃。

(二)药剂防霉。冷库在使用前,每立方米用8-10g硫磺加2倍锯末,点燃熏24小时,或用1%-2%福尔睁睁马林喷洒。所用货架、包装袋等用0.5%漂白粉液洗刷,风干后使用。包装袋内可放入浸有50%仲丁胺液剂的吸水纸或棉球,用量按每公斤蒜薹0.1m1计算。

(三)控制贮藏条件。环境温度为-0.5℃-0.5℃,氧3%-5%,二氧化碳5%-8%。

(四)蒜薹黄斑病防治方法。

1.对黄斑病应从田间入手,蒜薹采收前5-7天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尽量减少黄斑羡前病病株率。

2.喷洒保鲜灵(乙烯吸收剂)10-100ppm对青霉菌兄早清、镰刀菌、交链孢菌防效为66.8%-95.6%。

3.利用3%保鲜灵烟剂,每立方米5-7克,贮藏4个月未发病,6个月发病率低于5%,可在贮藏保鲜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