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是什么农药(毒死蜱属于哪类农药)
毒死蜱的成分是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硫代磷酸,3,5,6-三氯-2-吡啶醇。
毒死蜱产品特点:
1,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
2,混用相容性好,可与多种杀虫剂混用且增效作用明显(如毒死蜱与三唑磷混用)。
3,与常规农药相比毒性低,对天敌安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如1605、甲胺磷、氧乐果等)的首选药剂。
据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项目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以来,该站在市科委科技项目的支持下,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以及相关农药和药械生产企业,开展了毒死蜱等杀虫剂的替代、轮换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累计形成33种替代、轮换药剂和天敌的使用技术。
满足了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对于毒死蜱等杀虫剂的替代和轮换技术需求,并且,市植保站还针对这些技术,“量身打造”了相应农药的残留检测方法、研发了新型高效施药设备,使植保技术推广和农残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促进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该负责人同时介绍,目前,在京郊已经建立了3个核心示范区,重点示范、辐射推广已经形成的替代、轮换技术,辐射面积已达2500亩,核心示范区毒死蜱、三唑磷的替代率达到1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吡硫磷三氯乙酰氯是一种农药、医药中间体,是生产农药毒死蜱的主要原料。毒死蜱,即氯吡硫磷,由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与3,5,6-三氯-2-吡啶醇反应制得。
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分子式为C?HCl?NO?PS。
毒死蜱属于有机知磷农药,是最常见的一种杀虫剂。白色结晶固体道,微溶于水,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溶点42.5-43℃。
与常规农药相比毒性低,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如1605、甲胺磷、氧乐果等)的首选药剂。
1、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
2、抑制体内神经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
贮存和运输
该品应远离儿童及其他无关人员,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中,勿与食品、种子、饲料等容同贮同运;运输时要防潮防晒;装卸时禁止说笑打闹,禁止吃、喝、抽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吡硫磷毒死蜱
英文通用名称chlorpyrifos
其他名称乐斯本
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
实验式:C9H11C13NO3PS
分子量:350.5
二、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固体,溶点42.5-43℃,25℃时饱和蒸汽压2.4X10-3Pa,25℃时水中的溶解度为2mg/L,丙醇中为650g/L,苯中为190g/L,二甲苯中为400mg/L,甲醇中为45g/L。
工业品具有似煤油或松节油味。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
毒性急性口服LD50,雄大鼠163mg/kg;雌大鼠135mg/kg。对免的急性皮LD50约为2000mg/kg;毒死蜱属中等杀虫剂。对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长时间接触会产生灼伤。在试验剂量下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动物体内能很快解毒,对鱼和水生动物毒性较高,对蜜蜂有毒。
剂型2%神农灭蟑螂胶饵,乐斯本40.7%乳油,杀死虫蓝珠14%颗粒剂。
特点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对烟草有药害。
适用范围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也可用于防治城市卫生害虫,如1%神农灭蟑螂饵剂。
1.水稻害虫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瘿蚊、稻飞虱、稻叶蝉每亩用40.7%乳油60-120毫升对水喷雾。
2.小麦害虫的防治粘虫、蚜虫每亩用40.7%乳油50-75毫升,对水40-50千克喷雾。
3.棉花害虫的防治棉蚜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50毫升,对水40千克喷雾。棉叶螨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70–100毫升,对水40千克喷雾。棉铃虫、红铃虫每亩用100–169毫升,对水喷雾。
4.蔬菜害虫的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豆野螟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
5.大豆害虫的防治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每亩用40.7%乳油75–100毫升对水喷雾。
6.果树害虫的防治柑橘潜叶蛾、红蜘蛛用40.7%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桃小食心虫用400-500倍液喷雾,此剂量也可用于防治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
7.茶树害虫的防治茶尺蠖、茶细蛾、茶毛虫、丽绿刺蛾、茶叶瘿螨、茶橙瘿螨、茶短须螨用有效浓度300-400倍液喷雾。
8.甘蔗害虫的防治防治甘蔗绵蚜,每亩用40.7%乳油20毫升对水喷雾。
9.卫生害虫的防治蚊成虫用100-200毫克/千克喷雾。孑孓用药为水中含量15–20毫克/千克。蟑螂用200毫克/千克。跳蚤用400毫克/千克。家畜体表的微小牛蜱、蚤等用100–400毫克/千克涂抹或洗刷。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为保护蜜蜂,应避免在开花期使用。
2.各种作物收获前应停止用药。
3.发生中毒送医院治疗,可注射阿托品.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呼吸。
健康危害:为中等毒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无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瞳孔缩小。严重者出现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昏迷。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mg/kg(大鼠经口);202mg/kg(大鼠经皮);1000~2000mg/kg(兔经口);32mg/kg(鸡雏经口)
毒死蜱对蜜蜂有较高的毒性,对眼睛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对虾和鱼有毒。
水生生物忍度限量(48小时):鲤鱼为0.13ppm,ADI为0.001mg/kg。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氮化物、氧化硫、氧化磷。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0.2mg/m3(皮)
最大允许残留量:柑桔为0.3ppm,棉子及棉子油为0.05ppm,稻米为0.1ppm,甘蓝、莴苣为0.1ppm。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消防: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用干粉、砂土、泡漠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急救与防治:皮肤、眼睛接触后,用水冲洗,穿防毒服、戴安全防护镜。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其他名称:天剑5号、久敌、神农宝、毒蚧斯等几十种
剂型:20%、40%、48%乳油,15%烟剂
使用方法(在枣园、枣树上):
①防治地下害虫:
防治枣园间作作物的韭蛆、葱蛆等害虫:每亩用48%毒死蜱200亳升,兑水1000升,顺根浇灌;或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400-500亳升,随灌溉水施入。
防治枣园间作作物小地老虎:在幼虫发生期,用48%毒死蜱乳油37.5-50毫升,兑水50升,喷湿土表。
防治枣园间作作物的蛴螬:在金龟子卵孵化盛期,用1500倍48%毒死蜱乳油液浇灌花生根部,每亩用药液300升,防治花生蛴螬效果甚佳。
防治枣、苹果等果树的桃小食心虫:在越冬幼虫出土初期,树冠地面喷洒800倍48%毒死蜱乳油,注意离树干1米以内的地面要细致喷洒,可有效的消灭出蛰幼虫。
②防治枣树、苹果、梨等果树的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害虫,在卵果率达0.5%-1%、初龄幼虫蛀果之前,用960-1200倍48%毒死蜱乳油+10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细致喷雾。
③防治枣树、苹果、梨等果树的红蜘蛛、枣龟蜡蚧、梨圆蚧、蚜虫、苹果绵蚜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在若虫发生盛期,用1000-2000倍48%毒死蜱乳油+10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喷雾。
④防治枣树、苹果、梨等果树的枣黏虫、卷叶虫、刺蛾、潜叶蛾、各种毛虫、舞毒蛾等鳞翅目害虫,在低龄幼虫期用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10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喷雾。
以上方法不但能有效的防治害虫类害,而且可显著增强树体的抗旱、抗病等抗逆性能,减少病害发生,显著提高果品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注意事项:
①毒死蜱对鱼类、蜜蜂敏感,应避免药液污染水源。
②毒死蜱对烟草及瓜类,莴苣苗期较敏感,请慎用7afe4b893e5b19e335。作物开花期慎用。
③毒死蜱虽然属低毒农药,使用时应遵守农药安全施用规则,若不慎中毒,可按有机磷农药中毒案例,用阿托品或解磷啶进行救治,并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④毒死蜱易燃,应远离火种,存放在阴凉处。气温高于28℃、风速较高时应停止施药。英文通用名称chlorpyrifos
其他名称乐斯本
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
实验式:C9H11C13NO3PS
分子量:350.5
甲维盐。毒死蜱是有机磷农药?毒死蜱是白色颗粒状的中等毒性杀虫剂。是1种具有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能较好的防治多种作物的地上和地下害虫。是取代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理想品种之1。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1种微生物源低鸩杀虫、杀螨剂,是在阿维菌素的基础上合成的高效生物药剂,具有活性高、杀虫谱广、可混用性好、持效期长、使用安全等特点,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其杀虫机制是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不要在鱼塘、蜂场、桑园及其周围使用,药液不要污染池塘等水域。对蜜蜂有毒,不要在果树开花期使用。1般作物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7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